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AAAV

鎖定
美國AAAV兩棲突擊車是履帶式兩棲裝甲人員運輸車,於2006年服役。 由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部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研製成功了一種先進的兩棲突擊車(AAAV)。AAAV兩棲突擊車作戰實現了超視距突擊登陸,突擊登陸部隊可在離岸40公里或更遠的艦船上下水,向敵海岸防禦薄弱地域發起快速、突然的立體突擊登陸,從而使傳統的三階段兩棲突擊登陸方式(艦上機動、由艦到岸的機動和岸上機動)變為兩個階段,即艦上機動和由艦到岸上目標的機動,使突擊行動更加突然、迅速。 與它的前代車輛AAV7A1相比,其防彈性能將提高1倍,航速將提高2~3倍。不僅如此,其火力可等同或超過“佈雷德利”步兵戰車,陸上速度與M1A1坦克不相上下。
中文名
兩棲突擊車
外文名
AAAV
正式名稱
EFV(遠征戰車)
研    製
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
服役時間
2006年
成    員
3+18
研製國家
美國

AAAV發展沿革

AAAV AAAV
注:正式名稱為EFV(遠征戰車)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地面系統部最近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研製成功了一種先進的兩棲突擊車(AAAV)。
AAAV兩棲突擊車設計新穎,這台37噸重的突擊車由兩台噴水推進器驅動,在結構上採用滑行車體。滑行車體型車輛的水上運動與賽艇相似,不是靠浮力支持車體在水面上滑跑,從而使車輛獲得較高的速度。採用伸縮性液氣彈簧懸掛裝置,水上行駛時可回縮至緊貼車體位置,以此來減少滑行阻力,彈出後又便於陸上行駛。
車體採用由鋁合金和玻璃纖維強化塑料製造的複合材料,並附加了一些鋁合金裝甲塊,而且內部座艙加壓以抵禦生化武器的襲擊,座椅設計成能夠吸收地雷爆炸衝擊,防護能力很強。
該突擊車戰時全重33.8噸,乘員3名,可搭載18名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該車陸上行駛能力和越野機動力可與M1“艾布拉姆斯”坦克相媲美,其最大時速可達72公里,最大陸上行程482公里。它的水上行駛時速可達46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大大優於現役的兩棲戰車。AAAV兩棲突擊車上裝備有一門30mm“大毒蛇”Ⅱ型機關炮和一挺7.62mmM240型並列機槍,此外還配有“陶”式反坦克導彈系統,其火控系統為全解式火控系統,車上的電子設備也十分先進,裝備有包括衞星通信在內的多波段無線電台、全球衞星定位系統、AN/VSQ—1型雷達等,具有較強的指揮控制能力,能較好地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 [1] 

AAAV武器裝備

AAAV突擊車車體採用鋁合金裝甲結構,可附加陶瓷裝甲組件,車內附有襯層,可防300米處射來的14.5毫米穿甲彈和15米處爆炸的炮彈破片;車表面塗有隱形材料,降低了信號特徵;車內還裝有自動滅火裝置、環境控制裝置以及核生化防護設施;車底深處設有一個手動、兩個電動和3個液壓排水泵。車上的動力裝置為德國12缸渦輪增壓柴油機,功率為624~1984千瓦,匹配電子控制、無級轉向、6速液力機械傳動裝置以及液氣懸掛裝置等。 該車在水中行駛時採用後部兩側的兩個噴水推進器,最大速度可達46.61公里/小時,最大行程120公里,通過海浪高達3米的水域;在陸上行駛最大速度達72.41公里/小時,最大行程643公里。 AAAV突擊車裝備一門30毫米機關炮,配有帶熱成像瞄準鏡的計算機火控系統,可發射穿甲和破甲彈,配彈600發,另裝一挺7.62毫米機槍,配彈2400發。該兩棲突擊車將顯著提高陸戰隊的登陸速度 [2] 

AAAV性能數據

乘員:3+18人
車重:滿載 34476千克;
空車 28576千克;
單位壓力:0.625千克/單位釐米
車長:陸地 9.271米;
水上 10.566米
橫跨邊緣車寬:3.632米;
至炮塔蓋車高:3.20米;
車底距地高:0.406米;
履帶寬:533毫米;
最大公路速度:72.41公里/小時;
最大水上速度:37-46.61公里/小時;
過度模式速度:16.6公里;
行程:公路 643公里;水上 123公里;
燃料儲備:1506升;
發動機:MTUMT883 ka-523柴油發動機,在水上模式為2700馬力,在陸地模式為850馬力;
傳動裝置:阿里遜變速器X4560;
懸掛裝置:液壓氣動(可伸縮);
武器裝備:一門30毫米MK44加農炮;一挺7.62毫米M240MG並列機槍
彈藥:30毫米炮彈200發已裝備好外加400發儲備;7.62mm並列機槍彈800發已裝備好,外加1600發儲備

AAAV總體評價

AAAV兩棲突擊車的作戰特點是實現了超視距突擊登陸,突擊登陸部隊可在離岸40公里或更遠的艦船上下水,向敵海岸防禦薄弱地域發起快速、突然的立體突擊登陸,從而使傳統的三階段兩棲突擊登陸方式(艦上機動、由艦到岸的機動和岸上機動)變為兩個階段,即艦上機動和由艦到岸上目標的機動,使突擊行動更加突然、迅速。AAAV兩棲突擊車設計新穎,在結構上採用滑行車體。滑行車體型車輛的水上運動與賽艇相似,不是靠浮力支持車體在水面上滑跑,從而使車輛獲得較高的速度。 採用伸縮性液氣彈簧懸掛裝置,水上行駛時可回縮至緊貼車體位置,以此來減少滑行阻力,彈出後又便於陸上行駛。 車體採用由鋁合金和玻璃纖維強化塑料製造的複合材料,並附加了一些鋁合金裝甲塊,防護能力很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