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龜茲歌舞

鎖定
龜茲樂舞:龜茲的古代音樂和舞蹈十分發達,公元382年呂光西伐龜茲後,將龜茲樂舞帶入中原,中原朝廷,特別樂於欣賞龜茲音樂。相傳,隋文帝的大臣鄭譯,參照龜茲音樂來整理中原音樂,依據龜茲的七聲學説,取代中原的五聲學説,並依據這個理論體系,演變出了隋唐燕樂二十八調。隋唐音樂理論家兼演奏家萬常寶,依據龜茲樂理重新闡述了我國古代音樂旋宮理論,又以他自己創造的“水尺”為律尺,制定了八十四調,並且還按照新的音樂律制改造了不少樂器
中文名
龜茲歌舞
外文名
Qiuci song and dance
地    域
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
龜茲歌舞 龜茲歌舞
龜茲歌舞
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是個小縣城,主街道天山大道不過3公里,但是千萬不要小看它。你可能會對“庫車”這個地名感到陌生,但是你應該還記得“龜茲”。對,我們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見過這個名字。“龜茲”古國稱雄於古絲綢之路,在漢朝西域36國之中它已是大國,唐朝時更是號稱“東西千餘里,南北六百餘里”(《大唐西域記》)。今之“庫車”,即古之“龜茲”。悠久的歷史,令小小的庫車縣城,藴涵着豐富的文化寶藏,處處充滿神奇。庫車的文物保護單位多達76處,國家級就有5處。更神奇的是,古老的龜茲文化——龜茲歌舞至今依然跳動在庫車。
龜茲文化以歌舞、古樂聞名,“管絃伎樂,特善諸國”。隋唐時期,龜茲歌舞、龜茲古樂一度風靡長安,“胡風”所至,連李白、杜甫等大詩人都為之傾倒。“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搖轉篷舞。”白居易一首《胡旋女》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令人痴迷的西域樂舞。庫車作為古龜茲文化的發源地,素為“歌舞之鄉”。記者一行這次在庫車採風時,當地的歌舞團即席表演了龜茲歌舞,幾位維族少女婆娑起舞,舞姿美妙,神態生動,令人陶醉,遙想當年燦爛的西域文明。
龜茲歌舞 龜茲歌舞
龜茲歌舞
龜茲西域古國名,中國唐代安西四鎮之一。又稱丘慈、邱茲、丘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回鶻人到來後,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台縣、庫車縣、沙雅縣、拜城縣、阿克蘇市 、新和縣6縣市。都延城,唐代稱伊邏盧城(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西漢時隸屬於匈奴。漢昭帝元鳳四年(前77),龜茲服從於漢。神爵二年(前60),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西域都護。王莽時重又隸屬於匈奴。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漢使班超經營南道,北征匈奴,西域各國重與漢通。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龜茲降漢。漢以班超為都護,居龜茲它乾城。但因與中原交通被阻,西域都護撤回。終漢之世,龜茲叛服不常。魏晉時,龜茲遣使入貢。其後,先後順屬前涼、前秦、北涼。又向北魏遣使朝獻。5世紀中葉,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5世紀末,曾隸屬於西方強國噠。此後,龜茲曾先後遣使於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隋代時,龜茲臣屬於北方西突厥汗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曾遣使入朝。唐初,龜茲與唐有交往,但仍附屬於突厥。貞觀十八年(644),唐軍攻焉耆,龜茲與焉耆連兵相拒。二十一年,唐兵進擊龜茲。翌年擒 其國王、權相,唐移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顯慶三年(658)唐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都城,下設龜茲、于闐、焉耆、疏勒四鎮,龜茲開始成為唐朝統治西域的中心。由於吐蕃勢力進入西域,唐被迫多次放棄龜茲等四鎮。直到武則天長壽元年(692),才恢復四鎮 ,此後約百年間,安西都護府得以穩定在龜茲,故龜茲王城又稱作安西。在德宗貞元六年(790)前後為吐蕃攻佔。
840年後,龜茲進入西州回鶻勢力範圍,人種也逐漸回鶻化。隨着黑汗王朝(操突厥語的民族在今新疆、中亞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強盛,大概在11世紀末 ,龜茲脱離西州回鶻,歸附喀什噶爾汗,皈依伊斯蘭教。從此,龜茲不再是一個獨立或半獨立的政權。乾隆??候温熱,盛產麻、麥、葡萄、梨、桃等;出良馬、封牛;山中有礦,故黃金、銅、鐵等冶鑄業聞名西域;又因處在絲綢之路幹線上,中轉貿易發達,龜茲錦尤負盛名。在伊斯蘭化以前,一直以佛教為國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龜茲樂從前秦呂光西征時傳入河西,再入中原。隋樂有西國龜茲、齊朝龜茲、上龜茲三部。入唐後,龜茲樂又編為十部樂之一。
庫車主要旅遊景區:克孜爾尕哈石窟、 庫車大寺、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峯燧、天山大峽谷、大小龍池、龜茲歌舞、庫木吐拉石窟、蘇巴什古城、龜茲歌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