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dsp架構

鎖定
dsp架構,即數字信號處理器(英語: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是一種專用於(通常為實時的)數字信號處理的微處理器。架構包含CPU/ALU、程序存儲器、數據存儲器 [1]  等。其常見架構類型包括增強型 DSP、VLIW 結構、超標量體系結構和SIMD結構混合結構。
中文名
數字信號處理器
外文名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
適用領域
計算機、通信
所屬學科
計算機科學

目錄

dsp架構定義

數字信號處理是一種將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信號(專業術語稱之為連續信號)轉換為計算機能夠處理的信息的過程。比如人們説話的聲音,這就是一個連續信號,除此之外,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信號,比如光、壓力、温度等等。這些信號通過一個模擬向數字的轉換過程(稱之為AD),變成數字信號送給處理器,進行數字計算,處理結束後,再把結果通過數字向模擬的轉換過程重新變成連續信號(稱之為DA)。用一般的通用微處理器可以完成這些工作,但是面臨的問題是滿足如此高的計算速度,就很難保證耗電量很低,更難保證價格足夠便宜。因此,另一種微處理器應運而生:數字信號處理器,簡稱DSP。

dsp架構應用領域

DSP是微處理器的一種,這種微處理器具有極高的處理速度.因為應用這類處理器的場合要求具有很高的實時性(Real Time)。比如通過移動電話進行通話,如果處理速度不快就只能等待對方停止説話,這一方才能通話。如果雙方同時通話,因為數字信號處理速度不夠,就只能關閉信號連接.
在DSP出現之前數字信號處理只能依靠MPU(微處理器)來完成。但MPU較低的處理速度無法滿足高速實時的要求。因此,直到70年代,有人才提出了DSP的理論和算法基礎。那時的DSP僅僅停留在教科書上,即便是研製出來的DSP系統也是由分立元件組成的,其應用領域僅侷限於軍事、航空航天部門。
90年代DSP發展最快,相繼出現了第四代和第五代DSP器件。DSP屬於第五代產品,它與第四代相比,系統集成度更高,將DSP芯核及外圍元件綜合集成在單一芯片上。這種集成度極高的DSP芯片不僅在通信、計算機領域大顯身手,而且逐漸滲透到人們日常消費領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