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CDP

(《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中的一個軍事勢力)

鎖定
CDP(共同防禦聯盟,Common Defense Pact)是遊戲《使命召喚:黑色行動3(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I)中虛構的一個國際聯盟,包括許多歐洲國家和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國家的代表。 [1] 
中文名
共同防禦聯盟
外文名
Common Defense Pact
縮    寫
CDP

CDP同盟概括

CDP(共同防禦聯盟)是一個共同防禦條約,包括許多歐洲國家和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國家的代表
CDP簽署國的完整名單參見下處
創建
CDP的創建是由於歐盟的崩潰之後經濟和政治的混亂、日益萎縮的石油供應商的全球競爭不斷增加、對有限資源的使用權,如高科技產業所使用的稀土元素,以及各國對不斷髮展的私營太空發射部門所採取的保護主義政策。
法國和德國退出歐盟,歐元之後,波蘭是前歐盟成員國第一個與俄羅斯簽訂新貿易條約的國家。
華沙交易簽署於2025年,恢復了波蘭的清償能力,並提供能源的安全保障,以換取俄羅斯天然氣採購和其他俄羅斯出口能源相關的政治議題及排他性保證做出承諾。這也將形成後續條約的模版。
歐洲守衞的擴張的變化
2026年期間,首先是匈牙利,隨後是羅馬利亞,最後是捷克共和國,都和俄羅斯締結協議。每個協議都發布了外交電報,猛烈抨擊“歐盟富人小集體”在“情況糟糕”的時候拋棄了經濟規模較小的歐洲成員。
2027年帶來了第二波擴張,吸收了保加利亞,芬蘭,哈薩克斯坦,希臘和烏克蘭。俄羅斯起草了泛歐洲條約,正式形成了俄羅斯/歐洲超級國家區塊。
2028年,由於來自同時還屬於泛歐條約的成員國不斷增加的輿論壓力,na10內部陷入了僵局並正式解散,無法再適應不斷變化的歐洲外交巨石,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古巴、愛沙尼亞、拉脱維亞在當年隨後加入。
不斷增長的軍事互信
軍事的緊張局勢在2029年不斷升級,越來越危險。俄羅斯渴望證明其不斷老化的CBM計劃仍然能對美國日益精密的BMD能力構成威脅,使用一個改造的ICBM擊毀了美國一個老化的通信衞星。
兩天之後一艘美國宙斯盾巡洋艦攻擊了一枚攜帶了三顆GLONASS衞星的商用火箭,並在其發射階段將其擊毀。美國宣稱自己的系統將該火箭錯誤地識別為ICBM的發射,因而啓動了自動攔截。
2030年,初創的貿易能源霸權實質上打破了歐洲大陸的限制,安哥拉、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都加入進來;非洲國家帶來了大量的石油生產能力,巴基斯坦貢獻礦物能源以換取對其製造業的保證。由於全球的本地製造化運動,其製造也開始遭受重創。
2031年,羅蒙諾索夫事件使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再次產生衝突,一艘俄羅斯海軍軍艦在爭議水域擊毀一艘美國考察船,使兩邊圍繞着海底礦物的石油權利的競爭更加顯著。
歐洲外交逆轉
對於西歐觀察者而言,一個出人意料的舉措是德國在2032年簽署了泛歐條約。德國帶來的極其自身強大的實力基礎,以及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員承諾。
共同防禦聯盟的誕生
2036年,美國在太平洋舉行了一次海軍演習,演習包含其盟友的艦船,引起俄羅斯、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譴責。在不斷惡化的全球最窮國的衰退背景下,以製造業為基礎的國家受到影響,這些國家由於本地製造而遭受重創,伊朗簽署了泛歐洲條約。
在簽署儀式上,伊朗代表提出將現有的條約升級為全面共同防禦條約。在隨後的被操控好的事件中,通過了一場投票,CDP誕生了。
根據條約的規定,對其中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即被視為對所有國家的攻擊。各國將保持各自主權地位,但同時每年也要為盟國軍隊提供培訓和軍需供應的資金。
對於每個行動和反應
2037年,作為對CDP建立的直接反擊,美國國務卿起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温斯洛協約(温斯洛協約國),創建了一個與CDP同等的共同防禦條約,延伸至美國的所有盟友
進一步的擴張
2037年,CDP在中東進一步擴張,利比亞和敍利亞被獲准成為成員。
2039年,在與肯尼亞就巨大的稀土元素新儲量開採權進行了漫長的談判後,相關議題解決之後肯尼亞正式加入了CDP,並在2040年帶來了她的尼羅河同盟合作伙伴。
也門在2051年成為簽約國,索馬里在2052年也隨後成為簽約國。 [2] 

CDP虛擬國家

到2064年6月為止,CDP(共同防禦聯盟)的現有成員有:
2025-波蘭
2025-俄羅斯
2026-捷克共和國
2026-匈牙利
2026-羅馬尼亞
2027-保加利亞
2027-芬蘭
2027-希臘
2027-哈薩克斯坦
2027-烏克蘭
2028-阿爾及利亞
2028-白俄羅斯
2028-古巴
2028-愛沙尼亞
2028-拉脱維亞
2028-立陶宛
2028-斯洛伐克
2030-安哥拉
2030-尼日利亞
2030-巴基斯坦
2032-澳大利亞
2032-德國
2032-意大利
2033-法國
2033-英國
2036-伊朗
2037-利比亞
2037-敍利亞
2039-肯尼亞
2048-埃塞俄比亞(併入NRC)
2040-南蘇丹(併入NRC)
2040-蘇丹(併入NRC)
2040-烏干達(併入NRC)
2051-也門
2052-索馬里
2055-西班牙
2055-荷蘭
2055-奧地利
2056-瑞典
2056-巴西
2060-韓國
2060-印度
2063-南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