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GammaChrome S18

鎖定
GammaChrome S18是S3 Graphics第一款PCI-E顯卡,採用0.13微米制程。它有強勁2D和影片處理能力,而3D處理能力已接近當時的中階顯卡。電視輸出方面,支持Pure HDTV技術,成為S3顯卡的一個特色。
中文名
GammaChrome S18
外文名
GammaChrome S18
領    域
計算機接口

GammaChrome S18規格

  • 核心頻率:400MHz
  • 顯存頻率:800MHz
  • 顯存頻寬:128bit
  • 有4個頂點處理單元。支援版本是Vertex2.0。
  • 有4個像素着色處理單元。支援版本是Pixel Shader2.0。
  • 顏色精度是FP24(與ATiRadeon X Series相同)。
  • 支援PCT(Percentage Closer Filtering),用來繪出半影(介乎於黑色陰影和亮光之間的昏暗陰影)貼圖,令陰影過渡的更柔和。
  • DST(Depth Stencil Texture),用來優化陰影渲染。

GammaChrome S18Pure HDTV技術

直接輸出YUV格式,不用轉譯為RGB格式。這樣排除了轉化過程導致的信號衰減問題,提高電視輸出畫質。

GammaChrome S18Chromotion引擎

Chromotion引擎是根據微軟DirectX視頻加速標準制定,支持IDCT和動態補償來幫助解碼壓縮字節流,用以加速DVD播放。

GammaChrome S18ChroMAT

當顯存不足時,能將系統內存,作為顯示內存,與TurboCacheHyperMemory相似。 [1] 

GammaChrome S18S3 Graphics

S3 Graphics是一家以設計顯示芯片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先後被威盛電子(VIA)和宏達電(HTC)所併購(VIA與HTC的老闆為同一人)。

GammaChrome S18歷史

在九十年代初,S3曾經稱霸整個顯卡市場。1994年,S3憑藉2D圖像速度的優勢,成功擊敗當時另一巨人泰鼎微系統(Trident Microsystem),成為主流顯卡市場的領跑者。好景不長,3D應用快速普及,只是2D強勁是無用的。在1996年,NvidiaRIVA TNT、MatroxG200、3dfxVoodoo banshee等強勁3D加速卡的到來,使S3倉促投入市場的S3 Savage 3D不能應付相關挑戰。隨後S3推出Savage 4系列顯卡,對抗Nvidia RIVA TNT2和Matrox G400,但是驅動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翻身作慘淡收場。儘管S3推出後繼產品Savage 2000,但究竟不能替S3挽回敗局,最後更被VIA以3.22億美元收購。VIA收購S3只是想獲取其顯卡技術,將它融合在集成型主板,S3的獨立顯卡產品發展受阻。
眼見顯示技術被同為集成型芯片組競爭對手的SiS Mirage系列和Xabre系列慢慢追過,比內置Intel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900顯示核心的915系列芯片組的落後差距愈來愈大,VIA唯有重新研發獨立顯卡,預備將來將新技術融合在集成型主板。2004年S3企圖東山再起,在AGP時代的最後時刻推出DeltaChrome S8系列顯示核心,企圖以傳統強項的2D視頻畫質挽回人們信心。但由於資源條件不足,推出時機延遲,3D性能落後,驅動支持緩慢且錯誤甚多等因素,無法滿足獨立顯卡用户的需求與期待,最終實際導入量產並推入市場的產品,銷量與反應最多堪稱一般。雖然DeltaChrome S8系列具有和同時期ATi與Nvidia前代產品相當的性能,鋭利的2D畫質,以及集成TV接口等優勢,對於使用顯卡作為多媒體播放用途的非遊戲玩傢俱有不錯的吸引力。但是,由於驅動問題遲遲無法妥善解決,而且主流顯卡接口已開始由AGP轉向PCI Express,S3在推出DeltaChrome S8的次年即放棄對其的驅動支持,再一次傷害支持S3顯卡的用户的權益。
轉入PCI Express世代後,S3前後推出GammaChrome S18與ChromeS20系列顯卡,亦為顯卡增加多種功能,例如省電、多顯卡技術和視頻播放加速優化技術。但在性能與售價仍無法獲取好評。
2011年7月6日,宏達電宣佈以3億美金買下S3 Graphics。

GammaChrome S18產品

GammaChrome S18另見

  • 威盛處理器列表
參考資料
  • 1.    WinFuture: S3: Neue Grafikchips als Alternative zu Nvidia & AMD, Roland Quandt, 15. Februar 2008; abgerufen am 7. Dezember 2016.
  • 2.    "D&M Holdings Inc. to Exit Mass-Market Portable Digital Audio Player Business". Rio Audio. 26 August 2005.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 February 2014. Retrieved 28 Januar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