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85

(標準身高)

鎖定
185,在亞洲古代和現代的文學作品裏寫道美男子,喜歡用身高八尺來描寫,即約185cm。
中文名
185
出    處
《語言的演變》
單    位
cm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都知道,還有一位“形貌昳麗”(“昳麗”:光豔美麗。)的美男子鄒忌。文章稱“鄒忌修八尺有餘”(“修”:身長。)
其中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在《語言的演變》一文中説:“這裏説鄒忌身長八尺有餘,顯然比現代的尺小,嚴格説,‘尺’的意義也已經改變了(漢朝的一尺大約合七寸半,這裏的尺大概跟漢朝的差不多)。”照呂先生説,鄒忌身高摺合就有兩米多高了,這顯然會令人懷疑。
也許,呂先生依據的是當時個別地區使用的大尺,不大可能是戰國、西漢時期普遍使用的尺,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那麼,戰國、西漢時期普遍使用的尺是多少呢?
《漢語大詞典》根據出土文物的實測長度和古文獻記載,規定了統一換算標準。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23釐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釐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1釐米算,他的身高在1.85米以上,美男子鄒忌的這一身高也許是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