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278年

鎖定
公元1278年是一個由星期六開始的平年。該年中國的年號是元朝至元十五年,也是日本弘安元年,伊斯蘭曆的676-677年。
中文名
1278年
外文名
1278
年份種類
平年
羅馬數字
MCCLXXVIII

1278年歷史紀年

中國-丁丑年、丙寅年
日本-建治四年、弘安元年
英格蘭-愛德華一世6年-7年
伊斯蘭-676-677年

1278年通鑑記載

世祖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十五年(宋景炎三年,五月後改祥興元年)
正月,癸巳,西京飢,發粟賑之,仍諭阿哈瑪特廣貯積,以備闕乏。
順德府總管張文煥,太原府達嚕噶齊台哈布哈,以按察司發其奸贓,遣人詣省自首,反以罪誣按察御史。台臣奏:“按察司設果有罪,不應因事而告,宜待文煥等事決,方聽其訴。”從之。
己亥,禁官吏、軍民賣所娶江南子女及為娼者,賣買者兩罪之,沒其直,人復為良。
山東提刑按察使徐世隆移淮東,宋將許瓊家僮告瓊匿官庫財,有司系其妻孥徵之。世隆曰:“瓊所匿者,故宋之物,豈得與今盜官財者同論耶?”同僚不從,世隆獨抗章力辨,行台是之,釋不問。
戊申,從阿哈瑪特請,自今御史台非白於省,毋擅召倉庫吏,亦毋究錢穀數,及集議中書不至者,罪之。
降封宋福王與芮為平原郡公。
布哈督汪良臣等兵入重慶,李德輝遺書張珏曰:“君之為臣,不親於宋之子孫;合之為州,不大於宋之天下。彼子孫已舉天下而歸我,汝猶偃然負阻窮山,而曰忠於所事,不亦惑乎?”珏不答,布哈至城下,營造雲梯、鵝車,將攻之。珏悉眾與良臣鏖戰,良臣身中四矢。明日,督戰益急。珏與伊蘇岱爾戰扶桑壩,良臣等從後合擊之,珏兵大潰。其夜,都統趙安以城降。珏率兵巷戰,不支,歸索鴆飲,不得,乃順流走涪,布哈遣舟師邀之,遂被執。珏,西鳳州人。
先是瀘州食盡,為萬户圖們達勒所破,安撫王世昌自經死。東川副都元帥張德潤破涪州,守將王明及總轄韓文廣、張遇春,皆不屈,被殺。紹慶、南平、夔、施、恩、播諸州相繼降。
定武官承襲之制:凡有功升秩者,原職令它有功者居之,不得以子侄代,陳亡者始得襲,病死者降一等。總把百户,老死者不襲。着為令。
二月,戊午,祀先農,命蒙古胄子代耕籍田。
癸亥,賑鹹淳等郡飢。
平章政事按塔哈阿哩選擇江南廉能之官,去其冗員與不勝任者。
辛未,以川蜀地多嵐瘴,馳酒禁。
呂師夔張鎮孫及其妻子赴燕,鎮孫自經死。
宋主舟還廣州。達春令索多還攻潮州,宋知州馬發城守益備。索多塞塹填壕,造雲梯、鵝車,日夜急攻,發潛遣人焚之。凡相拒二十餘日而敗,發死之,索多屠其民。
壬午,置太史院,命太子贊善王恂掌院事,工部郎中郭守敬副之,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許衡領焉。
改華亭縣為松江府
遣使代祀嶽瀆。
參知政事夏貴范文虎、陳巖併為中書左丞,黃州路宣慰使唐古特、史弼並參知政事。
三月,乙酉,詔蒙古岱、索多、蒲壽庚行中書省事於福州,鎮撫瀕海諸郡。以沿海經略副使哈喇岱領舟師南征,升經略使兼左副都元帥,佩虎符。
甲午,西川行樞密院招降重慶等府。
乙未,命揚州行省選特穆爾布哈所部兵,助隆興進討。
丁酉,命達哈毀夔府城壁。
乙巳,廣南西道宣慰司招降雷、化、高三州。
文天祥以弟璧及母在惠州,乃趨之,行收兵出海豐縣,遂次於麗江浦。
宋都統凌震及轉運判官王道夫復廣州。
宋主遷駐?岡洲,曾淵子至自雷州,以為參知政事、廣西宣諭使。時淵子起兵據雷州,元帥府諭降,不聽,進兵攻之。淵子奔至?岡洲,遂有是命。
夏,四月,乙卯,命元帥劉國傑將萬人北征。
