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841年

鎖定
841年,唐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元年,辛酉年雞年);南詔天啓二年;日本承和八年;渤海國咸和十一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在此期間發生了很多的歷史大事。
中文名
841年
841年
唐武宗至道昭肅孝皇帝會昌元年
武宗祭祀
圜丘,御臨丹鳳樓
回    紇
被黠戛斯大軍攻滅,部落逃散

841年歷史大事

  • 改元會昌
會昌元年(八四一)正月九日,昊天上帝於圜丘,御臨丹鳳樓,大赦天下改元會昌。
回紇十三部立烏介可汗
開成五年(八四0),回紇被黠戛斯大軍攻滅,部落逃散。會昌元年(八四一)二月,原臨近牙帳十三部落擁立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南逃,屯保於錯甲山(今蒙古哈爾和林南)。
張仲武討平幽州軍亂
會昌元年(八四一)九月廿六日,幽州(今北京)軍亂,殺節度使史元忠,推牙將陳行泰為留後。行泰遣監軍隨從赴京求為節度使。宰相李德裕以為,以往河朔藩鎮內亂,朝廷遣使賜詔處置過急,以致殺將逐帥者速穩定軍情。今若暫不賜詔授行泰為節度使,坐以靜觀,其內部必然生變。不久,果如德裕所料,幽州復亂,將士殺陳行泰,立牙將張絳,遣使赴京求為節度使。朝廷仍不置可否。時幽州雄武軍(今河北薊縣北)使張仲武欲起兵討伐張絳,十月,遣其部從吳仲舒奉表至京,稱絳治軍殘虐,請以本軍討除。德裕以為,行泰、絳皆以軍中大將名義上表,脅迫朝廷,邀求節鉞,故不可許。今仲武發兵討亂,先奉表奏請朝廷批准,故應授任仲武。武宗遂以仲武為幽州留後。仲武率軍攻克幽州。二年正月,詔以張仲武為幽州節度使 [1] 
  • 劉弘逸、薛季稜賜死
樞密使劉弘逸、薛季稜在文宗朝頗得寵遇,左神策中尉仇士良深為忌恨。開成五年(八四0)正月,文宗病重,劉、薛二人與宰相楊嗣復、李珏奉密詔,欲以太子成美繼位。左神策中尉仇士良等矯詔擁立武宗。武宗即位後,仇士良屢進讒言,勸武宗除去劉、薛二人。會昌元年(八四一)三月廿四日,武宗詔賜劉弘逸、薛季稜死;遣中使誅楊嗣復和李珏。宰相李德裕等屢上表諫阻,遂改貶嗣復為潮州刺史,李珏為昭州(今廣東平樂西)刺史。
  • 武宗親受道家法篆
武宗頗好道術,開成五年(八四0)秋,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宮,命於三殿建九天道場。會昌元年(八四一)六月,武宗親臨九天道場,受道家法篆。右拾遺王哲上疏諫止,詔貶河南府士曹參軍。
  • 烏介可汗劫持太和公主
開成五年(八四0),黠戛斯出兵攻滅回紇,得太和公主。黠戛斯自以為系漢李陵後裔,與唐同姓,遂遣達幹十人護送公主歸還長安。回紇十三部新立烏介可汗聞訊,率軍半途襲殺達幹,截獲公主,南行屯兵於天德軍(今內蒙烏垃特前旗東北)境內。烏介可汗使公主上表,稱回紇可汗已立,請求冊封。又令其宰相頡幹迦斯等人上表,請求借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北)一城安置公主、可汗。會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十四日,武宗遣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慰問烏介可汗,並賑濟米二萬斛。又賜烏介可汗敕書,令其收復失地,不得借城久居塞下,並令放公主還唐。
