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4·3美國賓厄姆頓槍擊案

鎖定
賓厄姆頓槍擊案(Binghamton shootings)是於2009年4月3日星期五發生在美國紐約州賓厄姆頓市中心的美國公民協會移民服務中心的槍擊事件。
中文名
賓厄姆頓槍擊案
外文名
Binghamton shootings
地    點
美國紐約州賓厄姆頓
人    物
吉韋利·王(Jiverly Wong)
性    質
槍擊事件
發生時間
2009年4月3日

4·3美國賓厄姆頓槍擊案事件簡介

美國東部時間4月3日上午10:30左右,一名越南裔移民吉韋利·王(Jiverly Wong)闖入該移民服務中心,見人便開槍,造成包括兇手在內的14人死亡,4人受傷。兇手還曾挾持41人作人質。
美國公民協會移民服務中心是一個為移民難民提供服務的機構,當時這個中心裏有五十餘人,其中多數是前來上公民課或英語課的移民。

4·3美國賓厄姆頓槍擊案兇手資料

槍擊案的兇手吉韋利·王(Jiverly Wong),別名Jiverly Voong,原名王領發(音譯自Voong Linh Phat),42歲,越南裔美國人,居住於距離賓厄姆頓3英里的強森市(Johnson City)。王生於越南的一個華人家庭,80年代初期來到美國紐約州,然後搬到加利福尼亞州居住。1992年,因涉嫌詐騙被警方逮捕。1995年11月,王加入美國籍。此後不久離開美國。1999年12月回到洛杉磯。居住於加州期間,王曾與蔣秀萍(音譯自Xiu Ping Jiang)結婚,但不久後離婚。兩人沒有子女。
王曾在加州英格爾伍德市居住。居住期間,曾在洛杉磯一家名為Kikka Sushi的壽司店當了將近七年的送貨員。
對於之前稱王曾被紐約Endicott村附近一家IBM解僱的報道,IBM方面表示,記錄顯示公司沒僱過吉韋利·王,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是他的父親亨利·王。一位自稱是亨利之女的人表示,她兄弟吉韋利曾在一家吸塵器公司Shop Vac工作,一直工作到該公司在2008年11月停工。事發前,王亦經常到移民服務中心上語言課,直到2009年3月初才中斷學習。
王的作案動機目前並不完全清楚,可能與本人最近失業、在紐約很難找到工作和因英語水平低而遭人恥笑等因素有關。據稱王在吸塵器公司工作時,就曾對別人説過“I don't like America. America sucks.”(我不喜歡美國,美國很差),也曾提到過暗殺美國總統的想法。

4·3美國賓厄姆頓槍擊案事件過程

2009年4月3日,吉韋利·王駕駛着以父親名義登記的豐田,來到移民服務中心門口,用自己的車堵住服務中心後門,以確保沒有人能從後門逃走,然後從前門進入服務中心。據他人描述,王當時身着亮綠色的尼龍夾克、防彈背心,戴着深邊眼鏡,腰帶上插着一把獵刀,一隻手電筒,從前門進入移民服務中心後,一言不發,便朝前台接待員和前方的人開火。兩名服務中心的人員中彈倒在血泊中,其中一人頭部中彈,當場死亡;另一名人員腹部中彈,裝死倒下躲過一劫,並在兇手離開之後,躲到桌子下撥打911報警(此時為10:31)。雖然傷勢嚴重,這名接待員在報警後一直向警方傳達信息,直至39分鐘後自己獲救。
兇手然後進入離前台不遠的一間教室,朝裏面正在上公民入籍課的人羣掃射,並挾持了一些人作為人質。附近教室有26名學生,在聽到槍聲後,緊急躲到地下的鍋爐房,躲過一劫。
警方在接到報警後兩分鐘內便趕到出事現場,封鎖現場、附近街道和中學,要求民眾避免接近現場,留在屋內不要外出。兇手在聽到警笛聲後,發現無路可逃,便飲彈自盡。60-90分鐘後警方進入服務中心。這期間警方曾請布魯姆社區學院(Broome Community College)的越南裔助理教授阮相雄(Tuong Hung Nguyen)到場協助警方瞭解,該副教授能講流利的越南話。
在數小時的搜尋之後,SWAT人員在當天下午2:33分,確認建築物已安全,建築物內除遺體外已經沒有其他人。事件後警方請越南裔的當地高中老師黃誠(Thanh Huynh)為倖存的越南裔移民當翻譯,幫助警方瞭解當時的情況。
吉韋利·王的屍體被警方在服務中心的一樓發現,屍體上有自殺產生的槍彈傷痕。死者脖子上還有一個小揹包,包中有子彈,他身邊還有兩把半自動手槍。警方根據其上面的序號,確認此人就是兇手吉韋利·王。
發生事件的賓厄姆頓曾被評為“美國犯罪率最低的小鎮之一”。事件發生後,當時正在歐洲進行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稱這場槍擊案為“毫無意義的暴力行為”(senseless violence),並對事件的發生感到震驚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