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80式通用機槍

鎖定
中國80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是仿製前蘇聯PKM式7.62毫米通用機槍,於1980年設計定型,主要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
中文名
80式通用機槍
研製時間
1980年
仿    製
前蘇聯PKM式7.62毫米通用機槍
所屬國家
中國

目錄

80式通用機槍簡介

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迴轉式閉鎖機構,一次供彈,實施連發射擊。結構上汲取中外名槍之長, 至今仍大量出口。
1979年2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從廣西、雲南邊境地區發動了對越自衞反擊作戰,在歷時近1個月的戰鬥中,不但給越軍以沉重的打擊,還繳獲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很多是蘇聯援助給越南的,戰後中國的相關部門對這些武器進行了對比試驗和研究,對中國輕武器裝備的後來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除仿製成功並裝備部隊的79式狙擊步槍外,中國還仿製成功了1980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簡稱80式機槍。 [1] 

80式通用機槍舶來的精品

80式機槍的原型是前蘇聯PKMC7.62毫米機槍,1979年開始仿製,1980年通過設計定型,1983年通過生產定型。PKMC7.62毫米機槍由著名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設計,是PKC機槍的改進型。1961年經過與尼克金-沙科洛夫設計的機槍進行一番比拼之後,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PK機槍以其良好的可靠性和低廉的成本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被蘇軍正式列裝。PK指其輕機槍狀態,配用三腳架後稱為PKC。1969年,卡拉什尼科夫在PK機槍的基礎上推出了改進型PKM。PKM機槍的槍管較輕,沒有凹槽,槍托底板上有翻轉式支肩板。PKMC指配用三腳架的名稱。
PK/PKM是前蘇聯歷史上第一支通用機槍。通用機槍指槍身用兩腳架支撐可作輕機槍使用,用槍架支撐可作重機槍使用的機槍,亦稱輕重兩用機槍。由於通用機槍可做輕、重機槍使用,同一槍身同一彈藥,機動性好且具有足夠的威力,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中,率先裝備MG42通用機槍的德軍讓盟軍吃了不少苦頭,在《兄弟連》影片中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通用機槍發展很快,比較知名的有美國的M60通用機槍、蘇聯的PKM/PKMC兩用機槍、比利時MAG通用機槍等。中國在1967年也研製成功了67式通用機槍,並被大量裝備。
PKM/PKMC機槍發射7.62毫米M1908式凸緣式槍彈,中國仿製的80式機槍則發射53式7.62毫米普通彈、曳光彈、燃燒彈、穿甲燃燒彈。
80式機槍完全繼承了AK步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的優良傳統,容易分解、容易擦拭,彈鏈進出口和拋殼口具有防塵蓋,這些防塵蓋平時始終處於防塵狀態,只有機構運動過程中才會打開,在浸水、泥沙等環境的試驗中表現也非常可靠。80式機槍的總體佈局協調緊湊,部件匹配合理,線型流暢,幾種機槍擺放在一起,唯有80式通用機槍受到好評最多。
80式機槍仿製成功後,在成都軍區步校隊與67式機槍進行了全面對比試驗。結論是,80式機槍的射擊精度、壽命完全能滿足戰術、技術使用要求,優於67式機槍。隨後,與67-1式機槍在全國幾大軍區同時作性能對比試驗,絕大多數人認為,80式通用機槍性能明顯優於67-1式。但是由於考慮到裝備的繼承性等問題,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終並未正式列裝80式通用機槍,而是裝備了在67-1式機槍基礎上改進的67-2式機槍。
牆裏開花牆外香,儘管80式機槍並未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列裝,主要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但是在外貿市場上,卻迎來了新的生命。由於80式機槍物美價廉,受到很多國家的歡迎,至今仍在大量出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