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

鎖定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辦,以“推進數字公益慈善 共建共享數字文明”為主題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2022年8月29日,在天津舉行。 [1] 
中文名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
活動時間
2022年8月29日
舉辦地點
天津
指導單位
中央網信辦、民政部、中國殘聯
主辦單位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活動背景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由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2022年8月28日至2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舉辦。
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由中央網信辦、民政部、中國殘聯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辦。 [1]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主辦單位: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活動內容

2022年8月29日,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在天津舉行。論壇以“推進數字公益慈善 共建共享數字文明”為主題,旨在為中國數字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集智聚力,助力新時代中國網絡文明建設。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民政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春生,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程凱出席論壇並致辭。十三屆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秀軍出席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並作主旨發言 [2]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在為論壇致辭時指出,公益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的獲得感。發展數字公益慈善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需要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共同努力,網信部門要與各有關部門通力協作密切配合,把數字公益慈善作為網絡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大力推動數字公益慈善事業實現新發展。 [1] 
民政部副部長張春生在論壇致辭中表示,互聯網與慈善活動日益融合,為慈善事業跨越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慈善在網絡世界發展壯大,為構建良好網絡秩序,滋養文明網絡空間提供了強大動力。民政部將會同中央網信辦等有關部門,積極推動數字技術與慈善事業深度融合,推進我國慈善事業在數字化時代創造可持續社會價值。 [1]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程凱在論壇上發出倡議:呼籲所有願意參與助力數字公益慈善發展的社會組織和各級力量一起行動起來,讓殘疾人在平等參與、平等發展共享數字紅利,更好實現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1]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 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
在隨後的專家演講環節中,來自科研院所、社會團體、慈善組織等單位的七位專家,分別介紹了我國公益基金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上的探索,互聯網為殘疾人帶來的福利,互聯網公益為促進殘疾人就業創業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我國互聯網公益的價值和發展潛力等。與會專家圍繞“推進數字公益慈善、共建共享數字文明”這一主題,為我國數字公益慈善的發展提出了諸多建議。 [1]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在題為《釋放信息通信技術紅利,共創數字公益慈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中提出建議:要加強統籌協同,形成共推良性發展的堅強合力,強化跨行業技術交流與產業合作,推動各方優勢互補,通力合作,闖難關,解難題,共同促進數字公益慈善良性發展。強化創新驅動,助力公益慈善優化升級。推進共性關鍵技術和融合應用模式的研究,加速5G、6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在慈善公益佈局,打造出具有競爭力數字產品和服務,形成形式多樣、效果良好落地場景,不斷推動數字公益慈善取得創新突破 [1]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新聞主播海霞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新聞主播海霞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央視新聞主播,普通話推廣公益項目“石榴籽計劃”由海霞發起,以“童語同音 同音同心”為主旨,致力於在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推廣普及普通話,用國家通用語言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讓各民族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升青壯年職業技能,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4] 
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副秘書長楊聰也表示,互聯網讓更多殘疾人被看見,也為人們關注討論殘疾人問題創造了空間。通過互聯網,人們看見殘疾人運動員在殘奧賽場上奮勇拼搏為國增光,看見殘疾人邁向共同富裕漫漫征途……看見殘疾人的過程總會給人以生命的感動和對文明生動的理解。 [3]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理事長貝曉超出席中國網絡文明大會“數字公益慈善發展論壇”並作主旨演講,分享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數字化轉型發展之路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 [5] 
北京七悦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 北京七悦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
中國礦業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北京七悦社會公益服務中心主任盧瑋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捐贈量和關注度是目前公益數字化帶來的最大變化,但在未來還需要助力到建立捐款人更深的信任。比如在救助困境兒童的過程中,向捐款人傳遞的價值不是給兒童東西,而是給兒童“賦能”,讓兒童有一個更加有愛的環境。“不僅僅是告訴你項目錢花到哪了,而是要把公益的價值傳遞進去,看你的(項目)有效性和它的價值。” [3] 
網易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理事劉傑表示,捐贈生活必需品甚至現金仍是公益重要內容,但已經不是主要痛點,從這個角度而言,數字公益僅僅着眼於提升公益產品分發效率、分發精準度等公益數字化層面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而是要真正為受助對象、為欠發達地區解決突出痛點,帶來具有長期價值的公益行為。 [3] 
本次論壇由中央網信辦、民政部、中國殘聯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主辦。來自政府部門、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互聯網企業、新聞媒體的代表和專家學者等100餘位嘉賓參會。 [2]  論壇聚焦數字公益慈善主題,旨在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促進數字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為積極構建健康文明的數字公益慈善新生態貢獻智慧,讓經濟社會發展更有質感、更有温度,讓廣大人民羣眾在共享數字文明成果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