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CIPP模式

鎖定
CIPP模式是一種以決策為中心,將背景(con- text)、輸入(input)、過程(process)和結果(product)四類評價結合起來的評價模式。它突破了泰勒模式的框架,將評價從範圍與內容上加以拓寬,具有動態評價的特徵,能較全面、系統地反映評價對象的全貌。由美國著名評價學家斯塔弗爾比姆提出。背景評價具有診斷性,根據社會需要對教育目標本身的科學性、合理性作出價值判斷。 [1] 
中文名
CIPP模式
所屬領域
傳播學
術語介紹
輸入評價是對方案、計劃的可行性的評價。過程評價是發現計劃、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潛在問題,提供反饋信息。結果評價的重點在於判斷教育活動達到目標的程度。CIPP與泰勒模式並非完全對立,重視定量目標是它們的共同特徵,在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投入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該模式就轉化為泰勒的行為目標模式。 [1]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