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EVA價值管理

鎖定
EVA價值管理是經濟增加值,主要涵義是企業的盈利只有在高於股東投資的機會成本時才會為股東創造真實價值。
中文名
EVA價值管理
外文名
EVA value management
EVA(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在創造和增加股東價值方面是一個有力的管理工具,它的有效性已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又一個實施案例中得到印證。
EVA並不是魔棒,但我們仍將竭力向您展示:
EVA是什麼?
EVA如何為您工作?
您如何使用EVA來達成您所預期的結果?
★ EVA是什麼------從一個身邊的簡單事例説起
假設您剛剛從一個汽車展銷會歸來,您看中了一輛卡車,準備投資於它,用來跑運輸業務。
這輛卡車的售價為30萬元,而它每年能給您帶來至少5萬元的淨利潤。
您需要決策:是否買它?
(假設該卡車的使用壽命為7年,決策中暫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
[算法一] 累計總利潤=5*7=35萬元,>售價30萬元,
方案可行。(盈利5萬元)
[算法二] 累計總會計利潤=5*7=35萬元,
估計今後7年的資金成本平均為年息4.8%,
您的資金成本總額=30*4.8%*7=10.08萬元,(機會成本)
扣除資金成本後的累計總利潤=35-10.08≈25萬元,
<售價30萬元,方案不可行。(倒虧5萬元!)
[問題] 您選擇哪一種算法?
如果您選擇的是算法二,那麼您已經是一位精明的EVA智慧者了。
如果您選擇的是算法一,而您真的想投資或從商的話,那麼您就需要學習如何運用EVA價值管理的理念了!
——實際上,EVA理念的始祖是剩餘收入(Residual Income)或經濟利潤(Economic Profit),其作為企業業績評估指標已有200餘年歷史。但EVA給出了剩餘收益可計算的具體模型及方法。
EVA的基本計算方法---模型及解析
EVA=税後淨營業利潤(NOPAT)-資本成本
= R*A-C*A
=(R-C)*A
其中:——R是資本收益率,即投入資本報酬率
等於税前利潤減去現金所得税再除以投入資本;
——C是加權資本成本,包括債務成本以及所有者權益成本;
——A即投入資本,等於調整後的資產減去調整後的負債。
——R*A即為税後淨營業利潤。
——C*A即為資本成本。
EVA的顯著優點在於:
1、合理性。EVA在税後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考慮了資本成本的剔除,為衡量經營者對股東的貢獻水平找到了一種更科學、更合理的方法。
2、動態性。EVA能夠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業績進行“動態”計量。
3、廣泛的適用性。EVA既適用於企業層面,也適用於部門層面,甚至對於項目或產品的業績考核同樣適用。
迄今為止,Stern Stewart&Co.財務諮詢公司每年計算全美1000家上市公司的EVA和市場增加值(MVA),並在 《財富》雜誌刊登。
在中國,寶山鋼鐵、中化國際、青島啤酒、東風汽車等眾多企業已經認同EVA的價值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成為EVA的實踐者。
基於EVA的績效管理方法,把企業內部制訂的很多離散指標統一成一個最終指標,"無論是提高銷售額還是提高市場份額,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價值。"思滕思特-遠卓諮詢(中國)公司總裁康雁解釋説,EVA不衡量過程,直接切入為股東創造的價值,是一種概念樸素的方法,避免了考核中間過程指標可能造成的管理上的誤導。
EVA績效管理對最終創造價值的考核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公司從上至下的價值鏈相貫穿,能夠有效地將高層壓力分解到基層。但這種方法的強項是針對財務指標,因此又引入了獨立績效因素(IPF),類似於KPI中的行為過程指標。通過IPF把行政、人事等不創造價值的支持部門的獎金總額,與所服務的內部客户創造的價值額度按比重掛鈎,再決定部門內每個員工間的獎金分配。
康雁坦言,在國內,基於財務的EVA績效管理有時比較難操作:"企業內部抽取下屬單位的財務數據比較難,或者數據難以達到供分析判斷的要求。"所以對財務分析系統不很完善的企業,實行時需要加以具體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