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Flying

(2006年趙毅主演大陸電影)

鎖定
《flying》是由喬梁執導的劇情片,趙毅、吳驕澆參加演出。
《flying》講述了劉百剛出生在山東一個叫抬頭村的小地方,從小,劉百剛就喜歡抬頭看天,他發現了無痕跡的天空其實異常豐富:一抹殘雲、雨後的彩虹、不知名的鳥、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流星劃過村子上空……劉百剛痴迷於這些景觀。其實正是對天空的關注讓劉百剛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
中文名
外文名
flying
年 代
2006
類 別
劇情
語 言
國語
字 幕
N/A
文件格式
HDTV-RMVB
視頻尺寸
1024 x 576
文件大小
1CD
片 長
1:28:44
導 演 
喬梁

Flying劇情簡介

劉百剛出生在山東一個叫抬頭村的小地方,從小,劉百剛就喜歡抬頭看天,他發現了無痕跡的天空其實異常豐富:一抹殘雲、雨後的彩虹、不知名的鳥、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流星劃過村子上空……劉百剛痴迷於這些景觀。其實正是對天空的關注讓劉百剛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
可這種與眾不同卻被人看成是精神上有毛病,連他媽媽也對他極度失望,只有鄰居小姑娘李小猜願意相信他的“胡説八道”。成人後的劉百剛變得更加瘋狂,出於對天空的無限嚮往,他決定要造一架飛機。這個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頓時成了村裏人的笑柄,母親覺得自己因此而蒙羞,青梅竹馬的小猜也離開了他,和別人結了婚。儘管這一切都讓劉百剛痛苦,他還是要不顧一切地要努力去實現夢想。於是,他偷偷賣了家裏的豬。到外面掙錢,學技術去了。
抬頭村裏沒有人知道劉百剛去了哪兒。有的人説他瘋了,被送去了精神病醫院,有的人説他去了大城市……但這些都只是傳説。漸漸地大家都淡忘了曾經瘋狂的劉百剛,只有劉百剛他娘,堅持每天黃昏站在村頭等他兒子回來。
5年後的一天,劉百剛真的回來了,一同回來的還有他帶回的一羣豬。那是他離家時曾經給母親的承諾的,要帶豬回來。可依然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兒,都幹了什麼。抬頭村的人只傳説他掙到了錢,學會了造飛機的技術。於是抬頭村的人們在茶餘飯後又多了一項談資,別的,一切似乎都沒有什麼改變。
劉百剛開始建造他的飛機,他的工廠是一個帳篷,裏邊掛着橫幅:“製造重地,嚴禁煙火。”帳篷外還有專人阻擋瞧熱鬧的村民。滑翔機總算鼓搗出來,可怎麼也飛不上天,還讓劉百剛數次受傷。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帳篷外不再需要專人來阻攔前來瞧熱鬧的村民,村裏的人都已經不再好奇、也不再關注,任憑劉百剛的飛機在頭頂上飛起又跌落,蹲在家門口吃飯的老百姓都是一副視若不見的樣子。而在最後一次試飛時,劉百剛的身後,就僅剩下小猜一個人,不是前來勉勵,而是試圖阻止起飛,執拗的劉百剛沒有聽從小猜的勸阻,依然是發動了那架自己建造的飛機。

