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F-10戰鬥機

鎖定
F-10戰鬥機(英文:F-10 Fighter,代號:Skyknight,譯文:空中騎士,綽號:Willie the Whale,譯文:鯨魚威利/威利鯨,原編號:F3D戰鬥機,慣稱:道格拉斯F3D“天騎士”),是美國一型雙座雙發平直翼亞音速噴氣式艦載戰鬥機 [1-2] 
F-10戰鬥機是一型全天候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型按照航母艦載機設計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是美國唯一參加過朝鮮和越南兩次戰爭的機型 [3]  ,在空對空導彈的研製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2]  [4] 
F-10戰鬥機由美國道格拉斯公司於1946年開始設計,1948年3月23日首飛,包括3架原型機在內,共生產了287架 [5]  ,1970年最後一架退役 [2]  [6] 
中文名稱
F-10戰鬥機
英文名稱
F-10 Fighter
研製時間
1946年-1948年 [2] 
服役時間
1951年 [2] 
國    家
美國 [2] 
研製單位
美國道格拉斯公司 [2] 
服役情況
退役 [2] 
建造數量
287架 [2] 
機    型
噴氣式艦載戰鬥機 [2] 
首飛時間
1948年3月23日 [2] 

F-10戰鬥機發展沿革

F-10戰鬥機研製背景

1944年,美國海軍提出了關於噴氣式艦載夜間戰鬥機的構想。當時美國海軍航母特混艦隊雖然掌握了海上制
1949年,XF3D-1試飛期間 1949年,XF3D-1試飛期間
空權,但日本神風隊自殺飛機零散的夜間偷襲令美軍困擾,只能把裝備了雷達的F4U-2N、F6F-3N夜間戰鬥機小分隊派駐到航母上,並專門設計雙座雙發的F7F夜間戰鬥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美海軍收到日軍從德國獲得噴氣機技術的情報,美海軍航空署遂即提出噴氣式艦載夜間戰鬥機的設計提案要求(RFP),包括在12200米高空的時速不小於805千米,機載雷達可探測200千米外的敵機 [3]  [6]  。隨後,寇蒂斯、道格拉斯、弗列特文和格魯曼等4家廠商根據美國海軍的設計要求提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 [5] 
1946年4月30日 [5]  (一説4月3日 [2]  ),美國海軍指令道格拉斯公司製造3架被命名為XF3D-1的原型機,之後該原型機的設計由道格拉斯的埃德·海涅曼(Ed Heineman)率領團隊開始研製 [4]  [6] 

F-10戰鬥機建造沿革

1948年3月23日,XF3D-1的原型機1號機在莫洛克基地首飛成功 [3]  ,原型機採用了2台緊湊的西屋電氣公司
F3D-1 F3D-1
(Westhouse,威斯汀豪斯)J34-WE-22渦噴發動機,雖然發動機推力不夠導致飛行性能一般,但操縱性能良好,因此5月11日,海軍簽發了28架生產型F3D-1的訂單,並被命名為“Skyknight”,即“空中騎士/天騎士”。原型機2號和3號機也在6月和10月升空 [5]  。在測試階段,由於它的雷達設備需要的更大的機身,因此飛機機腹與同類型飛機比較,顯得更大,這為它贏得了一個“威利鯨”的綽號 [3]  [6] 
1949年5月23日,美國海軍發佈了F3D-2的初步設計規範 [3] 
1949年秋季,F3D-1的航母適用性審查開始進行,但審查很不順利,飛機的尺寸也不適合航母甲板和機庫。尤其是夜間在航母上起降非常困難,否決了該機設計的基本目的,因此只能在陸地機場使用 [5]  ,F3D-2則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修正 [6] 
XF3D-1上測試的早期麻雀導彈AAM-N-2 XF3D-1上測試的早期麻雀導彈AAM-N-2
1949年10月,美國海軍正式下達了F3D-2的生產指令 [5]  [3]  。根據最初的計劃,F3D-2使用兩台西屋電氣公司更大推力的J46-WE-3渦輪噴氣發動機 [7]  ,然而J46-WE-3發動機的研製遇到了困難,因此第一架F3D-2安裝了兩台J34-WE-36發動機,並改進了起落架 [5]  [7] 
1950年2月,第一架生產型F3D-1出廠,並於年底交付駐莫菲特機場的第三混成中隊(VC-3)開始實用試飛,最終只生產了28架,也只用作教練機 [5] 
1951年2月14日,第一架F3D-2首飛,之後J46-WE-3發動機的研製夭折,最終所有生產型的F3D-2都安裝了功率稍低的J34-WE-36,然而所有的F3D-2保留了為J46設計的較大的發動機艙 [7]  。F3D-2作為更成熟的改進機型,一共生產了237架 [3]  ,最後一架於1952年3月23日完成生產 [2]  [7] 
1951年,美國海軍又訂購了287架F3D-3,主要把F3D-2的主翼和尾翼改為後掠翼,使用J46-WE-3發動機,以大幅提升性能,但由於J46發動機流產,1952年2月停止了F3D-2型的研製,最終未能建造 [5] 