丙辰,詔以雲南疆土曠遠,未降者多,籤軍萬人進討。
戊午,以江南土寇竊發,人心未安,命行中書省左丞夏貴等分道撫治,檢核錢糧,察郡縣被旱災甚者。吏廉能者,舉以聞,其貪殘不勝任者,劾罷之。
甲子,命布哈留鎮西川。巡軍之戍西川者遣還。
立雲南,湖南二轉運使。
以時雨沾足,稍馳酒禁,民之衰疾飲藥者,官為醖釀,量給之。
戊辰,宋主殂於?岡州,年十一。羣臣多欲散去,陸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以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郡?”乃與眾共立衞王昺,年八歲矣。
方登壇禮皆,御輦所向,有黃龍自海中見,既入宮,雲陰不絕。上前主諡曰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廟號端宗。楊太妃仍同聽政。
陳宜中入占城,日候其還朝,竟不至。張世傑秉政,而秀夫裨助之。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凡有述作,盡出其手,雖匆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勸講。
庚辰,遣使至杭州,取在官書籍板刻至京師,從許衡之言也。
壬午,立行中書省於建康符。
五月,癸未朔,詔翰林學士和爾果斯:“今後進用宰執及主兵重臣,其與儒臣老者同議。”
宋改元祥興。時?岡洲糧少,乃遣人徵糧於瓊州,海道灘水淺急,艱於轉運,別取道杏磊浦以進,雷州總管蒙古特以兵邀擊之。
宋升?岡洲為翔龍縣。
宋遣張應科、王用將兵取雷州,應科三戰不利,用遂降。
乙未,以烏蒙路隸雲南行省。
己亥,江東道按察使阿巴齊,求宣慰使呂文煥金銀器皿及宅舍、子女,不獲,誣其私匿兵仗。詔行台大夫姜衞詰之。事白,免阿巴齊官。
宋駙馬楊鎮從子玠節,家富於資,守藏吏姚溶竊其銀,懼事黨,誣玠節陰與廣、益二王通,有司搒笞,誣服。獄成,總管府推官申屠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玠節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
杭人金淵者,欲冒籍為儒,儒學教授彭宏不從。淵誣宏作詩有異志,揭書於市,邏者以上。致遠察其情,執淵窮詰,罪之。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訊之,蓋因寇作以兵自衞,實非反者,皆得釋。
六月,丁巳,宋張應科收兵復戰,敗死。張世傑悉眾圍城,城中絕糧,士食草,史格漕欽、廉、高、化諸州糧以給之。世傑引還。
己未,宋主遷駐新會之厓山。時諸軍泊雷、化犬牙處,而厓山在新會縣南八十里大海中,與石山對立如兩扉,故有鎮戍。張世傑以為天險可守,乃遣人入山伐木,造行宮三十間,軍屋三千間。正殿曰慈元,楊太妃居之。升廣州為翔龍府。時官、民兵尚二十餘萬,多居於舟,資糧取辦於廣右諸郡、海外四州,復刷人匠,造舟楫,制器械,至十月始罷。
己巳,有大星殞於廣南,聲如雷,數刻乃已。
乙亥,敕省、院、台、諸司應聞奏事,必由起居注
己卯,參知政事蒙古岱請頒詔招宋廣王及張世傑;不從。
江東宣慰使張弘範人覲,請於帝曰:“張世傑立廣王於海上,閩、廣響應,宜進取之。”帝以弘範為蒙古、漢軍都元帥。陛辭,奏曰:“國制,無漢人典蒙古軍者。臣漢人,恐乖節度,猝難成功。願得親信蒙古大臣與俱。”帝曰:“爾憶而父與察罕之事乎?其破安豐也,汝父留兵守之,察罕不肯,師既南而城復為宋有,進退幾失據,汝父至不勝其悔恨也,由委任不專。今豈可使汝復有汝父之悔乎!”賜錦衣、玉帶。弘範辭曰:“奉命遠征,無所事於衣帶也。苟以劍甲為賜,則臣得仗國威靈,率不聽者,臣得其職矣。”帝壯之,出上方劍以賜,曰:“劍,汝副也,有不用命者,以此處之。”及行,弘範薦李恆自副。至揚州,發水陸之師二萬,分道南下。帝覆命達春留後,供軍食。
