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G帶

鎖定
G帶(G binding),是改良的姬姆薩染色法。因用Giemsa染色,所以又稱為Giemsa帶,簡稱G帶。 [1] 
中文名
G帶
外文名
Giemsa-banding
染色體經熱、賊、胰蛋白酶、限制性內切酶等預處理後,均可以得到深淺相間的帶型。其深帶部分相當於Q帶的亮帶,淺帶部分相當於Q帶的暗帶,所以帶型同Q帶型是一致的。是Q帶的一種改良,使用更廣泛,是常規的顯帶技術。
深淺帶型被認為是在進行預處理時與DNA結合的蛋白質的不同改變形成的。淺帶可能是從染色體上去掉了相當多的組蛋白和少量的非組蛋白造成的結果;而在組蛋白與DNA結合特別牢固的區段顯深帶。每個實驗室常根據自己的經驗用不同濃度的胰蛋白酶處理標本後再經Giermsa染色,可得到標本。 [1] 
參考資料
  • 1.    蔡文琴主編. 現代實用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3.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