  • 中書省奏改外官實物俸祿
會昌二年(八四二)二月一日,中書省奏改外官俸祿。其一,按元和七年(八一二)敕文,河東(今山西太原南)、鳳翔(今陝西)、鄜坊(今陝西富縣)、邠寧(今陝西彬縣)等道州縣官,令户部增給俸祿六萬二千五百貫。但此後户部未能按時支給,以致銓選官員畏懼荒遠,不願赴任。請今後皆給予實物,按月支付,由觀察判官專管此事,年終計帳申報户部。其二,赴任州縣官,多在京借債,到任後遂貪污受賄歸還,請今後由户部先借付兩月俸祿,以後逐月扣除,以便新官上任時,衣食充足,既無借債利息,當可貴其清廉。武宗准奏。
  • 蕭俯卒
蕭俯,字思謙,梁武帝後裔。貞元七年(七九一)舉進士。登賢良方正制科,拜右拾遺。元和六年(八一一),召為翰林學土,累遷御史中丞。穆宗即位,為令狐楚推薦,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段文昌獻“銷兵”之議,致河朔再叛。長慶元年(八二一)十月,改兵部尚書。二年,授同州(今陝西大荔)刺史。寶曆二年(八二六),以太子少保分司東都(今河南洛陽)。文宗即位初,授檢校左僕射、守太子少師致仕,隱居濟源(今河南)。會昌二年(八四二)卒。
  • 柳公權左遷太子詹事
右散騎常侍柳公權與宰相李德裕關係親密,會昌二年(八四二)二月,宰相崔珙奏以公權為集賢學士、判院事。德裕以公權遷宮非由已出,藉故貶公權為太子詹事
  • 李德裕奏請改撰《憲宗實錄》
會昌元年(八四一),宰相李德裕以《憲宗實錄》舊本尚不完備為由,奏請改撰。四月一日,敕令史官重修。史官鄭亞奉敕改撰,秉承德裕意圖,削去《實錄》所載德裕父李吉甫為相時惡跡,頗為朝議所嗤。三年十月,宰相、監修國史李紳、史官鄭亞進重修《憲宗實錄》四十卷。
  • 中書奏請復修《時政記》
會昌元年(八四一)六月,中書奏請據高宗朝宰相姚躊領銜修《時政記》先例,由宰相每月修纂,月終送交史館。詔准奏。
  • 宗密禪師卒
會昌元年(八四一),宗密禪師卒。宗密,俗姓何,西充(今四川)人。少通經史,有大志。元和二年(八0七)赴京應試貢舉,途經遂州(今四川遂寧),聽道圓和尚説法,遂削髮為僧,從道圓學法。後赴京師學法於澄觀大師,住終南草堂寺圭峯闌若。太和(八二八——八三五)中,曾入宮講經,賜紫衣。宰相蕭俯、裴休、温造等皆從問道。卒年六十二歲。著《禪源諸詮》、《華嚴原人論》等。宣宗朝追諡定慧禪師。
  • 李翱卒
李翱(774年-841年),字習之,汴州陳留(今河南開封市)人,祖籍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縣),出自隴西李氏僕射房,是北魏司空、清淵文穆公李衝十世孫,北魏使持節侍中太傅錄尚書事、青州刺史、濮陽孝懿公李延寔九世孫,中書侍郎左光祿大夫、清淵獻侯李彬八世孫,清淵縣侯李桃杖七世孫。

841年通鑑記載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下會昌元年(辛酉,公元八四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圓丘,赦天下,改元。