秋,七月,宋湖南制置司張烈良及提刑劉應龍,起兵以應厓山,雷、瓊、全、永與潭屬縣之民周隆、賀十二等鹹應之,大者眾數萬,小者不下數千。帝命阿爾哈雅往討,獲周隆、賀十二,斬之。烈良等舉宗及餘兵奔思州烏羅洞,為官軍所襲,皆戰死。
阿爾哈雅略地海外,唯瓊州安撫趙與珞及冉安國、黃之傑等率兵拒於白沙口,相約固守,以死自誓。日望援兵不至,其南寧、萬安、吉陽諸州縣及八蕃、羅甸諸蠻皆附。
阿哈瑪特奏立江西榷茶運司及諸路轉運鹽使司、宣課提舉司,宣課司官吏多至五百餘人。
先是湖南行省左丞崔斌入覲,從帝至察罕諾爾,帝問:“江南各省撫治如何?”斌對以治安之道在得人,今所用多非其人。因言:“江南官冗,杭州地大民眾,阿哈瑪特溺於私愛,以任其不肖子巴蘇呼。且阿哈瑪特先自陳,乞免其子弟之任,今乃身為平章,而子若侄或為參政,或為尚書,或領將作監、會同館,一門悉處要津,有虧公道。”帝命罷黜之,然終不以為阿哈瑪特罪。
既而淮西宣慰使昂吉爾入朝,亦以官冗為言,於是詔:“江西省併入福建,罷榷茶營田司歸本道宣慰司,罷漕運司歸行省。”
帝嘗謂昂吉爾曰:“宰相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能兼三者,乃為稱職。爾縱有功,宰相非可凱者。回回人中,阿哈瑪特才任宰相,阿爾年少亦精敏,南人如呂文煥范文虎率眾來歸,或可以相位處之。”
丙戌,以江南事繁,行省官未有知書者,恐於吏治未便,分命崔斌至揚州行省,張守智至潭州行省。阿哈瑪特惡崔斌,不欲其在內,故因事出之。
丙申,以達春、呂師夔賈居貞行中書事於贛州,福建、江西、廣東皆隸焉。
辛亥,改京光府為安西府
詔江南、浙西等處,毋非理徵民。時諸將市功,且利俘獲,往往濫及無辜,或強籍新民以為奴隸。令出,得還為民者數千人。
建漢祖天師正一祠於大都,令張留孫居之。
八月,壬子朔,追毀宋故官所受告身。
庚申,有星墮廣州南。初隕,色紅,大如箕,中爆裂為五,既墮地,聲如鼓,一時頃止。
己巳,宋加文天祥少保,封信國公,張世傑封越國公。天祥聞宋主即位,上表自劾兵敗江西之罪,請入朝。優詔不許,更加官爵。天祥移書陸秀夫曰:“天子幼衝,宰相遁荒,詔令皆出諸公之口,豈得以遊詞相拒!”會軍中大疫,士卒多死,天祥母亦病沒,詔起復之。天祥長子復亡,家屬皆盡。
辛未,復給漳州安撫使沈世隆家資。世隆前守建寧府,有郭贊者,受宋張世傑檄招世隆,世隆執贊,斬之。蒙古岱以世隆擅殺,籍其家,帝曰:“世隆何罪!其還之。”仍授本路管民總管。
壬申,宋以姚良臣為右丞相,夏士林參知政事,王德同知樞密院事。
辛巳,以中書左丞董文炳籤書樞密院事,參知政事索多,蒲壽庚為中書左丞。因命索多等招徠東南諸蕃國,許以互市
九月,壬午朔,宋葬前主於永福陵。
庚寅,以中書左丞、行江東道宣慰使呂文煥為中書右丞。
冬,十月,己未,享於太廟。
丁卯,馳山場樵採之禁。
十一月,丁亥,以辰、沅、靖、鎮遠等郡與蠻、獠接壤,民不安業,命達春、程鵬飛併為荊湖北道宣慰使
張弘範以弟弘正為先鋒,戒之曰:“汝以驍勇見選,非私汝也。軍法重,我不敢以私撓公,汝慎之!”進攻三江寨,寨據隘乘高,不可近,乃連兵環之。寨中懼,人持滿以待。弘範令下馬治朝食,若將持久者,持滿者疑不敢動。它寨懼不設備,弘範忽麾軍連拔數寨,回搗三江,拔之。
