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GDT

(氣體放電管)

鎖定
GDT是氣體放電管縮寫詞,(gas discharge tube)實質是一種密封在陶瓷腔體中的放電間隙,腔體中充有惰性氣體以穩定放電管放電電壓。其主要特點是通流能量大,可達數十至數百KA,絕緣電阻極高,無漏流,無老化失效,無極性雙向保護,靜態電容極小,特別適用於高速網絡通訊設備的粗保護。可廣泛用於各種電源及信號線的第一級雷擊浪湧保護
中文名
氣體放電管
外文名
GDT

GDT終端機

圖形顯示終端機縮寫詞
圖形顯示終端機(graphic display terminal)是除顯示文字外,還可以顯示線條或色調圖形的直觀顯示器。

GDT型位公差

機械類常用英語

GDT描述符表

GDT全局描述符表英特爾x86系列處理器的80286起,為了定義的特點使用不同的存儲區,在程序執行期間,包括基地址,大小和訪問權限,如可執行可寫。這些內存區域被稱為(英特爾的術語)。內存中段所在的位置不需要寫入特殊標記,段的信息(基地址、界限、屬性等)保存通過段描述符表進行。GDT正是最重要的描述符表,進入保護模式,至少要準備GDT。
GDT主要存放操作系統和各任務公用的描述符,如公用的數據和代碼段描述符、各任務的TSS描述符和LDT描述符。每8個字節的條目在GDT是一個描述符。
段描述符以外,GDT還可容納其他東西,這些可以是:
1.任務狀態段(TSS)的描述符
2.局部描述符表(LDT)描述符
3.最後一個,調用門,是特別重要的,雖然大多數現代操作系統上不使用x86這種權限級別之間的控制轉移機制(主要是為了保持可移植性)。
GDT與LDT:LDT即局部描述符表。LDT應該包含一個特定的程序的私有內存段的描述符,而GDT主要存放操作系統和各任務公用的描述符,處理器包含自動切換到特定任務的LDT的功能,但絕不自動切換GDT。
每個訪問內存的程序總是通過一個段執行。在386上的處理器和更高版本,因為32位段中的偏移量和限制,可以使段的範圍包括在整個可尋址存儲器,處理對是用户程序透明的,這使得編寫應用程序的程序員無需關心。
程序必須使用段選擇子訪問一個段。一般必須將一個要使用的段的段選擇子加載到段寄存器在絕大多數彙編語言中,如果未指令指明所使用的段寄存器就會默認為ds。
當選擇子被加載到段寄存器中時會自動讀取段描述符表中的描述符,不會被之後對描述符所在內存地址的讀寫操作影響,除非重新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