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FRAST

鎖定
FRAST是一種適用於血液和尿液標本的快速藥敏檢測方法。2021年5月,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宋一之)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徐曉剛)、英國牛津大學的科研團隊開發,文章發表在《分析化學》上。 [1] 
中文名
FRAST
所屬學科
醫學
含    義
一種適用於血液和尿液標本的快速藥敏檢測方法
文獻來源
分析化學》(2021年5月)
開發人員
宋一之、徐曉剛等
發明單位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英國牛津大學

FRAST基本定義

FRAST是一種適用於血液和尿液標本的快速藥敏檢測方法。 [1] 

FRAST檢測特點

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宋一之宋一之告訴《中國科學報》:“目前,臨牀微生物檢驗流程中使用的技術多數由國外研究團隊和公司提出並開發,FRAST等新技術的出現將有助於我國科研和醫務工作者實現彎道超車,在病原菌感染快速診斷技術與裝備方面形成原創技術與核心競爭力。” [1] 

FRAST不足

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宋一之指出該方法在技術層面存在的困難——快速檢測拉曼信號。“由於拉曼信號本身較弱,細菌個體比較小,如何快速、高靈敏地檢測到檢測信號是一個挑戰。”未來,宋一之等研究者希望藉助拉曼信號增強技術和自動化手段,進一步縮短時間、提升靈敏度,使其能更早的用於人類與病原菌的戰爭中。 [1] 

FRAST應用

蘇州醫工所研究員宋一之告訴《中國科學報》:“FRAST將尿液和血液標本的藥敏檢測時間由3~4天分別縮短為3小時和21小時,有望讓抗生素精準狙擊細菌。” [1] 

FRAST開發背景

抗生素能救命,但抗生素濫用帶來的超級細菌耐藥也能致命。世衞組織專家估計,到2050年,由於細菌對抗生素耐藥導致的死亡人數可能從目前估計的每年70萬人增加到每年1000萬人,世界生產總值的損失將達到100萬億美元。
“藥敏檢測如果能在獲得標本當天完成,是最理想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主任醫師徐曉剛向《中國科學報》解釋道,“只有拿到藥敏報告後,才可以實現精準用藥。”
不夠快、不夠準,已經成為傳統方法制定抗菌治療方案中不可避免的現狀。快速檢測感染細菌的藥敏特性,對確保有效抗生素的使用和減少對廣譜藥物的需求起着關鍵作用。那麼如何準確且快速的判斷感染細菌的藥敏特性呢?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