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66號公路

(美國公路)

鎖定
美國六十六號公路(Route 66),被美國人親切地喚作“母親之路”。呈對角線的66號公路,從伊利諾伊州芝加哥一路橫穿到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聖塔莫妮卡。66號公路全長: 2448英里(約3939公里)通車使用: 1926年11月11日——1985年6月27日,研究66號公路60多年的學者邁克爾·華利斯説:“66號公路之於美利堅民族,好比一面明鏡;”
中文名
美國六十六號公路
外文名
Route 66
全    長
2448英里(約3939公里)
通車時間
1926年11月11日
除役時間
1985年6月27日
現用名
歷史六十六號公路

66號公路修建歷史

66號公路線路圖 66號公路線路圖
19世紀末的66號公路甚至只是一條走馬車的土路。1926年,美國政府投資將斷斷續續的道路連接起來,歷時十餘年終於竣工。在這期間,恰逢西方世界為之色變的經濟大蕭條。這一修建工程為處在困難時期的美國提供了上萬個就業崗位,成為眾多工人維持生計的救命稻草。
66號公路始建於1926年11月11日,於1938年才宣告全程完工。它起始於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穿越密蘇里州,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斜貫美國版圖一直到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後來延伸至聖蒙尼卡Santa Monica),跨八個州,三個時區,全長2450英里,約合3943公里。
66號公路曾是通往美國西部的主要通道,在1930年代的Dust Bowl“塵盆”(CaesarZX譯註一)期間尤其是如此。66號公路對沿途的許多地區的經濟幫助極大。靠這條公路經商的人們由於公路的出名而逐漸富裕起來。也正是這些人,在66號公路即將被“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取代時奮力爭取這條公路的生存。
66號公路最後還是因為不再能勝任日益繁忙的州際交通而被迫退役,於1985年6月7日從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美國公路系統”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際高速系統)。此路在伊利諾伊州,新墨西哥州以及亞利桑那州中的路段被定為National Scenic Byway (國家景觀旁道),取名Historic Route 66(歷史遺產66號公路)。於是66號公路以此面貌又重新回到了美國地圖上。
多年來,美國66號公路有過許多名稱。由於66號公路從芝加哥到奧克拉荷馬城(奧克拉荷馬州首府)的那段在美國版圖上呈一條對角線,在當時在美國公路中絕無僅有,因此在建成通車時它被稱作“大對角線公路”。此後,出於宣傳的目的,66號公路被美國66號公路組織命名為“美國主幹道”。 [1] 

66號公路興起

運送物資跨州度假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與戰爭相關的行業多成立在加利福尼亞州,更多的民眾為尋求商機,從美國東岸或中西部遷移至西岸。而除了民生物資之外,66號公路亦扮演着運送軍備的重要角色;原本就繁忙興盛的公路,在這段期間更加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由於66號線跨越了許多著名景點,如畫布沙漠(the Painted Desert)、大峽谷(Grand Canyon)、以及亞利桑那州的隕石洞等。因此,大戰過後的五十年代,從原以運送物資為主,搖身一變成為美國人由東部到加州度假的主要幹道。
66號公路路面 66號公路路面
隨著66號公路的興起,沿途一些地域性的景點,諸如印第安圓錐形帳篷的汽車旅館teepee-shaped motels)、印第安文物小鋪、鱷魚觀光農場等等,也跟着發展起來。
甚至有些店家看到商機,開始推出創意的行銷手法。第一家速食餐廳Red's Giant Ham-burg's,在密蘇里州應運而生,並且發明了所謂「得來速」(drive-through)的經營方式,讓旅客不需下車,就可輕易買到可口的漢堡。而第一家麥當勞(Mc Donald's)亦在這個時期,於加州的聖伯納汀諾(San Bernardino)誕生。
有些商店更是出奇招,當時沿路上有間牛排館,推出了一份72盎司的牛排,聲稱只要能在一小時內將它解決的人,就可免費享用這巨無霸牛排;許多人看了這份廣告後蜂擁而至,店家也因此發了公路財。
諸如此類的景點,逐漸地改變了66號公路原本樸實的風貌,但也因此讓66號公路的聲譽大漲;它見證了20世紀初美國市井小民的生活,其歷史價值,不只是段公路史,也成為了美國現代化的縮影。