劉沔回鶻已退,詔沔還鎮。
二月,回鶻十三部近牙帳者立烏希特勒為烏介可汗,南保錯子山。
三月,甲戌,以御史大夫陳夷行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初,知樞密劉弘逸、薛季陵寵於文宗,仇士良惡之。上之立,非二人及宰相意,故楊嗣復出為湖南觀察使李珏出為桂管觀察使。士良屢譖弘逸等於上,勸上除之。乙未,賜弘逸、季陵死,遣中使就潭、桂州誅嗣復及珏。户部尚書杜悰奔馬見李德裕曰:“天子年少,新即位,茲事不宜手滑!”丙申,德裕與崔珙崔鄲、陳夷行三上奏,又邀樞密使中書,使入奏。以為:“德宗疑劉晏動搖東宮而殺之,中外鹹以為冤,兩河不臣者由茲恐懼,得以為辭。德宗後悔,錄其子孫。文宗疑宋申錫交通籓邸,竄謫至死。既而追悔,為之出涕。嗣復、珏等若有罪惡,乞更加重貶。必不可容,亦當先行訊鞫,俟罪狀著白,誅之未晚。今不謀於臣等,遽遣使誅之,人情莫不震駭。願開延英賜對。”至晡時,開延英,召德裕等入。德裕等泣涕極言:“陛下宜重慎此舉,毋致後悔!”上曰:“朕不悔!”三命之坐,德裕等曰:“臣等願陛下免二人於死,勿使既死而眾以為冤。今未奉聖旨,臣等不敢坐。”久之,上乃曰:“特為卿等釋之。”德裕等躍下階舞蹈。上召升坐,嘆曰:“朕嗣位之際,宰相何嘗比數!李珏、季陵志在陳王,嗣復、弘逸志在安王。陳王猶是文宗遺意,安王則專附楊妃。嗣復仍與妃書雲:‘姑何不效則天臨朝!’向使安王得志,朕那復有今日?”德裕等曰:“茲事暖昧,虛實難知。”上曰:“楊妃嘗有疾,文宗聽其弟玄思入侍月餘,以此得通意旨。朕細詢內人,情狀皎然,非虛也。”遂追還二使,更貶嗣復為潮州刺史,李珏為昭州刺史,裴夷直為驩州司户。
夏,六月,乙巳,詔:“自今臣下論人罪惡,並應請付御史台案問,毋得乞留中,以杜讒邪。”
魏博留後可重順為節度使。
上命道士趙歸真於三殿建九天道場,親授法籙。右拾遺王哲上疏切諫,坐貶河南府士曹。
秋,八月,加仇士良觀軍容使
天德軍使田牟、監軍韋仲平欲擊回鶻以求功,奏稱:“回鶻叛將嗢沒斯等侵逼塞下,吐谷渾、沙陀、党項皆世與為仇,請自出兵驅逐。”上命朝臣議之,議者皆以為嗢沒斯等叛可汗而來,不可受,宜如牟等所請,擊之便。上以問宰相,李德裕以為:“窮鳥入懷,猶當活之。況回鶻屢建大功,今為鄰國所破,部落離散,窮無所歸,遠依天子,無秋毫犯塞,奈何乘其困而擊之!宜遣使者鎮撫,運糧食以賜之,此漢宣帝所以服呼韓邪也。”陳夷行曰:“此所謂藉寇兵資盜糧也,不如擊之。”德裕曰:“彼吐谷渾等各有部落,見利則鋭敏爭進,不利則鳥驚魚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為國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餘,若戰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義撫而安之,必不為患。縱使侵暴邊境,亦須俟徵諸道大兵討之,豈可獨使天德擊之乎!”時詔以鴻臚卿張賈為巡邊使,使察回鶻情偽,未還。上問德裕曰:‘嗢沒斯等請降,可保信乎?”對曰:“朝中之人,臣不敢保,況敢保數千裏外戎狄之心乎!然謂之叛將,則恐不可。若可汗在國,嗢沒斯等帥眾而來,則於體固不可受。今聞其國敗亂無主,將相逃散,或奔吐蕃,或奔葛邏祿,惟此一支遠依大國。觀其表辭,危迫懇切,豈可謂之叛將乎!況嗢沒斯等自去年九月至天德,今年二月始立烏介,自無君臣之分。願且詔河東、振武嚴兵保境以備之,俟其攻犯城鎮,然後以動力驅除。或於吐谷渾等部中小有抄掠,聽自仇報,亦未可助以官軍。仍詔田牟、仲平毋得邀功生事,常令不失大信,懷柔得宜,彼雖戎狄,必知感恩。”辛酉,詔田牟約勒將士及雜虜,毋得先犯回鶻。九月,戊辰朔,詔河東、振武嚴兵以備之。牟,布之弟也。
