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鎖定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白皮書,首次發佈於2005年4月13日。
該書從7個方面回顧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全面介紹過去一年間中國在促進與保障公民各項基本人權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瞭解。
作品名稱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作    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佈時間
2005年4月13日
類    別
白皮書
字    數
17000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內容簡介

該書從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人權的司法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特殊保護等7個方面回顧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全面介紹過去一年間中國在促進與保障公民各項基本人權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1]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品目錄

前言
一、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三、人權的司法保障
四、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五、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特殊保護
六、殘疾人權益
七、人權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2]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創作背景

2004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人權事業取得全面進展的一年。在這一年裏,中國在憲法中明確宣示“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進一步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中國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發佈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要經過十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任務,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規範和約束行政權力,維護和保障公民權利。中國共產黨通過《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尊重和保障人權。
為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人權狀況的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2]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品思想

白皮書列舉了大量數據和事實,從7個方面回顧了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
一、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較大的改善。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全國已有1.5億農民不再交納農業税。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減少290萬。
中國政府視人民的生命安全高於一切。近年來,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安全生產,控制各類事故發生,全年事故總量有所下降,全國事故起數和死亡總人數比上年分別下降了16.22%和0.23%;煤礦瓦斯事故起數下降15.6%,死亡人數下降7.8%。
中國人民健康總體水平已超過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處於發展中國家前列,平均期望壽命已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上升到71.4歲。
二、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設,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審議了33件法律、法律解釋和有關法律問題決定的草案,通過了25件,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權保障進一步提供了法律保障。
國務院44個部門全年舉辦了約270場新聞發佈會,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召開了460多場新聞發佈會,極大地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政務信息的公開,公民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保障得到了加強。
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法律保障。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10萬餘處,各種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聖經》的印數已累計達3500萬冊。
三、中國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確保嚴格執法,公正司法,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權利。檢察機關全年共立案偵查涉嫌濫用職權、翫忽職守、索賄受賄、徇私舞弊等犯罪的司法人員3010人,有力地維護了公民權利,維護了公平正義。全國法院實行司法救助案件達263860件,司法救助總金額10.9億元,分別比上年上升15.6%和3.1%。到2004年底,全國公安機關無超期羈押案件。
四、國家採取再就業援助、強化失業調控、規範企業裁員行為等多種措施促進就業和再就業。2004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80萬人,全年有510萬城鎮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2004年底,城鎮基本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的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64億人、1.06億人、1.24億人和6845萬人,分別比上年底增加847萬人、211萬人、1502萬人和2270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500萬人。
國家重視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2004年,國家對徵用農村集體土地的補償安置情況進行清理檢查,清查和償付拖欠徵地補償款147.7億元。截至年底,全國已償還建築領域歷年拖欠的農民工工資332億元。
五、少數民族公民既與漢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全部公民權利,又依法享有少數民族特有的各項權利。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五年來,西部地區陸續新開工60個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約8500億元。新疆、西藏、寧夏、青海等省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83%享受免費提供教科書待遇,對西藏農牧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行包學習、包吃飯、包住宿,新疆的56個縣全部實行免雜費、免書本費。
六、殘疾人權益的法制和政策保障得到加強,社會化康復服務體系繼續完善,殘疾人教育和就業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截至2004年,全國共有446.9萬殘疾人得到各種形式的社會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和關愛幫助殘疾人的社會環境逐漸形成。
七、中國一貫支持並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領域的活動。中國已加入包括《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在內的21項國際人權公約。中國政府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正在積極研究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問題。
2004年底,印度洋發生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海嘯災難,中國政府在災後第一時間向受災國提供了緊急援助。截至2005年3月1日,中國政府提供援助共約6.86億元,民間捐助5.76億元,超過50%的政府捐助物質和現款已送達受災國。
白皮書説,實現充分的人權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目標。中國將與國際社會一道,一如既往地不斷做出努力,促進中國人權事業的持續進步和國際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 [1] 

200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新聞辦)組建於1991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主要職責是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説明中國,包括介紹中國的內外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情況。通過指導協調媒體對外報道,召開新聞發佈會,提供書籍資料及影視製品等方式對外介紹中國。協助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推動海外媒體客觀、準確地報道中國。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和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