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龜茲古城

鎖定
龜茲古城,又稱龜茲故城、瑪扎不坦古城、皮朗古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皮朗村,是西漢至宋朝的古遺址。 [2] 
龜茲古城城內外主要為農田和居民區,天山路(原314國道)從城中穿過。龜茲古城範圍內,尚殘存皮朗墩、哈拉墩、薩克散克墩、洛喀依墩等土墩建築遺蹟,土墩建築性質不明。龜茲古城範圍之外,東部有沙卡烏吐爾烽火台;西北部有伊西哈拉吐爾、闊空拜孜吐爾烽墩;西部有柯西吐爾等烽火台建築遺址。2016~2017年,對龜茲古城城內窮特音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500平方米。龜茲古城出土遺物豐富。主要有漢唐時代的錢幣、建築裝飾材料如雕刻的蓮花紋飾的石柱礎,鋪地的蓮花紋方磚,模製紋磚和蓮花紋瓦當、筒瓦、板瓦等。陶器多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較少。輪制,施黃紅色或黃褐色陶衣,多為素面,器形有罐、甕、盆、杯、缸和缽等。龜茲古城作為漢代的西域都護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護府所在地,是漢唐時期中央政府在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在新疆歷史演變進程中,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偉大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意義,對於研究龜茲歷史變化、中原王朝對邊疆地區治理沿革以及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地位。 [2]  [4] 
2013年5月,龜茲古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龜茲古城
地理位置
新疆庫車縣城西約兩公里的皮朗村
所處時代
西漢至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0494-1-494

龜茲古城歷史沿革

東漢時期,西域都護府設於龜茲地區。 [3] 
唐代,在龜茲一帶建立了安西都護府,龜茲古城成為西域的政治、經濟、貿易中心。 [3] 
1958年,黃文弼對龜茲古城進行了調查。城址規模宏大,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周長約7千米。城牆可見有北、東、南三面,西面不見牆。城牆迂迴曲折,頗不整齊。牆垣土築,夯層厚6~30釐米不等。北牆長約2075米,土呈黃紅色,土質細潔,牆殘高3.8米,寬8~16米,有個別幾段城牆下為夯築,上為土坯及砂土壘築,可能是二次修建。東牆長約1608米,牆保存較好,殘高7.6、寬約15米。牆垣每隔40米有一城垛,俗稱馬面,長、寬各4.8米,牆為黃褐色,夯土築,土質粗糙,內含石子或陶片等物,也可能有二次修築。南牆全長約1809米,僅存二段,一段在皮朗土拉東南,城牆夯築,東西殘長約20米、寬2.8米、高3.5米,土質細潔,呈黃紅色,另一段在皮朗土拉西南,殘長約10米、高2米。西牆已不見。城內有6個大土丘,當地人稱“土拉”,分別為薩克剎克土拉、南海墩、烏庫土拉、白尖土拉、哈拉墩和皮朗土拉。城外有5處遺蹟,分別是雀魯拔克土拉(A)、雀魯拔克士拉(B)、雀魯哈拉、沙雅巴克土拉和麻扎甫塘遺址。 [2] 
1989~1990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北牆殘長約1100米,共兩段。西段位於烏喀公路兩側,長約400米,牆基寬2~9米,高0.2~7.4米不等,中間有兩道缺口。東段在其東約700米,殘長約10米,基寬約5.3米,高約5.6米,夯築,夯層厚6~30釐米不等。城牆局部曾用青磚和土坯修補過。東牆殘長136米。南牆殘長約11.4米,位於縣城南部居民區內。 [2] 
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僅存的一段長約136米的東牆也消失殆盡。 [2] 
2016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龜茲古城城牆進行了勘探,並對南牆東端進行了發掘。同年9月,對城西一處建築工地內暴露出的部分遺蹟進行搶救清理,面積約700平方米。 [2-3] 
2017年,對龜茲古城城內窮特音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500平方米。 [2-3] 

