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

鎖定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Pseudohypertrophic muscular dystrophy),即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綜合徵(Duchenne Ⅱ syndrome),又稱DuchenneⅡ型綜合徵、重症全身性家族性肌營養不良綜合徵、Handouzy-Duchenne營養不良綜合徵,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1868年由Duchenne首先報道。本綜合徵病屬伴性隱性遺傳性疾病。是由於肌細胞能量代謝的先天缺陷所致。家族中可有數人患同樣病症,但也有散發的病例。本綜合徵的病理改變是肌纖維雖萎縮,但由於大量脂肪侵潤體積反而增大,呈假性肥大現象。 [1] 
中醫病名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
外文名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就診科室
神經內科
多發羣體
兒童
常見發病部位
腓腸肌
常見病因
遺傳
常見症狀
走路易跌,奔跑困難,下蹲站起困難;四肢肌力低下,肌肉萎縮,腱反射減弱;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智能遲緩等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病因

為原發於肌肉組織的X連鎖隱性遺傳的肌病。本症為遺傳性疾病,多屬X連鎖隱性遺傳,個別為染色體隱性遺傳。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臨牀表現

1.骨骼肌
DMD患者兒童期發病,一般在4~6歲時走路易跌,奔跑困難,逐漸出現走路和上樓困難,下蹲站起困難。神經系統檢查可見四肢肌力低下,肌肉萎縮,腱反射減弱。由於骨盆帶肌肉無力而呈典型的鴨步,肩帶肌肉萎縮無力形成翼狀肩或遊離肩,腹肌和髂腰肌的萎縮無力形成特徵性的Gowers徵。絕大多數患兒有腓腸肌假性肥大,少部分可見舌肌或三角肌假性肥大。
2.心臟
大多數DMD患者無心血管症狀,只有在疾病晚期和反覆感染的應激情況下,才出現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3.胃腸道
胃腸道的平滑肌也可受累。急性胃擴張可導致死亡,死於此症的患者屍檢顯示胃的縱行肌外層有退行性改變。部分患者可有嚴重便秘。
4.神經系統
DMD和BMD患者,可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尤其是智能遲緩,患者平均IQ在正常值的1個標準差以下。患者癲癇的發病率增高,尤其是BMD型。DMD患者易出現情感、行為問題,認知功能下降及學習困難。
5.其他
能行走的DMD患者,腰椎骨密度輕度降低;而不能行走者則明顯降低。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檢查

1.血清生化檢查
肌酸磷酸激酶(CK)明顯升高,達1.5萬~2萬U/L,甚至更高。血清CK升高可出現於出生時,疾病後期略有降低。
2.肌肉活組織檢查
特徵性的病理改變有散在的退行性變和壞死肌纖維。隨着時間的延長,出現肌內膜結締組織增加以及肌纖維的喪失,脂肪組織的替代。
3.基因診斷
國內已應用定量PCR測定、短串聯重複序列連鎖分析檢出DMD基因攜帶者。
4.肌電圖
為肌源性改變,病變肌肉呈低電位,波形持續時間縮短,而多相波增高。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診斷

根據病因、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可以作出診斷。

假性肥大型肌營養不良治療

1.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E、肌苷、三磷腺苷以及中藥等。利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聯苯雙酯等可降低血清酶水平。有人提出早期給予乳酸鈉,可增強患者的肌力。此外,用鈣拮抗藥維拉帕米治療也有一定效果。但上述治療只能延緩病情的發展,並不能根本治癒疾病。
2.支持治療
為保持肌肉功能及預防攣縮,進行適度運動甚為重要,不宜久卧牀上。對症治療包括肌肉、關節被動運動和按摩,注意並預防併發症。
3.外科治療
DMD患者常發展為進行性脊柱側彎,常需行脊柱後融合術。
4.基因治療
DMD的基因治療,從質粒直接注射到應用不同類型的載體組裝的DMD基因轉染,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了成功,在動物骨骼肌中dystrophin進行表達。在尋找合適載體方面也進行了廣泛研究,目前仍然在尋找最合適的載體,提高表達效率,克服免疫排斥反應。
參考資料
  • 1.    洪慶成主編;徐亮副主編.兒科綜合症(第2版):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12:第4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