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遂

鎖定
龔遂,字少卿,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1]  。西漢官員。
通曉經術,累遷昌邑郎中令 [2]  侍奉昌邑王劉賀,多次進言規勸。劉賀繼位後,擔任中尉,忠厚剛毅,直言勸諫。 [2] 
漢宣帝繼位後,出任渤海太守,平定盜賊叛亂、鼓勵農桑,頗有政績,累任水衡都尉,卒於任上。
中文名
龔遂
別    名
龔少卿
國    籍
西漢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山陽郡南平陽縣(今山東鄒城)
職    業
水衡都尉
主要成就
平息盜亂,鼓勵農桑
出生地
山東鄒城

龔遂人物生平

龔遂勸諫劉賀

龔遂因通曉經術而擔任官職,官至昌邑國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劉賀行為不端正,龔遂為人忠厚,性格剛毅臨難不苟,他在府內規勸劉賀,在府外指責傅相,援引經義,陳述禍福,以至痛哭流涕,從不阿附。龔遂多次當面指責劉賀的過失,以至劉賀掩耳起身走開,説:“郎中令善於羞辱人。”直到劉賀及國人都害怕他。 [2] 
劉賀曾長時間與騎馬的侍從、膳食官吃喝玩樂,賞賜無度,龔遂進見劉賀,痛哭流涕以膝行走,左右侍從都流出眼淚。劉賀説:“郎中令為什麼哭?”龔遂説:“我哀痛封國將要滅亡!希望您賞賜清閒讓我説出我的愚見。”劉賀讓左右迴避,龔遂説:“大王知道膠西王沒有德政而滅亡的原因嗎?”劉賀説:“不知道。”龔遂説:“我聽説膠西王身邊有個阿諛的臣子叫侯得,膠西王所作所為和夏桀商紂差不多,可侯得認為膠西王是堯舜。膠西王對他的阿諛奉迎很高興,經常和他一同起居,只因侯得的讒言,才使膠西王到這種地步。現在大王您親近眾小人,逐漸染上邪惡習氣,存亡的關鍵不能不慎重。我請求選拔侍郎通曉經術有品行有道義的人和您相處,坐下來就背誦《詩》、《》,站起來則學習禮節法度,這對您應該有益。”劉賀答應他。龔遂於是選拔郎中張安等十人侍奉劉賀。但僅過數天,劉賀就趕走張安等人。 [3] 
過了很長時間,王宮中多次出現怪異之事,劉賀詢問龔遂,龔遂認為將有大難,宮室將什麼都沒有。恰逢此時漢昭帝去世,因漢昭帝無子,所以劉賀被擁立繼位,原來的屬吏都被徵召進入朝廷。劉賀的郡相安樂被提升為長樂衞尉,龔遂拜見安樂,流着眼淚對他説:“昌邑王即位成為天子,一天比一天驕傲自滿,勸諫他而他再也聽不進去,現在剛穿喪服,每天卻與小人吃喝玩樂,鬥弄虎豹,弄來蒙有皮革的車子,駕着九遊車,東奔西跑,所作之事違背常理。古制寬緩,大臣有隱居的,現在請求離去不能,裝瘋又怕被人知覺,死後為世人所不齒,怎麼辦?您是皇上原來的郡相,應該極力規勸。” [4] 
劉賀即位二十七天後,終因淫亂不堪而遭廢黜。劉賀的羣臣犯有使劉賀陷入罪惡之中不仁道的罪過,都遭誅殺,死者達二百多人,只有龔遂與中尉王吉因多次規勸才得以免於一死,但被剃去頭髮判處四年徒刑。 [5] 

龔遂平息盜賊

漢宣帝即位後,渤海郡附近郡國每年鬧饑荒,盜賊並起,而郡守卻不能將他們捉拿制服。漢宣帝選拔力能治理者,丞相、御史便推薦龔遂可受任用,漢宣帝於是讓龔遂擔任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有七十多歲,漢宣帝召見龔遂,龔遂個子矮小,漢宣帝看見後,與他所聽到的形象不相符合,故內心裏看不起他,於是對龔遂説:“渤海郡動盪不定,我非常擔心。你打算用什麼辦法平息那裏的盜賊,來滿足我的心願?”龔遂回答説:“海濱遙遠,未蒙聖上教化,那裏的百姓為飢寒所困擾而當地官吏不憫恤。所以使得您的海濱百姓被迫武裝起事,好像幼兒盜竊兵器,戲弄於池畔一樣,並非有意為亂。現在您打算讓我以武力制服他們呢,還是讓我用德化安撫他們使他們得到安定呢?”漢宣帝聽到龔遂的問話,非常高興,回答説:“選用有德行的人,本來是打算用德化安撫他們使他們得到安定。”龔遂説:“我聽説治理叛亂的人就好像清理沒有條理的繩子,不能心急;只有一步一步地,然後才可以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法令條文來限制我,讓我完全能見機行事。”漢宣帝答應他,並給他增賜黃金,贈派專車。龔遂到達渤海地界,郡中官吏聽説新太守到來,派兵迎接,龔遂將護送迎接的人全都打發回去,移送文書囑咐屬縣徹底廢黜追捕盜賊的官吏,説所有手持鋤鐮等農具的人都是善良的百姓,官吏不得過問,而手執兵器的人則是盜賊。龔遂單車一人到達郡府,郡中安定,盜賊也都自滅。渤海郡又有許多搶劫擄掠的事件發生,他們聽到龔遂的命令之後,馬上解散,放棄兵器弓箭而持鋤鐮。盜賊於是完全平息,百姓安居樂業。龔遂於是打開糧倉將糧食分給貧民,選拔起用有德行的官吏,在那裏安撫管理百姓。 [6] 

