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Drones

(2015年繆斯樂隊發行的音樂專輯)

鎖定
《Drones》是繆斯樂隊(Muse)的第七張錄音室專輯,專輯的製作人由馬特·貝拉米、多米尼克·霍華德、克里斯·沃爾斯騰霍姆、羅伯特·約翰·蘭格擔任,標準版唱片內部共收錄12首歌曲,於2015年6月8日通過華納音樂集團發行 [1] 
2016年2月,該專輯獲得第58屆格萊美獎“最佳搖滾專輯”獎項 [2] 
外文名
Drones
專輯語言
英語
專輯歌手
繆斯樂隊
專輯時長
0時52分40秒
曲目數量
12 首
音樂風格
另類搖滾
唱片公司
華納音樂集團
發行日期
2015年6月8日
製作人
馬特·貝拉米
多米尼克·霍華德
克里斯·沃爾斯騰霍姆
羅伯特·約翰·蘭格

Drones創作背景

《Drones》以“情緒温差”、“第三次世界大戰”等主題作為題材進行創作 [1]  ,由於美國使用無人機投入戰爭,這對於樂隊主唱馬特·貝拉米來説是末日先兆,因為他覺得當人們接受將生殺大權交由電腦執行時,就進入了《未來戰士2》的世界,但大眾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這個主旋律被馬特·貝拉米當成了該專輯的政治基調。此外,繆斯樂隊也通過該專輯表達了許多對技術進步的擔憂 [3]  。《Drones》邀請到搖滾音樂人羅伯特·約翰·蘭格參與合作,專輯封面由插畫家馬特·馬胡林設計 [1] 
繆斯樂隊覺得人們設計的一些軍事設備,可以做到按個按鈕就奪取一條性命,按個按鈕毫無感覺,不會感覺到暴虐,情感已經被隔離了,他們認為這些都是需要思考面對的問題,所以就在該專輯中表達了這個概念 [4]  。在該專輯的編曲上,繆斯樂隊迴歸了早期的樂隊音色,同時也減少了過於實驗的音符與橋段。馬特·貝拉米以“Drones”命名該專輯,是想要暗喻未來科技與人性之間的反思,他認為全球的當權者都在試圖將人們變成無法思考、隨人操弄的無人機,這讓馬特·貝拉米想探討這個過程 [5] 
在創作《Drones》之前,繆斯樂隊打算去掉他們之前慣用的電子音樂和管絃樂,返璞歸真轉而引用他們出道早期製作音樂的基調方式 [6]  ,他們選擇用更有質感的聲音來創作,且以吉他、鼓和貝斯這三種基本樂器為主。2014年10月,繆斯樂隊完成了該專輯的創作工作,寫完了所有的專輯素材,下一步便是去錄音室錄歌 [7]  。同年10月,繆斯樂隊在温哥華進行了為期兩週的錄製工作,並且完成了專輯的第一部分。同年11月,該樂隊計劃為該專輯進行混音工作,並繼續製作這張專輯的其它部分 [8] 

Drones專輯曲目

曲序
收錄曲目
詞曲作者
時長
1.
馬特·貝拉米
4:22
2.
《[Drill Sergeant]》
馬特·貝拉米
0:21
3.
Psycho
馬特·貝拉米
5:16
4.
Mercy
馬特·貝拉米
3:51
5.
Reapers
馬特·貝拉米
5:59
6.
馬特·貝拉米
4:33
7.
《[JFK]》
馬特·貝拉米
0:54
8.
Defector
馬特·貝拉米
4:33
9.
Revolt
馬特·貝拉米
4:05
10.
Aftermath
馬特·貝拉米
5:47
11.
馬特·貝拉米、愛德華·埃爾加
10:07
12.
《Drones》 [1] 
2:49
以上所有專輯曲目的音樂製作均由繆斯樂隊的三名成員以及製作羅伯特·約翰·蘭格負責 [9]  .