癸巳,盧龍軍亂,殺節度使史元忠,推牙將陳行泰主留務。
李德裕請遣命慰撫回鶻,且運糧三萬斛以賜之,上以為疑。閏月,己亥,開延英,召宰相議之。陳夷行於候對之所,屢言資盜糧不可。德裕曰:“今徵兵未集,天德孤危。倘不以此糧啖飢虜,且使安靜,萬一天德陷沒,咎將誰歸!”夷行至上前,遂不敢言。上乃許以谷二萬斛賑之。
以前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牛僧孺太子太師。先是漢水溢,壞襄州民居。故李德裕以為僧孺罪而廢之。
盧龍軍復亂,殺陳行泰,立牙將張絳。
初,陳行泰逐史元忠,遣監軍傔以軍中大將表來求節鉞。李德裕曰:“河朔事勢,臣所熟諳。比來朝廷遣使賜詔常太速,故軍情遂固。若置之數月不問,必自生變。今請留監軍傔,勿遣使以觀之。”既而軍中果殺行泰,立張絳,復求節鉞,朝廷亦不問。會雄武軍使張仲武起兵擊絳,且遣軍吏吳仲舒奉表詣京師,稱絳慘虐,請以本軍討之。冬,十月,仲舒至京師。詔宰相問狀,仲舒言:“行泰、絳皆遊客,故人心不附。仲武幽州舊將,性忠義,通書,習戎事,人心向之。曏者張絳初殺行泰,召仲武,欲以留務讓之,牙中一二百人不可。仲武行至昌平,絳復卻之。今計仲武才發雄武,軍中已逐絳矣。”李德裕問:“雄武士卒幾何?”對曰:“軍士八百,外有上團五百人。”德裕曰:“兵少,何以立功?”對曰:“在得人心。苟人心不從,兵三萬何益?”德裕又問:“萬一不克,如何?”對曰:“幽州糧食皆在媯州及北邊七鎮,萬一未能入,則據居庸關,絕其糧道,幽州自困矣!”德裕奏:“行泰、絳皆使大將上表,脅朝廷,邀節鉞,故不可與。今仲武先自表請發兵為朝廷討亂,與之則似有名。”乃以仲武知盧龍留後。仲武尋克幽州。
上校獵咸陽。
十一月,李德裕上言:“今回鶻破亡,太和公主未知所在。若不遣使訪問,則戎狄必謂國家降主虜庭,本非愛惜,既負公主,又傷虜情。請遣通事舍人苗縝齎詔詣温沒斯,令轉達公主,兼可卜温沒斯逆順之情。”從之。
上頗好田獵及武戲,五坊小兒得出入禁中,賞賜甚厚。嘗謁郭太后,從容問為天子之道,太后勸以納諫。上退,悉取諫疏閲之,多諫遊獵。自是上出畋稍希,五坊無復橫賜。
癸亥,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崔鄲同平章事,充西川節度使。
初,黠戛斯既破回鶻,得太和公主,自謂李陵之後,與唐同姓,遣達幹十人奉公主歸之於唐。回鶻烏介可汗引兵邀擊達幹,盡殺之,質公主,南度磧,屯天德軍境上。公主遣使上表,言可汗已立,求冊命。烏介又使其相頡幹伽斯等上表,借振武一城以居公主、可汗。十二月,庚辰,制遣右金吾大將軍王會等慰問回鶻,仍賑米二萬斛。又賜烏介可汗敕書,諭以“宜帥部眾漸復舊疆,漂寓塞垣,殊非良計。”又云:“欲借振武一城,前代未有此比。或欲別遷善地,求大國聲援,亦須且於漠南駐止。朕當許公主入覲,親問事宜。儻須應接,必無所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