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383改革方案

鎖定
“383”方案,是指2013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1]  劉鶴擔綱領銜撰寫的一個改革方案,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中國新一輪改革路線圖。該方案建議將改革分為三個階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中期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遠期改革。[sup class="normal"][/sup]
中文名
383改革方案
實施時間
2013年
創始人
劉鶴

383改革方案方案介紹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於2013年11月9日-12日召開,中國官方高層智囊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中心)首次向社會公開了其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提交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全文,勾勒出一幅詳盡的改革“路線圖”。
經過深入研究和討論,初步提出簡稱為“383方案”的改革設想,即包含“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的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案。

383改革方案改革組合

一是放開准入,引入外部投資者,加強競爭;
二是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設立“國民基礎社會保障包”;
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體土地入市交易。 [2] 

383改革方案改革時間

383”改革方案總報告給出了改革的“時間表”,建議將改革分為三個階段,即2013年至2014年的改革、2015年至2017年的改革和2018年至2020年的改革。 [3] 

383改革方案改革思路

383改革方案 383改革方案
(1)新一輪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富有活力,就是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通過完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新導向,就是營造有利於創新的制度環境,完善創新激勵機制,促進轉型升級,更大範圍地激發企業和個人的創造性;包容有序,就是大力推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使全體人民通過勤奮努力公正分享發展成果;法治保障,就是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和各類經濟活動得到法律的平等對待和保護,穩定發展的信心和預期。經過改革,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的制度環境,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升級版。
(2)實現上述目標,要在以往市場、政府和企業改革的基礎上,着力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新“三位一體”改革。完善市場體系,重點是深化基礎產業領域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市場的改革,使市場更大範圍、更為有效地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轉變政府職能,重點是減少審批,理順事權,提高透明度,促進財税體制的重要轉型,使政府能夠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創新企業體制,重點是放寬准入、鼓勵競爭,營造各類企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和創新資源的外部環境,使企業由主要依託低成本要素組合優勢,轉向更多地依託轉型升級、創新驅動。
(3)在上述“三位一體”的改革中,關鍵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和市場並非簡單的此消彼長關係,而應當形成互補共生的關係。國內外歷史經驗表明,有效的市場通常對應着有效的政府,反之亦然。政府應在外部性強、自身具備優勢、能夠給企業和市場帶來補充支撐效應的領域發揮作用。
這樣,隨着市場和企業的成長,政府的作用也會相應增長。政府發揮作用的合理範圍也是隨着經濟增長階段和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在經濟發展的較低階段,政府在外部性突出、確定性較強的領域,如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為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支持經濟的高速增長。而當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時期結束,更多依靠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的時候,政府就應當減少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主要致力於培育有利於創新的制度和政策環境。在某些特殊情景如應對金融危機衝擊時,政府有必要採取一些行政措施,但轉入常規增長後,就要把本應由企業和市場來辦的事情交還給企業和市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