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327年

鎖定
農曆十一月,歷陽太守蘇峻及豫州刺史祖約以討庾亮為名起兵。蘇峻之亂爆發。
中文名
公元327年
紀    年
丁亥年(豬年
年    號
成漢玉衡十七年
大事件
蘇峻之亂爆發

327年紀年

丁亥豬年);
成漢玉衡十七年
前趙光初十年
東晉咸和二年
前涼建興十五年

327年大事件

蘇峻之亂爆發。

327年本年年表

事件 [1]  :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興晉,隸荊州魏興郡。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衝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
公元327年前涼王朝的張駿在此設高昌郡開始,進入了高昌城的歷史。
公元327年前涼王朝的張駿在此設高昌郡開始,進入了高昌城的歷史。
公元327年東晉咸和二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率師進犯建康(今南京),忠於晉廷的江州(今九江)刺使温嶠,欲自江州入衞京城。中書令庾亮唯恐握有重兵的荊州刺使陶侃乘虛東下,遂在《報温嶠書》中勸曰:“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此雷池就是鄱陽湖南擴,被長江劃分兩段的古彭蠡湖的北部。也就是宿松洲上大部分地區。
古蹟: 東晉咸和二年(公元327年),縣境之長利、興晉,隸荊州魏興郡。東晉太和元年(公元366年),縣境東屬襄陽郡,西屬漢中郡。前秦苻堅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縣境西北部隸洛州(治所今山陽)之魏興郡(今湖北上津),縣東隸荊州南鄉郡,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桓衝部將郭寶北伐,收復魏興郡,縣境復歸東晉。高昌故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東面40公里的火焰山腳下,是新疆境內最大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高昌城濫觴於西漢時期的屯墾戍堡,從軍事據點發展為郡縣級城市和地方政權的都城(間或為中央政權轄屬的州縣),大致經歷了高昌壁、高昌郡城、高昌國都、唐西州城、回鶻高昌及高昌回鶻國都五個歷史時期。至明初城址廢棄,歷經1400餘年。
公元前1000年以色列最早在此建都。當時所建造的神殿在公元7世紀時,被羅馬侵略軍摧毀。亡國後的猶太人禁止進入耶路撒冷。公元4世紀後,才允許每年一次到倖存的殘牆哭泣哀禱,殘牆由此被世人稱為“哭牆”。在哭牆內側丘坡上,可見一座有金碧輝煌拱型圓頂的岩石清真寺,那是伊斯蘭教的聖地。舊城內還有座“聖墳大教堂”,是公元327年,由羅馬人為基教徒所修建。
人物 :司馬衍在位期間,任用外戚庾亮執政,試圖排斥王導勢力,振作東晉王室。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殺逐重要官員,引起統治集團內部衝突。公元327年,歷陽鎮將蘇峻、壽春鎮將祖約以殺庾亮為名,起兵叛亂,攻入建康。後被陶侃、温嶠起兵平定,王導再次出山執政,東晉王朝又一次轉危為安。

327年歷史大事件

1.張駿失守河南地
前涼張駿原向前趙稱藩,後因二趙相攻,前趙屢敗,張駿乃於建興十五年(327)自去前趙官爵,複稱東晉大將軍、涼州牧,遣竇濤、張閬、辛巖、宋輯等率軍數萬,聯合韓璞攻掠前趙秦州(今甘肅天水)諸郡。前趙南陽王劉胤將兵抵敵,駐屯狄道。同年秋,張駿派韓璞、辛巖與劉胤相持七十餘日。十月,劉胤先擊破辛巖,隨即大敗韓璞,並乘勢進攻,拔取前涼黃河南岸令居(今甘肅永登西北)、振武(今甘肅武威東南)等地,前涼大將張閬、辛晏率眾投降,張駿於是盡失河南之地。是年,中國共有東晉、後趙、前涼、成、前趙、仇池楊氏六個獨立政權,另有附庸政權如遼東慕容氏、遼西段氏、宇文氏(皆鮮卑族)以及漠北之代,祁連、隴右之吐谷渾等。
2.石虎擊代王紇那,翳愧被舉為代王
後趙九年(327),中山公石虎襲擊鮮卑代王紇那,雙方激戰於句注陘北(今山西代縣北),紇那兵敗,遷都大寧(今河北涿縣北)躲避。同時,拓跋鬱律之子翳槐居其舅賀蘭部,紇那派人求之,遭賀蘭大人藹頭拒絕,紇那又與宇文部共擊賀蘭部,未能取勝。晉咸和四年(329),賀蘭部及諸大人共立拓跋翳愧為代王,紇那奔投宇文部。翳槐派遣其弟什翼犍為質,與後趙修好。
3.張駿始置高昌郡
張駿繼承前涼政權後,在效忠晉室同時,又積極擴展自身勢力。建興十五年(327),他將晉戊已校尉趙貞勢力消滅,在其地設置高昌郡(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駿又將高昌郡與敦煌、晉昌、西域都護、戊已校尉、玉門大護軍三郡三營組成沙州,並與涼、河二州合為三州,自為涼州都督,統攝三州之地。此時為前州最盛時代。
4.虎丘寺建成
虎丘在今江蘇蘇州閶門外山塘街。據傳春秋末期吳王閶閭葬此,後有虎踞其上,故稱虎丘。一説丘如蹲虎而得名。東晉時,司徒王、司空王珉在此山建宅,建和二年(327),二人因崇佛而舍宅為寺,取名虎丘山寺,分東西二剎。後多次被毀,今存者系後建。
參考資料
  • 1.    姜麗娟. 蘇峻與王師作戰地“西陵”考[J].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10(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