F-10戰鬥機服役歷程

1951年2月,F3D-1生產型到達VC-3中隊並開始服役 [6] 
1951年7月,F3D-2通過了航母適用審查,雖然可以上艦,但在當時美國
VC-4中隊的F3D-2 VC-4中隊的F3D-2
海軍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級上運用有些困難,因此多駐在陸地機場 [5]  ,在海上部署“空中騎士”的海軍中隊只有VC-4 [6-7]  。由於不適應艦載使用,大多數F3D-2被轉給了海軍陸戰隊,由海軍陸戰隊帶進了朝鮮戰爭的戰場,這些F3D-2配備了雷達具有全天候截擊能力 [2] 
1956年,朝鮮戰爭結束不久,由於F4D-1和F2H-3等單座全天候戰鬥機的入役,F3D-2退出了一線全天候戰鬥機部隊 [5]  ,主要被用於訓練和測試使用,測試項目包括空空導彈、新型雷達和電子設備等 [6-7] 
1962年9月,美國對飛機進行了重新編號,F3D-2被重新命名為F-10B,F3D-2M成為MF-10B,F3D-2Q成為EF-10B,F3D-2T2成為TF-10B [7]  。F3D-1對應為F-10A [5]  ,因此整個F3D系列也改稱為F-10(或F10) [6] 
1970年5月,最後一架EF-10B [7]  從海軍陸戰隊退役 [2]  ,僅剩的能夠飛行的三架被雷神公司和美國陸軍用於進行陸軍導彈防禦系統的測試 [6-7] 
F3D-2的服役中隊
部隊飛行中隊
海軍VC-3、VC-4、VC-33、VX-3、VX-4、VX-5、VFAW-3、VF-11、VF-14、VF-101、VF-121和VT-86 [7] 
海軍陸戰隊VMF(N)-542、VMF(N)-513、VMF(N)-531、VMF(N)-46、VMC-3、VMFT(N)-20、VMCJ-1、VMCJ-2和VMCJ-3 [7] 
截至2002年11月,尚存的F-10戰鬥機包括,一架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匡蒂科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編號為124618的EF-10B,一架位於美國皮馬縣航空博物館編號為124626的F3D-2T2和一架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海軍航空博物館編號為121458的XF3D-1 [7] 

F-10戰鬥機技術特點

F-10戰鬥機氣動結構

F-10戰鬥機機身為圓柱型 [6]  ,採用平直翼; 前三點式起落架; 發動機安裝在中段機身下部兩側的短艙裏,飛機尺寸很大 [2] 
F3D-2三視圖 F3D-2三視圖
F-10為便於兩名飛行員相互配合,採用飛行員和雷達員左右並座的氣密座艙,相對寬敞,乘員沒有彈射座椅,逃生時拉開左右座艙間的艙門,通過一個向後下方的傾斜管道,從發動機短艙間的腹部出口離機 [5]  [6]  。對於高空飛行,艙內除了空調外,還有加壓設備 [3] 
F-10B型改進了駕駛艙空調,使用了加厚的裝甲擋風玻璃 [3] 

F-10戰鬥機動力系統

F-10戰鬥機A型(即F3D-1)發動機採用1474千克的J34-WE-34發動機,F-10A型的電子設備艙和座艙裝有空調系統 [5] 
F-10B型裝有兩台西屋電氣公司的J34-WE-36渦輪噴氣發動機,每台重1633千克,推力2×15.1千牛 [2]  [8]  。攜帶燃料內部最大為1350加侖汽油,可在翼下掛架上加裝兩個150加侖的副油箱,使燃料總容量達到1650加侖 [7] 

F-10戰鬥機武器系統

F-10戰鬥機前機身兩側下方各安裝2門共4門20毫米機炮 [5]  ,各配炮彈200發,共800發 [7]  ;機翼兩側摺疊部位內側的4個掛點最多可攜帶4000磅(1800千克)的炸彈、火箭或油箱,包括2枚11.75英寸(29.8釐米)小蒂姆火箭;四枚“麻雀(Sparrow)”AIM-7空空導彈 [4]  或2組各2000磅(900千克)的炸彈 [2]  [8] 

F-10戰鬥機航電系統

F-10戰鬥機在機頭上裝有威斯汀豪斯的APQ-35雷達,是當時最大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可達200千米 [3] 
F3D-2Q編隊飛行 F3D-2Q編隊飛行 [6]
[5] 
F-10的無線電設備包括10個高頻頻道、一個接收機、敵我識別器、一個無線電高度表和一個無線電羅盤組成 [3] 
F-10B型修改了電子設備,改進了攔截、尾部警告和機炮瞄準雷達。此外,安裝了一個通用的電動G-3自動駕駛儀,並配有機翼擾流器,以提高滾動率 [3] 
F-10B型的雷達系統由三個獨立的雷達組成,其中主雷達具有較寬的搜索範圍,也可以跟蹤單個目標,且跟蹤掃描能力非常有效,主雷達的搜索距離設計指標約為200千米,但實際上最大距離不超過32千米。即便如此,在一些護航任務中,也足以獨立於地面進行搜索控制。為防止受到來自飛機後方的攻擊,第二台雷達以圓錐形模式向後搜索,有效範圍約為3.2千米,一旦探測到目標,警告燈即會亮起。第三台雷達則是飛行員的瞄準雷達,當雷達操作員跟蹤目標時,該雷達激活,進入射程後用機炮進行射擊 [3] 