龜茲古城遺址特點

綜述
龜茲古城
龜茲古城(5張)
龜茲古城城內外主要為農田和居民區,天山路(原314國道)從城中穿過。龜茲古城因城市建設、農業生產遭受破壞嚴重,城內外均為村鎮和農田佔據。龜茲古城範圍內,尚殘存皮朗墩、哈拉墩、薩克散克墩、洛喀依墩等土墩建築遺蹟,這些土墩建築性質不明。龜茲古城範圍之外,東部有沙卡烏吐爾烽火台;西北部有伊西哈拉吐爾、闊空拜孜吐爾烽墩;西部有柯西吐爾等烽火台建築遺址。 [2]  [4] 
磚道
磚道 磚道
磚道由青磚平鋪而成,釆用一順一丁或人字法鋪成。局部破損,殘缺部填滿黃褐色路土。交接處各鋪圓形團花。磚道兩側邊各橫向立放一排磚作為路沿,結合部外側再貼三角形磚片加固。磚分為長條形和方形兩種。長條磚背面模壓手掌紋,方形磚背面為布紋。 [2]  [4] 
城牆
龜茲城南牆探溝平面圖
龜茲城南牆探溝平面圖(2張)
皮浪社區的一處果園和苗圃地裏的南牆東段部分清理出城牆、護城河等遺蹟。兩次發掘合計面積約1000平方米。城牆由主牆和南北兩側護牆組成,護牆貼附於外側,底部延伸較長。夯築,主牆夯打緊密,夯層清晰,厚7~25釐米。內含少量陶片和動物骨骼。護牆夯打疏鬆,夯層不明顯,內含陶片、手掌紋磚片和動物骨骼等。牆基殘寬約22米,頂殘寬13.3米,殘高3.3米。 [2]  [4] 
護城河
護城河位於城牆外側,北側堤岸打破城牆南護牆牆基。剖面U形。口部寬7.5米、殘深3.1米。填土中包含有坍塌土、洪積淤土和沉積清砂。 [2]  [4] 
窮特音墩遺址
2017年龜茲故城窮特音墩發掘區 2017年龜茲故城窮特音墩發掘區
窮特音墩遺址遺蹟包括房址6座、庭院1座,灰坑13個、灶坑5處、柱洞5個及高台建築1處,同時晚期墓葬10座,部分房屋被墓葬打破。房屋和庭院平面均呈長方形,牆體用土坯壘砌,土坯之間墊泥。房屋牆體上有對稱的半圓形柱洞。填土中有陶片、銅、鐵器、錢幣及動物骨骼等。灰坑有圓形、半圓形、馬蹄形和不規則形四種形制,包含物有陶片、動物骨骼等。灶坑平面均呈不規則形,四壁有明顯的火燒痕跡,坑內殘存灰燼、殘鐵器等。高台建築也系用土坯壘砌。根據清理的遺蹟及出土遺物,初步判斷出該遺址主體年代為唐代。 [2]  [5] 

龜茲古城文物遺存

漢唐時代的錢幣 漢唐時代的錢幣
龜茲古城出土遺物豐富。主要有漢唐時代的錢幣、建築裝飾材料如雕刻的蓮花紋飾的石柱礎,鋪地的蓮花紋方磚,模製紋磚和蓮花紋瓦當、筒瓦、板瓦等。陶器多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較少。輪制,施黃紅色或黃褐色陶衣,多為素面,器形有罐、甕、盆、杯、缸和缽等。 [2]  [4] 

龜茲古城歷史文化

古龜茲
新疆庫車地區(即古龜茲),地處東西方交通要衝,是古絲綢之路上著名的綠洲,歷史上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地區漢唐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貿易中心之一。《漢書·西域傳》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大都尉丞、輔國侯、安國侯、擊胡侯、制胡都尉,擊車師都尉、左右將、左右都尉、左右騎君、左右力輔君各一人,東西南北部千長各二人,胡君三人,譯長四人。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扦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里。”西漢神爵二年(前60年),在烏壘(今輪台縣境)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從此納入中華版圖,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東漢末年,西域都護府曾一度遷入延城;唐代,在龜茲伊羅盧城設立安西大都護府,領轄西域22個都護府及龜玆、焉耆、于闐、疏勒四鎮駐軍。五代至宋,稱龜茲回鶻,元明時期改稱亦力巴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定名庫車,設庫車辦事大臣。清光緒十年(1884年),設庫車直隸撫民廳,轄現沙雅、新和縣境。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設庫車直隸州,歸屬阿克蘇道,轄沙雅縣。民國二年(1913年),改設庫車縣。民國十一年(1922年),隸屬新疆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屬阿克蘇專區,設庫車鎮。1971年,隸屬阿克蘇地區。據考證,龜茲古城即為漢時龜茲的“延城”,唐時的“伊羅盧城”舊址。 [2] 

龜茲古城研究價值

龜茲古城作為漢代的西域都護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護府所在地,是漢唐時期中央政府在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在新疆歷史演變進程中,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偉大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意義,對於研究龜茲歷史變化、中原王朝對邊疆地區治理沿革以及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地位。 [2-3] 

龜茲古城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龜茲古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龜茲古城旅遊信息

龜茲古城地理位置

龜茲古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皮朗村。

龜茲古城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龜茲古城,路程約4.9千米,用時約1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