Flying演員表

    • 趙毅 飾 劉百剛
    • 吳驕澆 飾 -

Flying幕後製作

導演闡述 喬梁:我們都有一個夢想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或那樣的夢想——它就像夜空中閃亮的一顆星星,照耀着我們年輕的心,激勵着我們,讓我們有無窮的力量和信心,讓我們癲狂亢奮,讓我們願意為它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只顧得低頭走路,越來越忘記抬頭看看自己理想的天空上還懸掛着這樣一顆星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越來越安於現狀,給自己越來越多的理由讓自己心安理得?現實生活的殘酷讓我們開始妥協,於是,我們可能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心靈卻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僵硬,那顆星星似乎也被我們忘記了,光芒暗淡,乃至消失。
但是有一個人的故事卻刺痛了我們,他的特立獨行震撼了我們,那顆星星的光芒再次閃爍,讓我們不得不面對自己平庸的生活,重新審視自己,開始不安,有些顫慄。這個人就是《飛》的主人公劉百剛。
劉百剛是一個農民,一個不安分的農民,從小就被大家看成是一個精神上有毛病的人,他做什麼事情都跟別人不一樣,就連他的媽媽也對他顯得有些失望,只有鄰居家的小姑娘李小猜願意相信他的“胡説八道”。
劉百剛最瘋狂的行為是要造一架飛機,他想飛起來。一個貧窮的農民想上天,這個瘋狂的想法頓時成了村裏人的笑柄,讓母親蒙羞,也讓一直相信他、愛戀他的小猜離他而去,和別人結了婚。儘管這一切都讓劉百剛痛苦,他還是盡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實現夢想。
最後,他飛起來了,儘管這可能是他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飛行……
不管人們對農民造飛機有什麼樣的看法,我只想抓住一點來表現——理想主義者的堅韌和犧牲。劉百剛只是一個代表,理想主義者的代表。因此,影片的風格就這樣被確立下來:像寓言一樣地講這個故事。
原劇本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優秀作品,提供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幽默詼諧的生活細節及語言,但由於寓言風格的確立,我們不得不忍痛割愛,把一些儘管寫得很出彩但沒有直接關注主題的戲拿掉,比如劉百剛競選村長一段,在表現人物性格上是有幫助的,戲寫得也很精彩,但考慮到和最後的“飛”沒有更多的聯繫,就在開始做導演台本的時候拿掉了。有些戲,比如“擂台比武”一段,已經拍完了,在後期剪輯時,覺得由於沒有很直接地指向“飛”,也下決心拿掉了。結果看來這樣做是值得的,這讓整部影片更加寓言化,節奏也更加明快有力。
在攝影風格上,我們沒有走現實主義的路子,而是濃墨重彩,張揚舒展,誇張地運用大廣角和長焦來展示人物的胸懷和夢想。劉百剛沒有生活在一個現實的空間裏,他生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裏、生活在他的想象中。因此我們要強調展示他的內心世界,他活動的場景都是他的內心呈現。所以,我們大膽地使用了各種濾色鏡,在後期調光時強調了色彩誇張。因此,呈現在銀幕上的山東農村是一片金黃的土地,陽光總是那麼明晃晃地挑戰着人們的眼睛。
在音樂上,我們也大膽地採用了一種新的嘗試。“飛”是一種昇華,向上的升騰,於是我們採用了西方聖歌風格的和聲清唱,讓劉百剛造飛機的行為有一種宗教感,因而更加寓言化。這是影片的主旋律。還有一段旋律以竹笛為主要演奏樂器,是脱胎于山東呂劇的一段輕鬆詼諧的旋律。儘管我們要説的是一個很嚴肅的主題,又是寓言的風格,卻不想拿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來教化觀眾。所以,在講故事的時候,我們採取了輕鬆幽默的方式,這段旋律恰恰契合我們的這樣講述方式。
方言是活的語言,我們不知道一個説着純正普通話的農民如何讓觀眾相信他是活生生的,於是我們下決心要演員説山東方言,特地邀請了一位山東籍演員做我們的語言老師,教演員説山東話。這樣,人物就找到了生活的出處,有了一個有力的支點。
在時間和空間上,我們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劉百剛帶着李小猜逃婚的那場戲劇,當李小猜想回去的時候,天空中的一個氣球爆炸了。兒時的李小猜曾經問過劉百剛什麼時候氣球會爆炸?劉百剛回答説“我娶你的時候”。現在,兩個人要分手了,氣球反而爆炸了。為了強化這個情緒上的對比,我們安排了扮演劉百剛和李小猜的兒童演員從畫面中跑過,重複着兒時説過的話。這樣把不同時間的人物安排在一個空間裏,摒棄傳統的閃回和畫外音的方式應該説是成功的。還有一個段落,在空間和時間的探索上也是異曲同工。結婚後的李小猜和丈夫開着拖拉機看見了在路邊等着搭車的劉百剛。劉百剛上了車,看着李小猜的背影,又轉身看看翠綠的原野,看見了在原野上奔跑的童年的劉百剛和李小猜。李小猜回頭偷看了一眼劉百剛,又同樣扭頭看着原野,她眼中的原野上卻什麼也沒有。
最後,希望這部電影能讓所有觀眾那顆理想的星星再次閃亮起來。哪怕你想像劉百剛一樣,去造一架自己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