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0BASE-F

鎖定
10BaseF,也叫做10Base-F是基於曼徹斯特信號編碼傳輸10Mbps以太網系統,通過編碼傳輸的光纜。10Base包括10BaseFL、10BaseFB和10BaseFP,它們被定義在IEEE802.3j標準中。
外文名
10BASE-F
別    名
10Base-F
類    別
光纜
傳輸方式
編碼傳輸

10BASE-F以太網

以太網即Ethernet是Xerox、DigitalEquipment和Intel三家公司開發的局域網組網規範,於80年代初首次出版,稱為DIX1.0。1982年修改後的版本為DIX2.0。這三家公司將此規範提交給IEEE(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802委員會,經過IEEE成員的修改並通過,變成了IEEE的正式標準,並編號為IEEE802.3。Ethernet和IEEE802.3雖然有很多規定不同,但術語Ethernet通常認為與802.3是兼容的。IEEE將802.3標準提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一聯合技術委員會(JTC1),再次經過修訂變成了國際標準ISO8802.3。
以太網。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局域網規範。以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技術)技術,並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以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準相類似。
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網絡,是一種技術規範。
以太網是當今現有局域網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該標準定義了在局域網(LAN)中採用的電纜類型和信號處理方法。以太網在互聯設備之間以10~100Mbps的速率傳送信息包,雙絞線電纜10BaseT以太網由於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以太網技術。直擴的無線以太網可達11Mbps,許多製造供應商提供的產品都能採用通用的軟件協議進行通信,開放性最好。

10BASE-F連接

10BASE-F拓撲結構

總線型:所需的電纜較少、價格便宜、管理成本高,不易隔離故障點、採用共享的訪問機制,易造成網絡擁塞。早期以太網多使用總線型的拓撲結構,採用同軸纜作為傳輸介質,連接簡單,通常在小規模的網絡中不需要專用的網絡設備,但由於它存在的固有缺陷,已經逐漸被以集線器交換機為核心的星型網絡所代替。
星型:管理方便、容易擴展、需要專用的網絡設備作為網絡的核心節點、需要更多的網線、對核心設的可靠性要求高。採用專用的網絡設備(如集線器交換機)作為核心節點,通過雙絞線將局域網中的各台主機連接到核心節點上,這就形成了星型結構。星型網絡雖然需要的線纜比總線型多,但佈線和連接器比總線型的要便宜。此外,星型拓撲可以通過級聯的方式很方便的將網絡擴展到很大的規模,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絕大部分的以太網所採用。

10BASE-F傳輸介質

以太網可以採用多種連接介質,包括同軸纜、雙絞線和光纖等。其中雙絞線多用於從主機集線器交換機的連接,而光纖則主要用於交換機間的級聯和交換機到路由器間的點到點鏈路上。同軸纜作為早期的主要連接介質已經逐漸趨於淘汰。

10BASE-F接口工作模式

以太網卡可以工作在兩種模式下:半雙工和全雙工。
半雙工:半雙工傳輸模式實現以太網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傳統的共享LAN是在半雙工下工作的,在同一時間只能傳輸單一方向的數據。當兩個方向的數據同時傳輸時,就會產生衝突,這會降低以太網的效率。
全雙工:全雙工傳輸是採用點對點連接,這種安排沒有衝突,因為它們使用雙絞線中兩個獨立的線路,這等於沒有安裝新的介質就提高了帶寬。例如在上例的車站間又加了一條並行的鐵軌,同時可有兩列火車雙向通行。在雙全工模式下,衝突檢測電路不可用,因此每個雙全工連接只用一個端口,用於點對點連接。標準以太網的傳輸效率可達到50%~60%的帶寬,雙全工在兩個方向上都提供100%的效率。

10BASE-F工作原理

以太網採用帶衝突檢測的載波幀聽多路訪問(CSMA/CD)機制。以太網節點都可以看到在網絡中發送的所有信息,因此,我們説以太網是一種廣播網絡。以太網的工作過程如下:
以太網中的一台主機要傳輸數據時,它將按如下步驟進行:
1、幀聽信道上收否有信號在傳輸。如果有的話,表明信道處於忙狀態,就繼續幀聽,直到信道空閒為止。
2、若沒有幀聽到任何信號,就傳輸數據
3、傳輸的時候繼續幀聽,如發現衝突則執行退避算法,隨機等待一段時間後,重新執行步驟1(當衝突發生時,涉及衝突的計算機會發送一個擁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節點)
4、若未發現衝突則發送成功,計算機會返回到幀聽信道狀態。
注意:每台計算機一次只允許發送一個包,所有計算機在試圖再一次發送數據之前,必須在最近一次發送後等待9.6微秒(以10Mbps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