壬辰,中書左丞、行江東道宣慰使囊嘉特言:“江南既平,兵民宜各置官屬,蒙古軍宜分屯大河南北,以餘丁編立部伍,絕其擄掠之患。分揀官僚,本以革阿哈瑪特濫設之弊,其將校立功者,例行沙汰,何以勸後!新附軍士,宜令行省賜之衣糧,毋使闕乏。”帝嘉納之。
徵宋故相馬廷鸞、章鑑赴闕,不至。
張弘範以舟師由海道襲漳、潮、惠三州,李恆以步騎由梅嶺襲廣州。阿爾哈雅遣人招安撫使趙與珞及冉安國、黃之傑等於瓊州,不從,率兵御之。癸巳,瓊州民作亂,執與珞等降,與珞及安國、之傑皆死之。
甲午,弛酒禁。
初,阿哈瑪特子呼遜、阿薩爾等,以崔斌論列免官,至是,以張惠請,詔復之。惠又請復其子巴蘇呼及侄巴圖嚕鼎等職,帝不從。
丁未,詔諭沿海官司,通日本國人市舶。
安西王之北征也,六盤守者構亂,王相趙炳京兆率兵往捕,誅其首惡。既而六盤復亂,炳又討平之。王還自北,嘉嘆戰功,賚賜有加。是月,王薨。
閏月,庚戌朔,羅氏鬼國主阿榨、西南蕃主韋昌盛並內附。
李恆兵至清遠,宋王道夫迎戰,大敗。恆遂擊凌震,震又敗。道夫、震並棄廣州遁,恆入廣州,以待張弘範。
十二月,己卯朔,籤書四川行樞密院昝順招都掌蠻內附。
壬午,宋王道夫、凌震攻廣州,與李恆復戰,兵敗,震走厓山,與翟國秀軍合。
文天祥屯潮陽,鄒洬、劉子俊皆集師會之,遂討劇盜陳懿、劉興於潮。興死,懿遁,以海舟導張弘範兵濟潮陽。天祥帥麾下走海豐,先鋒將張弘正追之。天祥方飯五坡嶺,弘正兵突至,眾不及戰,天祥遂被執。吞腦子,不死,鄒洬自剄。劉子俊自詭為天祥,冀天祥可間走也!別隊執天祥至,相遇於途,各爭真偽,得實,遂烹子俊。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天祥不屈。弘範曰:“忠義人也。”釋其縛,以客禮之。天祥固請死,弘範不許,處之舟中,族屬被俘者悉還之。子俊,廬陵人也。
丙午,禁玉泉山樵採、漁弋。
戊申,封伯夷為昭義清惠公,叔齊為崇讓仁惠公。
導肥河入於巂阝,淤陂皆為良田。
會諸王於大都,以臨字所俘寶玉器幣分賜之。
江南釋放總統嘉木揚喇勒智,怙恩橫肆,窮驕極淫,以是月帥徒役頓蕭山,發宋寧宗、理宗、度宗、楊後四陵。宋陵使中官羅銑,守陵不去,與之力爭,兇徒痛棰銑,脅之以刃,銑慟哭而去。乃大肆發掘,得寶玉極多。截理宗頂以為飲器,充骨草莽間。是夕,聞四山皆有哭聲。山陰唐珏聞之,痛憤,亟貨傢俱,執券行貸得金,具酒醪,市羊豕,邀裏中少年狎坐轟飲。酒酣,少年起請曰:“君儒者,若是,將何為焉?珏慘然具以告,願收遺骸共瘞之。眾謝曰:“諾。”中一少年曰:“總浮屠眈眈虎視,事露奈何?”珏曰:“餘固籌之矣。今四郊多暴骨,竄取以易,誰復知之!”乃造數木函,刻紀年一字為號,分委而散遣之。眾如珏指,夜,往拾遺骸,詰朝來集,出白金羨餘酬之。既而嘉木揚喇勒智復發徽、高、孝、光四陵及諸後陵,徽宗柩中止有朽木一段,邢後柩惟鐵燈檠一枚而已。宋太學生東嘉林景熙,故與珏善,乃託為丐者,背竹籮,手持竹夾,遇物即拾,以投籮中,鑄銀作小牌,繫於腰間,取賂西僧,曰:“餘不敢望,得高宗、孝宗足矣。”西僧左右之,果得兩朝骨,為兩函貯之,託言拂經,遂與珏所得之骨並瘞蘭亭山南,移常朝殿冬青樹植其上以識。
未幾,嘉木揚喇勒智下令,裒諸陵骨,雜置牛馬枯骼中,建白塔於故宮。欲取宋高宗所書《九經》石刻以築基,杭州總管府推官申屠致遠力拒之,乃止。塔成,名曰鎮南,以厭勝之。杭人悲感,不忍仰視。蓋珏等事甚秘,杭人未有知者。
方珏等之始謀拾骨也,宋將作監簿山陰王英孫持其議,東陽鄭宗仁襄其役,長溪謝翱為之籌畫。翱,故文天祥之各也。遇寒食,則相與密祭之,久之,事漸泄,人多指目珏、景熙,謂旦夕禍且不測。珏、景熙亦自承,不以為懼。事幸不發,人皆稱曰唐、林二義士。
是歲,雲南行省奏招降諸蠻城砦一百二十餘所,安西王相府奏西蜀俱平。

