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ariprasad Chaurasia

鎖定
Hariprasad Chaurasia於1937年出生於音樂世家的阿拉哈巴德,他的父親是摔跤選手。除了古典音樂,他已成為印地文外語片以及鉑音樂總監的標誌,他是荷蘭鹿特丹音樂學院世界音樂系藝術總監。
哈里普拉薩德·查拉西亞(Hariprasad Chaurasia)是國際範圍內知名的最偉大的班蘇里(bansuri)大師。作為現今最卓越的音樂家之一,在查拉西亞身上體現出諸多聲樂和器樂大師特徵的交匯融合。Hariprasad Chaurasia在印度本國和國外的事業如日中天,他也經常周遊世界各國做巡迴演出。他的學生遍佈世界各地,每年他都會花數月時間在各地集中授課。在孟買,他正在為學生們修建一處專門受教育的隱居地;在荷蘭,他是鹿特丹音樂學院裏印度音樂的藝術指導。在印度冬季音樂節期間,他的名字會出現主要城市的海報上。他是最忙碌的頂級表演藝術者之一。他的許多演奏會都是慈善性質的。
中文名
哈里普拉薩德·查拉西亞
外文名
Hariprasad Chaurasia [1] 
出生日期
1937年
職    業
音樂家
代表作品
《Raag Nat Bhairav》

Hariprasad Chaurasia個人履歷

Hariprasad Chaurasia Hariprasad Chaurasia
查拉西亞是集革新者和傳統繼承者為一身的傑出代表。通過他獨樹一幟的吹奏技巧,查拉西亞令人注目地發展了印度竹笛音樂表達的可能性。哈里普拉薩德·查拉西亞是北印度最繁忙的音樂家之一,他每年都在世界各地進行有計劃有規律的巡演和旅行。除了古典音樂外,他還和另一位音樂大師濕婆庫馬·沙瑪(Pt Shivkumar Sharma)組成了一個名為濕婆-哈里(Shiv-Hari)的團體,成功地為許多印地語電影擔任音樂執導/配樂。他和John McLaughlin等西方音樂家合作,還為很多部印度電影配樂。他在全世界演出,獲得各種各樣的聽眾和藝術家的青睞,這些藝術家有梅紐因(Yehudi Menuhin)等,他還和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在一起做實驗音樂。查拉西亞是少數有意識地擴展和發展古典音樂聽眾的音樂家中的一員。他可能是印度斯坦音樂家中最平易近人的一位,他為班蘇里和印度古典音樂在大眾中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這位偉大的印度竹笛大師已經贏得了一系列榮譽,如印度音樂學院獎(1984年),Padmabhushan(印度公民榮譽獎)(1992年)和Padma Vibhoosan(2000年)。

Hariprasad Chaurasia從業經歷

Hariprasad Chaurasia 於1938年出生,年輕的Hariprasad必須依靠自己的決定謀生:在12歲的時候他由衷的喜歡上了長笛演奏,1961年Hariprasad Chaurasia移居孟買,並繼續在廣播台裏工作直到1963年。他為電影創作音樂,並演奏電影插曲。慢慢的他便被人們所熟知,隨着他演出次數的不斷增加,他成為了著名的演奏會音樂人。現今他堪稱印度古典音樂的頂級演奏者之一。有人形容他的演奏猶如空谷足音,意境高遠。印度古典音樂旋律體系稱為Raga,節奏體系稱為Tala,印度音樂的演奏是在一定的體系框架裏作自由的即興演奏,修為高深的演奏者無間斷演奏音樂超過一小時的情況是常有的事。班舒李笛是非常感性、細緻的樂器,表現仁慈、優雅氣氛、神的恩典的印度音樂,無疑的班舒李笛是最貼切的樂器。班舒李笛音階適中,可吹奏非常接近人聲的迷人特質,

Hariprasad Chaurasia個人作品

《Raag Nat Bhairav》、《Bhajan》、《Call of the Valley》。。。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