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Day 26

鎖定
2006年8月26日是個難忘的日子。就在這天,五位超級天才般的年輕人被Puff Daddy和世界各地狂熱的MTV觀眾們所選中,使這個樂團成為四季賽的最終冠軍。如今,這五位年輕人——Brian Andrews,Mike McCluney,Qwanell Mosley (別稱“Q”),Robert Curry,Willie Taylor牢牢地組成了R&B界的新進樂團Day 26。這一綽號正是為了紀念Brian, Mike, Qwanell, Robert, 和 Will 從凡人成為明星的那天——26號。
中文名
Day 26
外文名
Day 26
代表作品
So Good
代表作品
Think of Me
Bipolar
出道日期
2006年8月26日
類    型
組合

Day 26幼時經歷

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但是Day 26的所有成員都對音樂有着畢生的摯愛,都有着娛樂大眾的強烈願望。這是融於孩提時代的一種激情,這種激情得到了朋友,家人的支持,有着強大的精神支柱。
Will:來自Chi鎮的Will曾在教堂、當地才藝Show、中學各項活動和畢業典禮中都展露過自己的歌唱才華。“我甚至再也不想去學校了,”他承認説,“我只想唱歌,為此我可以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地方演唱,只要能幫助我實現我的目標。”2006年,Will的機會終於來了。當時在參加一次聚會時,一名當地DJ敦促他去參加MTB4的試音比賽。“他説我贏得區域比賽的機會真的很大,即便如此,我還是心存疑慮,我為此而祈禱過,但是最終我還是贏了。”
Robert:出生於底特律的Robert在他9歲的時候,便在鄉村巨星肯尼羅傑的年度假日演出上登台表演。當時觀眾席上坐着一位底特律老虎棒球隊的球員,事後他邀請這位少年在球隊的開賽日為其唱頌國歌,這使Robert成為獲此殊榮的最為年輕的美國黑人。“當時人人都在為我鼓掌歡呼,”Robert回憶道,“就在那時我知道了,就在那時那種感覺襲遍我的全身-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唱歌。”
Brian:作為土生土長的休斯敦人,Brian在三歲時便站在了閃光燈下,當時他邊唱邊跳着Michael Jackson的Billie Jean,在當地才藝表演上大放星光。但是Brian卻幾乎錯過了他人生當中最大的一次機遇。“MTB4試音比賽前一天晚上我朋友不停的給我打電話問我想不想去。我當時甚至不知道他們在説什麼!我真的不確定是否要參與,但是我朋友當晚11點居然又打來電話,然後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我才站在了參賽隊伍當中。”
Michael:來自南凱羅萊納州的Michael在還是個小P孩的時候,看着電視上的歌手,他就夢想他會和他們一樣歌唱。在用多年的時間磨練他的歌唱才能之後,最終Michael實現了他的夢想。“去年我還在一所工廠裏面工作,現在我終於可以做我喜歡的事了。現在我去什麼地方都會有人認出我,我非常喜歡這種感覺。因為那意味着他們在看着我們的表演。”
Qwanel:Qwanell在羅徹斯特長大,去了與ex- Fugee Wyclef Jean上的同一所音樂學校。在那他得完成他的學業。他總夢想成為一位明星,但是他不確定為此放棄學業是否是理智之舉。正當他掙扎着做出決定的時候,他聽説了將要在紐約城舉行的MTB試音比賽,然後順其自然的,他也做出了決定。“當時我是蓬頭垢面的去參加比賽的。很顯然,”他笑道,“結局是無限風光的。”
當你實現了你畢生追求的目標,如美夢般生活着的時候,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這一路走來的坎坷。但是Day 26 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一件事。“與Diddy工作真的是太Cool了,” Will為他親如一家的弟兄們説道。“他給了我們非常棒的建議;他會永遠的陪伴在你的左右,不曾睡去;而且總會領頭走在前面。就像下棋一樣;在他的指引下,你總會走出正確的一步,這一步總會保護着你,使你走的更遠。”帶着他們在Bad Boy首發的同名處子專輯,Day26已經走出了那一步,未來也必將會屬於他們。