1278年歷史大事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被俘
祥興元年(1278),抗元將領文天祥被俘。1256年,20歲的文天祥進士及第,為寧海軍節度使判官。1259年,蒙古軍南下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勸理宗趙昀遷都,文天祥上書堅決反對,並提出禦敵之計,未被採納。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贛等州。1275年,聞元兵南下,在贛州組織義兵入衞臨安。次年,出任右丞相兼樞密使,至元營議和,他痛斥元朝統帥伯顏,被拘至鎮江。後脱逃。與陸秀夫等擁立益王趙昰於福州,復任右丞相兼樞密使。1277年進兵江西,收復州縣多處,終因寡不敵眾,不久敗退廣東,堅持抵抗,1278年12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趙昰小朝廷滅亡之後,被押到元大都,拘押3年。元世祖忽必烈屢勸其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忽必烈勸降不成,遂於1283年1月,殺文天祥於大都。
元軍平定東川
至元十一年(1274)秋在伯顏領兵從襄陽南下同時,元東川元帥楊文安與副都元帥張德潤奉命進取東川。十一月,楊文安自達州(今四川達縣)趨雲安軍(今四川雲陽),拔雲安諸堡。次年,張德潤拔渠州禮義城,楊文安破開州(今四川開縣),降達州,繼圍梁山軍(今四川梁平)、萬州(今四川萬縣),攻白帝城,皆不下。開州為宋軍收復。十三年(1276),忽必烈派安西王府李德輝經畫東川。宋梁山守將袁世安率先投降。七月,元軍攻萬州,宋守臣上官夔堅守逾月。八月,楊文安敗宋夔州帥張起巖所領援軍,破萬州。上官夔巷戰而死。次年七月,張德潤破涪州(今四川涪陵)。十二月,楊文安克鹹淳府皇華城(今四川忠縣東)。十五年(1278)二月,楊文安部將王師能克紹慶(今四川彭水)。重慶陷落後,張珏部將張萬走夔州(今四川奉節),與張起巖共同堅守。忽必烈令四川、荊湖數路元軍兵臨城下,又遣人詔諭,張萬、張起巖遂以城降。明年正月,王立以釣魚城降元,元軍徹底平定了東川。忽必烈即分川蜀為四道,立四川行省,開始在四川建立新的統治秩序。
雷州之戰
至元十五年(1278)、宋景炎三年三月,宋帝昰移駐碙州(今廣東碙洲島),宋廣西宜慰使曾淵子仍堅守雷州。元軍招降無效,大舉進攻。曾淵子奔硐州,雷州為元軍所得。張世傑以霄州得失關係行朝安危,五月,派張應科、王用領兵數萬收復雷州。張應科三戰失利,王用兵敗降元。六月,張世傑親領大軍圍雷州,久攻不下,撤圍而去。宋失雷州,駐碙州的行朝安全直接受到元軍威脅,張世傑遂將行朝北移崖山(今廣東新會南)。十月,阿里海牙史格留鎮雷州,防止張世傑向西突圍至交趾,自率軍艦航海攻佔了海南島。
元招徠蕃國互市
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元世祖命令行中書省峻都、蒲壽庚等招徠諸蕃國來朝互市,説位於東南島嶼的蕃國都羨慕中國的文明道德,可以通過各國舶主商人向各國宣佈,果真能夠歸順來朝,將以禮相待,給予極大的榮耀。往來互市可以各從所欲。十一月,又詔諭沿海官府與日本人開通貿易。

1278年出生人物

11月10日 – 菲利普一世, 塔蘭託統治者 (1332年去世)
君士坦丁一世, 亞美尼亞國王 (1310年去世)
馬洛卡的費迪南德 (1316年去世)
托馬斯, 二代蘭開斯特伯爵 ( 1322年去世)

1278年去世人物

瑪格麗特二世 瑪格麗特二世
2月10日 – 瑪格麗特二世,佛蘭德侯爵 (1202生)
5月1日 – William II of Villehardouin
5月8日 –宋端宗
6月30日 – 皮埃爾·德拉布羅斯,法國朝臣
11月13日,巴尼姆一世,波美拉尼亞公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