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Feel So Good

(鄭秀文專輯)

鎖定
《Feel So Good》是鄭秀文1998年發行專輯,共收錄了12首歌曲。
《Feel So Good》是鄭秀文專輯,迴歸大自然的形象舒舒服服,主打《理想對象》《哭泣遊戲》都在KTV大受歡迎,可見歌迷非常喜歡,《Feel like 1998》秀文以獨白的形式將自己對包括香港新機場在內的一些實事的獨特見解,頗有新意,《I CROSS MY HEART》與ALL-4-ONE合作,秀文的英文也很標準。
外文名
Feel So Good
專輯語言
粵語
專輯歌手
鄭秀文
曲目數量
12 首
唱片公司
華納唱片
發行日期
1998年7月1日

Feel So Good專輯曲目

1
Feel Like 1998
2
哭泣遊戲
3
祝大家好過
4
愛≌0
5
理想對象
6
心血來潮
7
有問題
8
Feel So Good
9
我是貓
10
戰俘
11
記認
12
I Cross My Heart

Feel So Good專輯介紹

Feel So Good Feel So Good
95、96、97 99,鄭秀文初到華納的三年裏,事業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大有一覽眾山小之勢。然而進入了1998年,風雲突變。當她風光無限地在海外連開16場巡迴演唱會後回到香港時,李進卻因為涉嫌擅自挪用華納總部為Madonna的《Ray Of Light》在香港的宣傳費用而被解僱;傳聞這筆錢是用來為鄭秀文的唱片做宣傳的,所以SAMMI自然也成了眾矢之的。剛好此時她與華納的合約即將到期,美國總部親自派人來調查此事,必要時讓她一起走人。一時之間,香港娛樂圈漫天都是關於李進挪用公款、鄭秀文靠金錢堆成天后的非議。早就看不慣她“黑口黑麪”的各大傳媒,更是極盡所能的對她口誅筆伐。面對這張一拖再拖、終於決定在暑期發行的新專輯,他們更是迫不及待地力捧小天后陳慧琳同期發行的新專輯《Da De Dum(我失戀)》與之對抗,聲稱只要KELLY爭氣贏了這一仗,兩人的地位就將立刻發生逆轉。用牆倒眾人推或眾叛親離,似乎都不足以形容處在峯尖浪口的鄭秀文當時內憂外患、孤立無援的困難處境。我在內地從一些娛樂報刊的相關報道知道了她的情況,心裏非常憤慨而着急。《Feel So Good》,這萬眾矚目的華納最後一擊(當時我都被報道煽動着堅信她在華納沒幾天了),絕對是她的背水一戰,不容有失。一旦新專輯的聲勢和水準不能保持之前的高度,她必將遭到變本加厲的落井下石。然而,此刻千夫所指的她,聲勢已經不可挽回;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專輯能夠做出比之前更高的水準,讓那些善於借題發揮、惡意中傷她的人都能全部閉嘴。可是我也明白,她在前面的幾張專輯已經爬得太高,幾乎做到了她目前所能做到的極限,再要突破談何容易。
專輯命名為《Feel So Good》,想想真是鄭秀文對那些人無聲的反擊。她進入華納後還沒有用過英文名作為專輯的名稱,可在這敏感的時候,她卻要告訴人們:Feel So Good!彷彿任你們如何叫囂,我根本不在乎!周禮茂為SAMMI填的詞也很有意思:“十個有八個碰上都非常無聊,十句有八句已可意料。沒有了這個興趣再討好裝笑,告別話:睡神在作呼召!”“Feel So Good,Feel So Nice!明日事情暫時絕不提。隨便各有各在發揮,夢話盡情在所不計!”活脱脱一副我無所謂的神情與態度。這首“懶理”的前傳,以標題曲的身份回敬着大家她的想法。