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龜裂土

鎖定
龜裂土是石膏鹽層土中最年幼和麪積最小的類型。它因土壤表面具有象龜背的裂紋而得名。分佈範圍很廣而零散,前面三種漠土地區內都能見到。單獨成片分佈的很少,常與鹽土或沙土包呈復區存在。 [1] 
中文名
龜裂土
外文名
adobe soil
性    質
一種隱域自成土
特    點
表面象龜背的裂紋
分    佈
山前細土平原,古老沖積平原

目錄

龜裂土分佈

龜裂土 龜裂土
龜裂土分佈範圍雖廣,但總面積不大,常與其他土壤成復區存在。龜裂土在中國漠境區都有分佈,主要分佈在西北的乾旱地區,如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沿,準噶爾盆地古爾班沙漠的西沿河南沿,甘肅河西走廊的疏勒河兩岸,寧夏銀川平原的西北角。

龜裂土形成

龜裂土的形成與地下水無關。在相鄰關係上,龜裂土上連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下接受地下水影響形成的草甸土或鹽鹼土,由此也可看出,龜裂土的形成或多或少與過去水流的影響有一定關係。成土母質也與棕漠土等有很大不同,它主要由細土物質形成。儘管土壤的下部也可出現粗沙礫石層,但一般上部的主要土層都是比較粘重的細土。這種狀況,通常只有在比較緩慢的靜水條件下才能夠形成。事實上從土壤所在地區的具體位置(如分佈在塔里木河北岸,奎屯河南岸和瑪拉斯河右岸,黃河左岸),也證實了它們大多數是河流沖積母質形成的,而且前身多經過草甸土等半水成土階段,以後水位下降,土體變幹才逐漸向荒漠土壤方向發展。地下水位一般在7~10米以下,少數古老沖積平原中,底土為砂礫石的,水位稍高,為5~6米,土壤的形成完全與地下水失去了聯繫,僅與短暫的地表水流關係密切。春季融雪水和夏季暴雨帶來的暫短而微弱的地表水流,產生明顯的淋溶作用,導致土壤季節性脱鹽和返鹽,從而產生鹼化;乾熱季節,表土迅速脱水收縮而龜裂。
龜裂土大多數由河流沖積母質形成,上部的主要土層為比較粘重的細土。這種顆粒的組成狀況,通常只有在比較緩慢的靜水沉積條件下才能形成。土壤主要分佈在塔里木河北岸、瑪斯河右岸、黃河左岸。由於河水斷流或改道,水位下降,土體變幹才逐漸向荒漠土壤發展。土壤的形成完全與地下水失去聯繫,僅與短暫的地表水流相關。地衣、藻類在地表短暫濕潤時出現,水分幹後很快死亡,在地面形成極薄卷皮,表土逐漸收縮裂開形成網格狀裂片。

龜裂土特徵

龜裂土很乾,其上幾無高等植物,地衣、藻類低等植物在短暫地表水流濕潤的時候可以出現,一旦水分幹後就很快死亡,在地面形成粉紅色極薄卷皮,同時表土逐漸收縮裂開形成平坦而堅硬的裂板,這種濕脹幹縮的裂開現象,是龜裂土很重要的發生特點。所以龜裂土的地面普遍被網格狀的裂紋切割成不規則的多角形裂片,直徑7~13釐米不等,好像鑲嵌在地面上的龜背狀圖案,非常堅硬。裂縫寬1~5毫米,中間常常填有沙粒。裂片厚1~4釐米,邊緣稍向上拱曲,中部微凹,有點像一個淺盤。表面平坦光滑,有粉紅色卷皮,反面與灰漠土一樣,有良好的蜂窩狀孔隙,含碳酸鈣6~23%。下邊的片狀—鱗片狀結構發育很好,顏色有灰色的,褐棕色的,淺紅棕色的等等,並有少量鐵鏽斑,厚5~10釐米左右。有的比較疏鬆,碳酸鈣含量比上邊孔狀結皮稍多,為8~24%,有微弱淋溶,但強度不及灰漠土明顯。鐵質化的緊實層還未來得及發育,通常在片狀層下邊見到的具有鏽斑的板狀或塊狀結構的緊實土層,僅是過去沉積的細土物質幹後造成的,與棕漠土等具有緊實層有很大的差別。石膏和鹽分的聚積也較微弱,一般僅在結皮以下至50釐米之間見到少量斑點狀結晶,而且地區之間的差別較大。石膏含量在棕漠土區內一般在1.5~3.0%之間,其它多小於0.5%。鹽分含量為0.3~2%,也以分佈在棕漠土區內的偏高一些,類型多為氯化物或硫酸鹽-氯化物,也有以硫酸鹽為主的。重碳酸鹽含量為0.02~0.09%,土壤普遍具有鹼化現象,鹼化度8~20%,pH8.2~10之間,呈鹼性、強鹼性反應。但鹼化程度強的已不在棕漠土地區,而是在灰漠土及灰棕漠土地區。
地表平坦、光滑,呈灰白色,被網狀裂紋切成不規則的多角形裂片。龜裂結皮層,厚約1—3釐米,蜂窩狀孔隙;下為鱗片狀或片狀層,厚約4—10釐米,略帶淺紅棕色,較疏鬆;再下為板狀或塊狀緊實層,並逐漸向層狀母質過渡。有機質含量多低於1.0%;石膏和易溶性鹽含量不高,顯弱淋溶特徵;碳酸鹽含量皆以表層最高;結皮層以下,有的鹼化明顯,有的較微弱;土壤呈強鹼性反應,pH值>9.0。質地較粘重,尤以表層為甚。粘粒硅鐵鋁率3.0—3.4。

龜裂土利用

龜裂土雖面積不大,但在土少石頭多的沙漠境地區,它還是發展農業比較好的土壤資源,近年在南疆、河西走廊已有部分龜裂土墾殖成農田。因土質粘重,土性板結僵硬,有機質缺乏,有些鹼化,加上風蝕嚴重,利用還不多。墾殖時需注意摻沙和施用有機肥料或種植豆科作物來改善不良的物理性狀,提高土壤肥力,防止風沙危害。同時注意合理灌水,植樹造林,防止發生鹽漬化和風沙危害。
參考資料
  • 1.    張俊民 蔡風歧 何同康編著.中國土壤地理: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