F-10戰鬥機性能數據

機體參數
乘員2人
長度13.84-13.87米 [2] 
翼展
15.24米
7.96米 [5]  (摺疊後)
高度4.92米 [2] 
機翼面積37.16平方米 [5] 
空重
8237千克
9694千克(加載)
最大起飛重量12179 [2]  -12556千克
動力裝置2台J34-WE-36渦輪噴氣發動機 [2]  [8] 
推力2×15.1千牛 [2]  [8] 
最大飛行速度
770-960千米/小時(通常)
909千米/小時 [6]  (高度6096米)
628 [6]  -731千米/小時(巡航)
150千米/小時(失速)
11643-13400米
最大航程1920千米 [2] 
最大續航力/
/
起飛距離/
爬升率15.1米/秒 [7] 
翼載荷
53.4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34

F-10戰鬥機衍生型號

MF-10A
EF-10B電子戰機 EF-10B電子戰機
最初編號F3D-1M,F3D-1中有12架進行了搭載“麻雀”導彈的改造,加裝了雷達波束照射系統和4個翼下掛架 [5] 
F3D-2B
1952年,1架F3D-2被分配用於特殊武器試驗機,並配備了試驗型“小型原子彈”,交付VX-5中隊 [5]  [7] 
MF-10B
最初編號F3D-2M,F3D-2有16架被改裝為“麻雀”導彈載機 [5]  ,機炮被拆除,在鼻錐中安裝了更大的APQ-36雷達,在翼下安裝了四個掛架,兩個在機翼內側,兩個在外側 [7] 
F3D-2T2 F3D-2T2
EF-10B
最初編號F3D-2Q,20世紀50年代,一部分F3D-2為不同用途進行了各種改裝,35架安裝了電子偵察和對抗系統,命名為F3D-2Q [2]  [7]  ,交付海軍陸戰隊的VMCJ-1/2/3混成偵查中隊 [5]  。EF-10B是第一種參加了越南戰爭的戰術EW(電子戰)噴氣式飛機 [2] 
TF-10B
20世紀50年代,5架F3D-2被改裝為F3D-2T型夜戰教練機 [5]  ;55架F3D-2被改裝為F3D-2T2雷達操作教練機 [2]  [7]  ,主要用於訓練單座全天候戰鬥機飛行員和F-4的後座雷達軍官 [5]  ,其中F3D-2T2後來的新編號為TF-10B [7] 

F-10戰鬥機服役動態

1952年春季開始,F3D-2(F-10B)與海軍陸戰隊其他夜間戰鬥機中隊加入朝鮮戰爭,為美國空軍B-29護航
1954年,準備着艦的F3D-2 1954年,準備着艦的F3D-2
和夜間截擊空戰任務 [5] 
1952年11月2日,海軍陸戰隊夜間戰鬥機中隊VMF(N)-513的“空中騎士”在夜間戰鬥中擊落了一架雅克-15戰鬥機。在隨後的夜間行動中,該型飛機又擊落6架米格-15戰鬥機,而自身沒有戰損,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取得8:0的戰績 [7]  ,但有2架失蹤 [6-7] 
1952年,F-10B所在的VC-4中隊加入了對珊瑚海的巡航,1952年至1953年,該中隊又再次加入了對中途島的巡航,並且這兩次巡航還都到達過地中海 [7] 
1965年,越南戰爭中,由於缺少電子對抗飛機,EF-10B電子戰鬥機參戰,VCMJ-1海軍混合偵察中隊的一個分遣隊在越南南部、北部和老撾上空執行任務,直到1969年返回美國 [7]  ,期間有4架失蹤 [6] 

F-10戰鬥機總體評價

博物館中的TF-10B 博物館中的TF-10B [7]
F-10戰鬥機在海上作戰中面臨着許多問題,包括飛行能見度差,雷達設備故障等 [3]  。其服役表現並沒有給部隊留下深刻印象,朝鮮戰爭結束後,在美國海軍的前線部隊中,該機很快被更先進的單座飛機如F-6戰鬥機所取代 [3]  [7] 
F-10戰鬥機操縱品質優異,安裝有用於高速滾轉控制的液壓增壓副翼和擾流器,以及“減速器制動器”,這些制動器可以延伸出機身,以幫助在接近航母着陸時減慢飛機的速度 [3] 
F-10戰鬥機如作為一型陸基戰鬥機,能有效完成攻擊和支援任務;但從航母艦載作戰角度而言,則需要更強的單機作戰能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