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IMTS

鎖定
IMTS,是改進型移動電話系統,英文:, 縮寫:IMTS,IMTS是美國貝爾實驗室於1965年在MTS的基礎上所發展的汽車公用無線。
中文名
改進型移動電話系統
外文名
Improved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縮    寫
IMTS
研發時間
1965年

IMTS相關資料

移動電話,通常稱為手機,於港台地區通常稱為手提電話、手電,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稱,是可以在較廣範圍內使用的便攜式電話終端。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最廣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以GSM制式和CDMA為主。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體短信)、無線應用協議(WAP)等。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及,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目前整個行業正在向第三代手機(3G)遷移過程中。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採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
電話鍵盤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遊戲機MP3照相機、攝影、錄音、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

IMTS手機發展歷史

1G
第一代移動電話網絡(1G)是指以模擬信號的移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製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複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Motorola680i與SonyEricsson758c第二代手機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PHS,GSM或者CDMA這些十分成熟的標準,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準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用於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的手機也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由於相關網絡沒有普及,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第三代手機的開始的目標之一是開發一種可以全球通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是實際最終的結果是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在競爭。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在帶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IMTS未來手機

未來的手機將偏重於安全和數據通訊。一方面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加強數據業務的研發,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被引入進來,手機將會具有更加強勁的運算能力,成為個人的信息終端,而不是僅僅具有通話和文字消息的功能。
手機會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多功能化。3.5G的手機現在已在台灣省發行,並在市面上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