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77工程

(蘇聯的坦克)

鎖定
當重型的IS8坦克設計投產後,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並沒有停下手中的筆,他們又一次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設計了一款在當時完全可以傲視羣雄的坦克“277工程”——
中文名
277工程
外文名
Object 277
前型/級
IS-8(後改名T-10)
研製時間
1955年
服役時間
未服役
定型時間
1957年
所屬國家
蘇聯
發展歷史
當IS-8(後改名T-10)重型坦克投入量產之後,蘇聯的重型坦克設計師們都沒有意識到它將為斯大林坦克偉大傳説站下最後一班崗。根據以往的慣例,他們在IS-8投產之後立即着手開發後繼車型。1955年,世界上最古怪、也可能是最具創新意識的坦克計劃產生了。
首先是由著名的科京博士領導開發的“277工程”,於1957年試製完成。“277工程”吸取了IS-7的失敗教訓,使用130毫米M65型火炮並配備先進的光學設備以供瞄準,攜彈量26枚;為了減輕裝填手的負擔而在炮塔內部加裝了裝填輔助設施,並試驗性地安裝了紅外線夜視儀。它的車體是由IS-7和IS-8的原設計混合而成的全鑄造結構,加長且增加一組負重輪(達到8個)炮塔與IS-7非常相似。科京設計局在T-10M和ИС-7的基礎上將炮塔加大,採用圓滑外形鑄造車首(有點象M-48坦克),277工程坦克乘員4人,車體為全鑄造式,戰鬥全重55噸,增加了1對負重輪和1對拖帶輪,在第1、2、7、8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它的炮塔為液壓驅動,主武器是1門威力強大的M65 130毫米火炮,有輔助輸彈系統,備彈35發(一説26發),彈種為穿甲彈和榴彈,射速3-4發/分。130毫米穿甲彈丸重30.7千克,初速1000米/秒,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280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板。。M65火炮有“雷暴”雙向穩定器,炮長擁有一具ТПД-2С測距儀。火炮的右側有一個紅外大燈,通過連桿裝置隨動於火炮。車長指揮塔上有1個小一些的紅外探照燈。炮長有一具ТПН 夜間瞄準具。最值得注意的是,277工程坦克裝備了炮長三向穩定瞄準器。和雙向穩定瞄準具相比,三向穩定瞄準具在傾斜方向也進行了穩定。但這樣以來,大大增加了穩定器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降低了它的可靠性。況且在傾斜方向實施穩定的意義也不太大,在後續的蘇聯坦克和世界其他各國研製的坦克,都沒有采用三向穩定的瞄準具。277的炮塔也被安裝在279工程重型坦克上。277工程的副武器是1挺14.5毫米КПВТ並列機槍。277工程的發動機為1台功率強大的海軍船用M85012缸V型機械增壓柴油機,功率為1090馬力(800千瓦),動力傳動裝置則和T-10M的類似。277工程還配備有三防系統,滅火裝置和潛渡裝置。277工程坦克於1958年生產了2輛樣車。 這輛4人操作的坦克非常靈活,但是僅僅在1958年製成了2輛樣車就停止了進一步開發。有1輛樣車在庫賓卡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