66號公路衰落

州際公路取而代之
二次大戰期間,艾森豪威爾總統(Dwight Eisenhow-er)對於德國快捷的高速公路(autobahn)印象深刻、讚賞有加,他期望美國也能有一條類似的公路,可以讓民眾在舒適平坦的公路上,又快又安全地奔馳於美國東西兩岸;戰爭時更能迅速即時地移動軍隊、運送物資。於是戰後艾森豪便大力推動「州際公路法案」(Interstate High-way Act),此法案於1956年順利通過,改變了66號公路的命運,開始由盛轉衰。
又寬又直、擁有四車道的州際公路興建之後,帶給人們更快速便捷的交通網絡;沿著地形而建、起伏彎曲的66號公路不再受旅客青睞,逐漸淪落為地方公路、私人車道,甚至遭到遺棄不再使用。後來,美國政府於1985年將其自公路地圖上移除,66號公路到此正式走入歷史。
20年的繁華落盡,原本每日有成千上萬車次的66號公路,如今一天頂多數十輛;而從公路地圖上移除後,有時更是連10輛也不到。沿途市鎮黯然失色,曾經名盛一時的商家逐一關閉,使得66號公路的景象更加趨於荒涼。

66號公路復興

追求共同的回憶
雖然66號公路已經不復見於公路地圖,但仍有一羣人對於這條道路念念不忘,懷念它曾經帶給美國民眾的點點滴滴。於是在1990年,分別在亞利桑那州密蘇里州成立了“66號公路聯盟”(National Historic Route 66 Federation),藉此聚集同好,並喚起美國人對它的記憶。
66號公路路邊 66號公路路邊
同年,密蘇里州更宣佈此路為“州歷史公路”(State Historic Route),並且設立了“歷史66號公路”(Historic Route 66)路牌。在各地66號公路聯盟的努力下,原本已經消失於地圖的66線,又重新以「歷史66號公路」之名回到地圖。
66號公路即使經歷了幾許興衰,但它在美國公路史上,永遠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美國最早由東岸通往西岸的大道,由於其對角線的路徑(從芝加哥到聖塔蒙尼卡),打破以往東西向公路皆為橫向的限制,更縮短了由東到西的時間。66號公路不僅是美國東西交通的大動脈,它在美國開拓西部(Westward Movement)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19世紀末期,66號公路不過是條僅能供馬車行駛的泥土路;然而到了1926年,政府有鑑於交通運輸的需要,花大筆經費將斷斷續續的道路連接起來,因為地形高低起伏,修建不易,歷時十餘年總算竣工。當時的美國正經歷了「經濟大恐慌」時期,66號公路的修建工程,為當時蕭條的經濟提供了上萬個就業機會,幫助了眾多的工人維持生計。
此外,根據資料顯示,美國中西部曾經歷過一場大旱災,廣大的土地頓時變成了寸草不生的乾旱之地。當時許多的農民被幹旱逼至窮困潦倒,於是收拾起僅有的家當,與家人沿着66號公路,一路往加州前進,希望在西部追求財富、展開新的生活。因此,66號公路在當年的美國人心中,是一條象徵夢想、實踐美國夢的大道。

66號公路懷舊

體驗西部夢想之路
如今駕車馳騁在歷史悠久的66號公路上,放眼望去,可見到玉米田、印第安保留區以及一望無際的沙漠。廣闊的黃土上,仙人掌零星地散佈期間,充滿了西部牛仔風情;許多片商拍攝西部電影或影集,都選擇在66號公路沿途取景。一趟66號公路之旅,彷彿掉進了時光隧道一般,回到了西部牛仔風行的時代。公路小鎮旁販賣冒著氣泡水的酒館,霓虹燈閃爍的汽車旅館,古式而老舊的加油站,西部的傳奇逸事在眼前一一上演。懷舊的人肯定會愛上66號公路所營造的氣氛,不妨任選一間奇特的小酒館停歇,喝杯啤酒,享受這單純而節奏緩慢的往日情懷。
有旅人曾經駕駛一輛凱迪拉克敞篷車,沿著66號公路橫貫美國,從芝加哥一路開到洛杉磯,這長達近2500 英里的旅程,沿途的景緻好比“美國的傳奇故事在你眼前一幕幕展開”,“雖然漫長但你不會想匆促就走過”。對於許多來66號公路“朝聖”的旅客,這段路程猶如“回顧過往、體驗西部風情的夢想之路”。