龔遂老死任上

幾年後,漢宣帝派遣使者徵召龔遂,議曹王生希望同去。功曹認為王生一向喜歡喝酒,沒有節度,不能派去。龔遂不敢違背漢宣帝旨意,跟隨使者到達京城。王生每天喝酒,不看望太守。正當龔遂被帶引入宮的時候,王生喝醉酒,便從後面呼喊,説:“龔遂暫且停一下,有點事我想讓您知道。”龔遂返回詢問其究竟,王生説:“如果皇上詢問您憑什麼治理渤海郡的,您不能隨便陳對,應該説‘都是聖主的恩德,並不是我的能力’。”龔遂採納他的話。到漢宣帝面前後,漢宣帝果然詢問治理渤海的情況,龔遂像王生所説的那樣回答。漢宣帝很高興他有謙讓的美德,笑着説:“您從哪來得到謹厚長者的話來説呢?”龔遂把先前來時的情況告訴漢宣帝説:“我不知道這些,是臣子議曹王生告訴教誡我的。”漢宣帝認為龔遂年紀大,不便擔任公卿,於是升任他為水衡都尉,議曹王生為水衡丞,以此褒揚龔遂。水衡主管上林禁苑,為離宮別館供應設置各種器物,為宗廟捕取祭祀用的牲口,官職與漢宣帝親密接近,漢宣帝特別器重他。龔遂最終老死在官位上。 [7] 

龔遂主要成就

龔遂擔任渤海太守期間,發現當地風俗奢侈,喜歡工商業,不務農事,於是龔遂親自施行節儉以作表率,並鼓勵百姓致力於農桑,規定每一個人種植一棵榆樹、一百本、五十本葱、一畦,每一家餵養兩隻母豬、五隻雞。百姓有攜帶刀劍者,便讓他們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春、夏兩季不得不從事農作,秋、冬兩季按所收穫的農作物的多少交納相應賦税,多多儲存果實、菱芡,因此郡中都有積蓄,吏民都很富裕,郡中官司逐年減少。 [8] 

龔遂歷史評價

劉賀:“郎中令善愧人。” [9] 
班固漢書》:“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於傅相。” [9] 
司馬光《資治通鑑》:“郎中令山陽龔遂,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過。” [10] 

龔遂史籍記載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 [9] 
參考資料
  • 1.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
  • 2.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以明經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國中皆畏憚焉。
  • 3.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王嘗久與騶奴宰人遊戲飲食,賞賜亡度。遂入見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願賜清閒竭愚。”王闢左右,遂曰:“大王知膠西王所以為無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聞膠西王有諛臣侯得,王所為擬於桀、紂也,得以為堯、舜也。王説其諂諛,嘗與寢處,唯得所言,以至於是。今大王親近羣小,漸漬邪惡所習,存亡之機,不可不慎也。臣請選郎通經術有行義者與王起居,坐則通《詩》、《書》,立則習禮容,宜有益。”王許之。遂乃選郎中張安等十人侍王。居數日,王皆逐去安等。
  • 4.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久之,宮中數有妖怪,王以問遂,遂以為有大憂,宮室將空,語在《昌邑王傳》。會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賀嗣立,官屬皆徵入。王相安樂遷長樂衞尉,遂見安樂,流涕謂曰:“王立為天子,日益驕溢,諫之不復聽,今哀痛未盡,日與近臣飲食作樂,鬥虎豹,召皮軒,車九流,驅馳東西,所為悖道。古制寬,大臣有隱退,今去不得,陽狂恐知,身死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極諫爭。”
  • 5.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亂廢。昌邑羣臣坐陷王於惡不道,皆誅,死者二百餘人,唯遂與中尉王陽以數諫爭得減死,髡為城旦。
  • 6.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宣帝即位,不久,渤海左右郡歲飢,盜賊並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餘,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飢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説,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後可治。臣願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鈎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鈎鋤。盜賊於是悉平,民安土樂業。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焉。
  • 7.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數年,上遣使者徵遂,議曹王生願從。功曹以為王生素耆酒,亡節度,不可使。遂不忍逆,從至京師。王生日飲酒,不視太守。會遂引入宮,王生醉,從後呼,曰:“明府且止,願有所白。”遂還問其故,王生曰:“天子即問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陳對,宜曰‘皆聖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問以治狀,遂對如王生言。天子説其有讓,笑曰:“君安得長者之言而稱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議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為水衡都尉,議曹王生為水衡丞,以褒顯遂雲。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張宮館,為宗廟取牲,官職親近,上甚重之。以官壽卒。
  • 8.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果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蓄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 9.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傳第五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8-17]
  • 10.    資治通鑑卷二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