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B型血

鎖定
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
B型血的人跟A型血的人相反,他們紅細胞表面有B型抗原;血清中會產生對抗A型抗原的抗體。血型為B型的人亦只可接受B型或O型的血液。
中文名
B型血
外文名
Type B blood
類    別
血型系統的一種

B型血簡介

血型是對血液分類的方法,通常是指紅細胞的分型,其依據是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遺傳的抗原物質。抗原物質可以是蛋白質、糖類、糖蛋白或者糖脂。通常一些抗原來自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或密切連鎖的幾個基因的編碼產物,這些抗原就組成一個血型系統。在人類,目前已經發現併為國際輸血協會承認的血型系統有30種,其中又以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恆河猴因子)最為重要。血型系統對輸血具有重要意義,以不相容的血型輸血可能導致溶血反應的發生,造成溶血性貧血、腎衰竭、休克以致死亡。新生兒溶血癥也和血型密切相關。 [1] 
血型界定為A、B、O、AB四種血型的理由是指:血液中紅細胞所帶不同的抗原物質和血漿中所具有的不同抗體而言。 [2] 
A型:紅細胞上含有A抗原,血漿中含有抗B抗體; [2] 
B型:紅細胞上含有B抗原,血漿中含有抗A抗體; [2] 
AB型:紅細胞上同時含有A和B兩種抗原,血漿中無抗A抗B抗體; [2] 
O型:紅細胞上既不含A抗原,又不含B抗原,血漿中有抗A抗體又有抗B抗體。 [2] 
1921年世界衞生組織才統一為我命名:A、B、O、AB四種血型家族。 [2] 
1940年人們又把A、B、O、AB四種血型劃分為Rh陽性和Rh陰性血型,人們把Rh陰性血型稱之為稀有血型,所謂Rh血型是指:紅細胞上含有Rh抗原,稱之為Rh陽性血型;紅細胞上無Rh抗原,稱之為Rh陰性血型。Rh陽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中佔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中外一些民族中佔為85%,歐美白種人Rh陰性血型佔15%。 [2] 
隨着醫學的發展,人們對血型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發現血型存在千差萬別,1995年又發現23個紅細胞血型系統,不同血型抗原400多種;1958年發現人類白細胞抗原(HLA),1995年公佈HLA表型特異112種,HLA等位基因已達503個,白細胞8個系統,120餘種血型抗原,白細胞血型配型(HLA)在幹細胞移植術中是成功與否的關鍵。1957年後陸續發現血小板抗原。血小板有特異性抗原7個系統,系統中又有10多種抗原;其它組織細胞抗原148種;另外有20多種血清蛋白、血清酶以及30多種抗原,共計在600種以上;如將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進行排列組合,那麼人類血型就有數十億種之多。 [2] 

B型血發現歷史

人類最早認識的血型系統是ABO血型系統。1900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病理研究所的卡爾·蘭德施泰納發現,健康人的血清對不同人類個體的紅細胞有凝聚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紅細胞成對混合,可以分為A、B、C(後改稱O)三個組。後來,他的學生Decastello和Sturli又發現了第四組,即AB組。
數年後,蘭德施泰納等人又發現了其他獨立的血型系統,如MNS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等。1930年,蘭德施泰納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幾十年來,新的血型系統不斷被報道,由1935年成立的國際輸血協會專門負責認定與命名工作。得到承認的30種人類血型系統包括超過600種抗原,但其中大部分都非常罕見。
血型的發現開創了免疫血液學、免疫遺傳學等新興學科,對臨牀輸血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血型系統也曾廣泛應用於法醫學以及親子鑑定中,但目前已經逐漸被更為精確的基因學方法所取代。 [3] 

B型血血型遺傳

血型的遺傳一般遵守孟德爾定律
一般來説ABO血型系統的遺傳是單基因決定的。ABO基因位於9號染色體的長臂上(9q34),有三個主要的等位基因i(A)、i(B)和i(O)。ii的產物是具有活性的酶(酵素),分別催化A抗原和B抗原的合成,而等位基因i的產物不具有酶活性,無法催化A、B抗原合成。由於人類染色體雙倍體,一個人通常只能擁有三個等位基因中的兩個,分別來自父母雙方。這兩個等位基因的類型,即血型的基因型(genotype),決定了人類血型的表型(phenotype)。
I(A)I(B)i(O)均為顯性,故而只有基因型是ii的人才有O型血,基因型是I(A)I(A)I(A)i(O)的人是A血型,基因型是I(B)I(B)I(B)i(O)的人是B血型。而I(A)I(B)共顯性,因此基因型是I(A)I(B)的人具有A、B兩種抗原,即AB血型。
在少數情況,I基因有時會因上游基因的抑制而不表現,成為O型。
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雙方均為O型血,子女必然是O型;如果父母有一方是AB型血,子女不可能是O型;A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B型或AB型血的子女,B型和O型血的父母不可能生育A型或AB型血的子女;如果父母有一方是O型,子女不可能是AB型。 [1] 
統計 統計
德國哥廷根大學數理統計學著名的血型研究者F.貝爾斯泰教授説:“原始時期的類人猿都是O型血,後來突然相繼變異為A和B兩種,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初僅有的O型血分裂出A型和B型”。A型和B型的結合產生出新的O型、A型、B型和AB型。

B型血分佈

不同種族,地區的人的血型分佈都不一樣。同一種族中不同的族羣也會有差別。一般地方都是O+最常見,AB-最少 [4] 
B等位基因分佈最多的地方是在亞洲中部,其次是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則相對地少,在世界上,B等位基因是ABO血型等位基因中最少的,只有16%的人口 [4] 
參考資料
  • 1.    唐曉偉.人體解剖生理學 第3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01:52-54
  • 2.    血型的自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0-03-21]
  • 3.    (美)亥文 著.改變世界的發現:青島出版社,2014.09:137-139
  • 4.    張冰,(美)大衞·貝林,王緯主編. 百病之源 微循環障礙[M]. 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