同樣值得深思的還有SAMMI另一份“感覺”:“Feel Like 1998”。這是鄭秀文作詞的一首歌曲。説是歌詞,不如説是一篇雜文更妥帖一些。沒有唱段,只有音樂和背景聲,以及彷彿畫外音一般的唸白。鄭秀文跳出了情愛的框架,倒是藉此發表了一些對香港時政的看法。整首歌乃至整張專輯都瀰漫着她營造的灰色迷霧中。是的,我一直覺得《濃情》是濃烈的紅色,《我們的主題曲》是清爽的白色,《生活語言》是隱忍的黑色,而《Feel So Good》則是迷離的灰色。這些色彩交織在一起,映射出那個年代的鄭秀文的音樂稜角。
專輯少有的用吳國敬作曲的兩首慢歌作為專輯的主打曲目。“哭泣遊戲”在音樂與歌聲淡淡地鋪墊了大半首之後,瞬間所有積累的感受全情爆發出來,直至最後卻又依然勾結着我們的傷懷繾綣離去。那年秋天的某個晚上,我和幾個大學同學在宿舍看她的MV。當放到“哭泣遊戲”時,鄭秀文那瞬間突現出來的齊腰爆炸式長髮讓大家大開眼界,直稱不愧是香港第一天後,果然夠Sharp!我則在一旁洋洋自得,臉上都多了幾分光彩。“理想對象”是專輯裏我第一首聽到的歌曲。晚自習的時候,突然聽到電台DJ介紹着香港天后鄭秀文剛剛推出了新專輯,於是送上專輯的一首主打歌:“理想對象”。因為那時已經等待得太久,我碰都不敢多碰一下隨身聽,幾乎是屏住呼吸聽完了這首歌,生怕有絲毫的干擾。這是吳國敬黃偉文鄭秀文的第三部曲,籠罩着淡淡的失落與憧憬的薄紗,纏綿着欲辯已忘言的心結。這兩首歌在她的主打曲目中不算熱門,然而我卻一直都格外地偏愛。
“心血來潮”和“記認”同樣是兩首既好聽又感人的歌曲,第一次聽到就深深的迷戀,而多年之後再次聆聽,卻有了更深的觸心的體會。原來我們都是這樣,兜兜轉轉之後,才發現終點又回到起點。然而年月在鬆開的手臂、在滑落的雨點中無聲的流逝,只能回味着最初聆聽時朦朧的心情,卻再也回不到遙遠的從前。在時間的長河裏、在擁擠的人羣中,原來自己卑微地象散落在雪地中的煙灰,才終於肯承認自己固執的個性。
林夕填詞的“有問題”和李敏填詞的“戰俘”,又是兩首翻唱自國外作品的歌曲。註定不會流行,卻給了我們更多思考和沉澱的空間。“I Cross My Heart”則請來美國殿堂級的組合All-4-One合唱,這種安排香港天后與國外著名歌手合作的做法,是華納慣用的方法,之前的葉倩文林憶蓮也享受過這種待遇。再聯想到從《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到《瀟灑走一回》再到《值得》,三張台灣各60萬張銷量、全部一炮而紅的國語專輯,不得不稱讚華納對香港天后在海外發展的策略與用心。
專輯中最不讓我滿意的地方可能就是快歌的安排。“祝大家好過”和“愛≌0”都顯得太沉悶,倒是“我是貓”保持着SAMMI往日飛揚的神采與個性;只是一直都放在冷宮裏,讓人只能通過幻想勾畫出她化身貓女郎大跳熱舞的情景。
這是一張灰色的專輯,無論是她歌中流露的情緒,還是歌外現實的生活。當有些人説她只是年復一年唱着一些大同小異的流行歌而已的時候,我總是對他們的盲目不屑一顧,因為他們從沒有感受到鄭秀文通過歌曲散發出的時代與生活的氣息。所以即使在那個她還不太被內地所認知並接受的年代,我從來都為自己的幸運而驕傲。同樣值得驕傲的,當然還有她自己。當那時的我拼命找榜單終於知道了這張《Feel So Good》依舊拿下香港IFPI銷量榜兩週冠軍的時候,着實長舒了一口氣。事實上,這張專輯雖然沒能象以往那樣大賣特賣,但是雙白金的成績依舊是全年所有女歌手之冠。當某些人還在不厭其煩的叫囂着“鄭秀文是華納用錢堆出來的天后”時,他們自己都還沒意識到,真正用錢把她堆成天后的,不是華納,而是香港的市民。
[1-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