66號公路象徵

化身流行文化精神
66號公路在20世紀初期,不僅提供了美國東西向運輸的便捷,它響亮的名氣也成為了當時美國流行文化的元素。
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作家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於1939年出版的鉅作《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裏頭的主角一路從奧克拉荷馬州搬到加州,路上所經歷的種種,有辛酸也充滿温情,皆發生在這條66號公路上。
透過這部小説,作者描述並且抨擊許多當代議題,包括貧窮、種族歧視等;許多人透過66號公路遷移至西岸,尋求生活上的盼望,與下一代更好的將來。史坦貝克在這本書中,稱66號公路為“母親路”(the Mother Road)、“飛翔之路”,這暱稱仍沿用至今。《憤怒的葡萄》在1940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 (Pulitzer Prize)之後,更加走紅,66號公路也更加深植人心,成為美國人拓荒、勇氣與追求自由的象徵。
爵士作曲家兼演員鮑比 特魯普(Bobby Troup),在66號公路上奔馳,一路前往加州之後,寫下畢生最有名的一首歌曲《在66號公路上找樂子》(Get Your Kicks on Route 66)。後來這首歌透過知名歌手納金高(Nat King Cole)錄音、發行,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熱門歌曲,也讓川普攀上了事業生涯高峯。
當時,此公路名氣之盛,讓CBS電視公司於1960-1964年推出一部以它為名的電視影集《66號公路》(Route 66)。劇中描述兩位主角,開著雪佛蘭考維特跑車在美國公路冒險的經歷;因為這部影集,此款考維特儼然成為66號公路的代言車。除了電視影集,還有一些針對66號公路所拍攝的紀錄片,讓大眾緬懷它過去的風光與歷史。
喜愛籃球的球迷們可知道,“西南籃球有限公司”(Southwest Basketball LLC)旗下的小聯盟球隊“土薩66人”(Tulsa 66ers),就是以這條公路為名。而旅美棒球選手陳鏞基所效力的1A球隊“內陸帝國區聖伯納汀諾66人”(Inland Empire 66ers of San Bernardino),也是以此路命名。由此可見66號公路在美國文化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66號公路社會影響

66號公路母親路

許多人把66號公路暱稱為“美國大街”(the Main Street of America)。雖然也有人認為另一條40號公路(U.S. Route 40)才是所謂的“美國大街”;然而在“66號公路聯盟”的努力之下,這個稱號才得以保住。
也由於66號公路從芝加哥到奧克拉荷馬那段路,是東北西南對角的路線,視覺上如同在美國地圖上畫了斜對角,因此完工後不久就有許多民眾叫它“大斜角公路”(the Great Diagonal Way)。
正如史坦貝克筆下的“母親路”,66號公路的確在美國公路開拓史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自1950年代,聯邦政府大力興建現代化的州際公路(Interstate),基本上都是以66號公路為藍圖。此外,現今橫貫美國的主要公路,如40號公路(I-40)、44號公路(I-44)、55號公路(I-55)等,也都是沿着當年66號的路線;所以66號公路稱為“母親路”,可説是名副其實。
如今的66號公路,在一羣有心人士的奔走之下,其所經過的八州政府已經修復其毀損的路面。“66號公路”聯盟也發動了認養公路的活動(Adopt-A-Hundred Program),由27名義工每人負責一百英里的路程,每年至少兩次開車巡視所認領的範圍,若有任何路面毀壞、需要修補,便向聯盟報告,以進行施工。
66號公路雖然漫長,每一段都見證著美國20世紀的歷史,也走入美國人民的生活,陪伴他們寫下人生的篇章。

66號公路影視作品

66號公路 66號公路
約翰·斯坦貝克(CaesarZX譯註二)的小説《憤怒的葡萄》中,這條公路被稱作“母親路”。於是這個名字就被沿用了。最後,66號公路在1952年又被美國66號公路組織非正式地命名為The Will Rogers Highway(“威爾·羅傑斯”公路,CaesarZX譯註三)。向這位幽默作家致敬的牌子還豎立在在加州的聖莫尼卡
迪士尼Disney)與皮克斯(Pixar)兩家動畫公司合作的動畫片《汽車總動員》(Cars),描述在一個擬人化的世界裏,所有汽車都會説話、思考,有喜怒哀樂,主角“閃電麥坤”(Lightning McQueen)是個賽車界的新秀,想要在即將到來、於加州舉行的活塞杯(Pistol Cup)大賽中一展身手,不料因為一場意外,誤打誤撞地來到位在“66號公路”(Route 66)上的沒落小鎮“水箱温泉鎮”(Radiator Springs),開啓了“閃電麥坤”奇異的生命旅程。
《汽車總動員》發揮了寓教於樂的功能,不僅讓觀眾思考繁忙生活中的生命意義,也因這部電影的上映,再度喚醒了美國民眾對於66號公路的回憶。

66號公路民族精神

過去為美國境內運輸要道的66號公路曾經顯赫一時,物換星移之下,歷經了繁華興盛到沒落衰敗;它的今昔,仍常駐許多美國人的腦海,念念不忘。
隨着66號公路的發達,往來旅客增多,沿途鄉鎮相繼地發展起來,小型商店(mom-and-pop-business)應運而生,提供旅客加油、餐飲、購物的服務。加上公路平穩好走,深受卡車司機青睞,於是日日車水馬龍,成為重要的東西運輸通道
當年的美國中西部還經歷過一場大幹旱,66號公路再一次成為窮困潦倒的農民的救命線,他們沿着66號公路這條惟一通往加利福尼亞的公路逃亡至西部,開拓新生活。正如美國小説家約翰·斯坦貝克在小説《憤怒的葡萄》裏所寫的那樣:“66號公路是母親之路,是飛翔之路……”66號公路,見證着一個民族的苦難,卻也見證了美國人自由、勇敢與進取的精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