Drones專輯鑑賞

《Drones》是繆斯樂隊在對電子樂進行嘗試和探索之後,再次迴歸到搖滾音樂之中的作品 [10] 
《Drones》同時也是一場吉他演奏教學:從《The 2nd Law》到《Drones》,繆斯樂隊完成了向重型殺馬特的轉型,看似來勢洶洶,實則暗示了樂隊日益明顯的錄音室創作中年危機。歌詞還是熟悉的配方:政治陰謀、科技困惑、環境問題。繆斯樂隊依舊陶醉於扮演高高在上的抨擊者和救世主,一遍遍呼喊泛泛而談的憂思與漫無邊際的口號 [11]  。與繆斯樂隊之前幾張作品封面上多彩的色調相比,該專輯“看上去”似乎暗黑了許多 [12]  ,繆斯樂隊將他們所擅長的歌劇意象,賦予更明確的劇情概念,音樂與歌詞的意識流結合,使得他們招牌的巴洛克華麗與充滿暴力美學的吉他,幻化成一場充滿人性糾葛的反烏托邦式電影 [5] 
音樂上,該專輯裏亮眼的電子舞曲嘗試不見蹤影,轉投進蠢朋克樂隊式的炫技吉他演奏,卻忽略了細節雕琢:開場曲《Dead Inside》切割機式的吉他重複段落過多隻會引起生理上的不適,幸好後半段突然氛圍化的演奏緩解了這種緊張,成了不過不失的開場開場曲。除此以外,《Dead Inside》還記錄了一段感情的結束,這首歌深入內心、個人的偏執、奇怪的感受和生活經歷,因此非常私人化 [10]  ,強烈電子節奏敲擊出黑色童話的開端,也象徵人格毀滅的開始 [5]  ;《Psycho》宣揚反暴力、反戰爭的信息,擺明是要聲討軍事強權正在破壞人類的核心價值,逼使正常人成為“殺人機械”的悲哀,其意義比歌曲更加深遠 [13] 
《Psycho》在風格上其實與繆斯樂隊前專的《Madness》差不多,但仍然是他們的一貫作風 [13]  ,重口味的旋律鋪陳配上口白,引出一連串的高潮迭起;光明激昂的《Mercy》表現主角僅存的人性渴求與希冀 [5]  ,全程叫囂的《Reapers》彷彿1990年代聲音花園和愛麗絲囚徒樂隊還魂 [11]  ;由約翰·肯尼迪總統演説所引出的《Defector》展現出歌劇的滂沱氣勢,不羈的樂器互飆像是呼應著人性自由。《Revolt》的革命情感敍述充滿變化與層次,然而長達10分鐘的史詩曲《The Globalist》將視角轉換成當權者的勝利,留下一個哀傷的沉重結局,令聽者增添無限的想像空間,透過搖滾上演一場悲劇式的浪漫英雄主義 [5] 
《The Globalist》是一貫的繆斯樂隊式搖滾歌劇,閃現的古典主義和對稱巴洛克創作始終令人欣慰。直到《Aftermath》的出現,聽眾的耳朵才從專輯內這樣少數未失控的作品中得到解放:該歌曲較之專輯中的其它歌曲來説,旋律最浪漫憂傷,吉他則更綿延燦爛。雖然繆斯樂隊的音樂從來跟時髦無關,但這樣的聽覺體驗來自於《Drones》——這樣一張2015年的唱片,着實讓人摸不着頭腦。繆斯樂隊的招牌吉他獨奏還能令多少人高潮不得而知。與其説繆斯樂隊是希望聽眾關注嚴肅深刻的社會議題,不如講他們的目標只是用大開大闔的吉他轟鳴讓坐在最後一排的歌迷也被躁哭,令徘徊在場外買不到門票的人熱淚盈眶 [11] 
樂隊對技術的追求無可厚非,卻失誤在不斷“拔高”的過程中切斷了和聽眾的對話渠道,何況出現於《Drones》中的元素並無高明之處。能聽到的,無外乎吉他不停“切、切、切”,合成器一直“嗡、嗡、嗡”等,連基本的張弛有度都欠奉 [11] 

Drones獲獎記錄

日期
頒獎機構
授予獎項
類型
2016年2月15日
美國第58屆格萊美獎 [2] 
最佳搖滾專輯
獲獎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