Day 26音樂專輯

    • Forever in A Day
      2009-04-14
    • Day 26
      2008-03-25
首張同名專輯《Day 26》
Day 26在Bad Boy唱片公司發行的這張同名處子作《Day 26》是本年度最為期待的專輯之一。在這張僅僅三週錄製完成的,眾多製作人(Diddy, The Notorious B.I.G.的製作人Mario Winans, T.I., Chris Brown的製作人The Runners 和製作過像Usher, Mary J. Blige, Mariah Carey這樣的多次格萊美獎獲得者的Bryan Michael)打造的專輯當中,Day 26帶給了歌迷們期待已久的東西:貫通始終的,具有靈魂的,真誠的樂章和感情充沛的,性感的,很直接的震撼性的曲子。Q説道:“自90年代以來已經好久沒有出現過一個真正的強大的男子靈魂樂團,而這正是我們樂團要做的,帶回那闊別已久的聲音。”
Day 26 的首支R&B單曲《Got Me Going》已經趁熱發佈。由Mario Winans打造的這支《Got Me Going》熱情無比,炙熱的舞動感覺會深入你身體的每一寸肌膚,而歌詞也如抽煙般飄飄欲仙。“這首歌講的是對一位女孩的感覺,”Robert解釋道,“她使我們瘋狂,我們想極力的接近她,但是她卻一再的考驗着我們的耐性。所以基本上,這是一首“你使我有動力”的歌。我想這首歌一定會吸引那些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的。
而另外一首感動團員的歌則是My Bed,一首Cub曲風的獻給女士們的歌。關於這首的主題,Brian笑道: “很顯然的嘛,當你躺在我牀上時,你腦子中浮現的第一件事便是……你知道我在説什麼吧,反正你是不會昏昏睡去的。”
在這首名為《Are We in This Together》的觸動心絃的歌中,Day 26展現了他們非常全能的一面。“這首是關於分手的歌。告訴那個女孩,自從你走了以後,我的生活便徹底的發生的改變,”Q解釋道,“這種感覺真的是透徹心扉。你可以從中聽到這種情感和傷痛,因為它唱的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初次聽到Day 26,你可以聽到5個嗓音的無私的給予,他們的才華以及靈魂。而只要你聽得更為仔細的話,就會獲得另外的一些東西:瘋狂的崇拜,不止是對他們的歌技,更是對於彼此的崇拜。Day 26的音樂,最特別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在一首歌中配着不斷重複的一段音樂,而唱的時候用自己的聲音發揮,並且發揮得很好,使本來普通的配樂變得有了靈魂。Mike説:“與才華橫溢的傢伙們分享彼此都摯愛的東西,這真的是非常的不可思議。”Robert接道:“我喜歡和這些傢伙們在一起。我們就像親兄弟一樣。如果我需要什麼,他們就會給我,如果他們需要什麼,我也會給他們。這就像互助會一樣。”
與Danity Kane組合一樣,R&B男子組合Day 26也是吹牛老爹(Puff Daddy)所製作的選秀節目《Making The Band》比賽中冠軍的獲得者。在本週的Billboard 200專輯榜中,Day 26組合的同名處子作《Day 26》空降榜首位置。據Nielsen SoundScan統計,這張通過Bad Boy公司發行的專輯在上市首周大約一共售出了19萬張。雖然《Day 26》比上一週Danity Kane的冠軍專輯《Welcome to the Dollhouse》23萬6千張的銷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Day 26還是成為了自2001年以來近七年中第一支在Billboard 200專輯榜中上榜第一週就獲得冠軍的男子組合。
和連續兩次獲得Billboard 200專輯榜冠軍的Danity Kane不同的是,五人組合Day 26走的是R&B合唱團的發展路線。對於自己親手發掘的新人,無論是對Danity Kane還是對Day 26,Diddy都是格外的關照。在Day2 6的這張處子專輯中,Diddy身兼製作人與執行製作人。五位小夥子聲音音色各有特點,和聲也有一定的水準,對於Urban歌迷來説,這張《Day 26》還是值得一聽的。和Danity Kane一樣,能夠得到Diddy的鼎力支持,Day 26是幸運的。但對於這支年輕的組合來説,他們還缺少特別突出的單曲來打響名聲。

Day 26發行日期

Ever since that fateful day on August 26, 2007 when Sean "Daddy" Combs announced that Brian,
Que, Mike, Willie, and Robert had "made the band," Day 26 has been making their mark on R&B. Their debut album entered the Billboard at the #1 spot, the highest entry for a debut album from a male R&B group in the 17year history of Soundscan. And now the Bad Boys of R&B are back to reclaim their own throne with their sophomore album, Forever In A Day. With production from some of the best in the game - from Babyface to Jermaine Dupri -Day 26 has delivered another album sure to satisfy their legions of fans and elevate contemporary R&B.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