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鎖定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白皮書,首次發佈於1997年3月31日。
該書從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公民的民主權利,人權的司法保障,勞動者權利的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等方面介紹了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作品名稱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作    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發佈時間
1997年3月31日
類    別
白皮書
字    數
13000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內容簡介

該書從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公民的民主權利、人權的司法保障、勞動者權利的保障等等七個方面,回顧了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情況,指出這一年裏,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民主和法制建設明顯加強,人權狀況繼續保持並進一步呈現出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 [1]  [5]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品目錄

一、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五、公民的受教育權
二、公民的民主權利
六、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
三、人權的司法保障
七、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 [1] 
四、勞動者權利的保障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創作背景

1996年是中國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人權事業繼續取得進展的一年。在這一年裏,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民主和法制建設明顯加強,人權狀況繼續保持並進一步呈現出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為介紹中國人權事業進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1]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品思想

白皮書説,1996年是中國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九個五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人權事業繼續取得進展的一年。在這一年裏,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民主和法制建設明顯加強,人權狀況繼續保持並進一步呈現出不斷改善的良好態勢。  
白皮書説,中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1996年,中國國民經濟繼續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5年增長9.7%。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反映食品消費比重的“恩格爾係數”為48.6%,比上年下降了1.3個百分點。“恩格爾係數”的下降,標誌着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新的提高。  
白皮書説,中國在普遍提高人民整體生活水平的同時,一直高度重視解決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1996年,中國貧困人口占世界貧困人口的比例由70年代末的1/4減少到目前的不足1/20。
關於公民的民主權利,白皮書指出,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鞏固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加強了基層民主建設,從而使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白皮書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制定國家基本法律。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審查和批准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審議通過了20個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加強了對公民權利的法律保護。  
在人權的司法保障方面,白皮書説,過去一年多來,中國修改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頒佈實施了《律師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並採取其他許多措施,加強了人權的司法保障。  
白皮書説,中國是犯罪率比較低的國家。1996年,中國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5.4%,殺人、傷害、搶劫、盜竊等幾類主要犯罪案件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白皮書特別強調,中國重視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障,1996年8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老年人的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發展以及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責任等作出了明確規定,使國家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羣體的權益保護規範化、法律化。  
關於公民的受教育權,白皮書説,中國有一套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的法律體系。繼1995年頒佈《教育法》後,1996年5月又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職業教育的權利,進一步完善了教育立法。可以説,中國已初步形成了一個能夠基本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的教育體系。  
白皮書説,過去一年,中國為促進男女平等、保障婦女合法權益,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白皮書説,中國婦女依法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到1996年底,在機關、企事業等單位工作的女幹部已達1328萬人,佔幹部總數的33.8%。此外,中國婦女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受教育的權利也得到了進一步保障。  
關於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白皮書指出,在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互助關係。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白皮書説,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經濟發展繼續實行扶助政策,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援,促進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996年,內蒙古、西藏、新疆、廣西、寧夏這五大自治區的總體發展速度明顯高出全國水平,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超過10%;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民人均收入增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白皮書最後説,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再一次證明,中國將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置於首位,在改革、發展、穩定的條件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人權,是符合中國國情和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在實踐中是卓有成效的。  
白皮書説,人權狀況的改善是一個隨着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受歷史和現實條件的限制,人權狀況還存在着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中國政府和人民將繼續努力,使人民享受的人權在更廣闊的領域和更高的層次上不斷得到實現。 [3]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品評價

《人民日報》:(該書)對內是進行人權教育的好教材,對外則有助於人們全面、正確地瞭解中國人權的真實狀況。 [2]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作者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新聞辦)組建於1991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主要職責是推動中國媒體向世界説明中國,包括介紹中國的內外方針政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科技、教育、文化等發展情況。通過指導協調媒體對外報道,召開新聞發佈會,提供書籍資料及影視製品等方式對外介紹中國。協助外國記者在中國的採訪,推動海外媒體客觀、準確地報道中國。廣泛開展與各國政府和新聞媒體的交流、合作。與有關部門合作開展對外交流活動。 [4] 
參考資料
  • 1.    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N].人民日報,1997-04-01(1).
  • 2.    中國人權白皮書彙編出版[N].人民日報,1997-10-15(5).
  • 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白皮書《1996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 [N].杭州日報,1997-04-01(3).
  • 4.    本辦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引用日期2021-12-19]
  • 5.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編,歷史的豐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鑑 15 社會卷,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01,第4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