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祥瑞

鎖定
龔祥瑞(1911年7月3日-1996年9月3日),男,浙江寧波人。法學家、憲政學者,中國現代法學先驅之一,中國比較行政法學的奠基者,中國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的老師、中國政治學會發起人之一。 [4-5]  [7] 
1929年,龔祥瑞被保送進入上海滬江大學生物學系學習;1931年,轉入清華大學法學院政治系;1935年,通過留美公費生考試;1936年,赴英留學;1938年,獲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碩士學位;1939年,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比較法研究所法學博士學位(因二戰爆發,未發證書);回國後在西南聯合大學、重慶中央青年幹部學校、重慶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54年以後,長期擔任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直至逝世 [4]  ;1996年9月3日,龔祥瑞去世,享年85歲。 [3]  [5] 
20世紀80年代,龔祥瑞致力於當代憲法與行政法學説和制度的引進與介紹。 [4] 
中文名
龔祥瑞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省寧波
出生日期
1911年7月3日
逝世日期
1996年9月3日
畢業院校
滬江大學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籍    貫
浙江寧波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龔祥瑞人物生平

1911年7月3日,龔祥瑞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基督徒家庭。 [3] 
1923年,入讀美國浸禮會所辦浸會中學。 [5] 
1929年,被保送進入上海滬江大學生物學系學習。 [4]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庚子賠款公派留學,赴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LSE),師從著名政治學家拉斯基和憲法學大師詹寧斯。
1936年,赴英留學。 [4] 
1938年,到巴黎大學攻讀行政法學。
1939年,獲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比較法研究所法學博士學位(因二戰爆發,未發證書);回國後在西南聯合大學、重慶中央青年幹部學校、重慶中央大學、北京大學任教。 [4] 
1948年夏,到北京大學政治學系任教。
1949年12月,到中共中央政法委參事室工作。
1954年,北京大學恢復法律系,回校任教,曾任“國家法教研室”主任。
1968年,被髮往江西省鯉魚洲勞改農場教育改造。
1971年—1981年,在北大法律系編譯室從事翻譯工作。
1980年,重返教室,為北大法律系77級、79級學生授課,講授《外國憲法》和《比較憲法》。
1982年,開始在北大法律系招收研究生。
1993年7月,開始寫作《龔祥瑞自傳》,歷時三年完稿。 [5] 
1996年9月3日,龔祥瑞去世,享年85歲。 [3] 
2011年5月,龔祥瑞自傳《盲人奧裏翁》出版。 [4] 

龔祥瑞人物事蹟

  • 屢遭批判未喪元氣
龔祥瑞“敏感”的一生與中國歷史有着奇妙的因緣。辛亥革命那年,他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基督徒家庭。少小時期,他從教會學校接受了謙讓、容忍、愛人的紳士教育。除了教會里的人,他兒時記憶中最大的温暖,就是冬夜在沿江腳伕居住的土屋裏,圍着篝火傾聽他們日常生活中挨侮受辱後的吶喊、嗟嘆和怨憤。正是對底層人苦難的感同身受,使龔祥瑞放棄了已經入門的生物學,轉投政治學,因為“政治學更接近我所熟悉的生命”。
在清華園,龔祥瑞親受錢端升、張奚若、蕭公權等政治學大家提點;1935年考取庚子賠款留學英法,師從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學家拉斯基和憲法學大師詹寧斯,打下了系統紮實的憲法知識功底。
懷着吏治救國和憲法興國的理想歸國,龔祥瑞一心希望憲法在自己的故土變成活的事物,卻在現實中無功而返。他曾任國民勒克兒年幹校副教務長,深得蔣家父子賞識,卻因不滿國民黨的派系鬥爭黯然辭職;1949年以後,他下決心留在大陸,一度經導師錢端升舉薦,進入中央政法委參事室工作,當時官方主流推崇蘇聯國家與法的理論,與他所學相差甚遠,因而又長時間賦閒。姜明安説,龔先生每每到了當官的邊緣,每每又被逼退到書齋。
此後接踵而至的政治運動,給龔祥瑞造成了一生難以平復的創傷。在反右鬥爭中,他批判授業導師錢端升和同窗多年的同學,自己也被深深地傷害。日後,他甚少向人提起。儘管如此,他的多位學生都説,龔先生對他一生的選擇,從無悔意,從不怨尤。相反,他認為這些挫折都是研究治國之道的素材。
龔祥瑞風度翩翩,穿戴常有英國紳士的範兒,他生性謹慎剋制,又有文學家般的心思和激情。賀衞方説,龔老是法學界中少有的筆端常帶感情的學者,“他的文章,有一種氣韻在字裏行間流淌。”中國現實和憲法理想糾結貫穿龔祥瑞的一生。用他的話説,“雖然年年挨批,倒未喪失元氣。”
1950年代院系調整,北大恢復法律系,當時系裏要求龔祥瑞開設“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課程,專門批判資產階級憲法的反動性和虛偽性。龔祥瑞説,要把教材專往資本主義的陰暗面去編,這可真為難他了。不過,他會把資本主義的統治經驗介紹出去,供人借鑑……他直言自己對斯大林憲法草案歌功頌德式的表述不僅不喜歡,而且有惡感。他更尖鋭地指出,政論文字不應該出現在憲法文本中。
80年代後期,龔祥瑞在《法學雜誌》發表“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憲法理論”直揭中國憲法學理論和實踐長期受蘇聯影響的弊端,這篇文章給他帶來如潮的抨擊。面對來自學界和司法界高層領導指他不愛國的批判,他迴應説:“《醜陋的中國人》的作者是否定中國人嗎?真正的愛國主義應該貫穿着批判精神的光芒和民主精神。”他堅定地認為,中國的問題,不是理論問題,更不是什麼法律問題,而是敢不敢説真話、為人為師的道德問題,遭批判只能激勵他的愛國主義情感而不會擾亂他潛心向學的生活。《法學雜誌》主編周恩惠問他,一個法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什麼?他説,首先要有獻身精神:“一個法律人要不怕強權,要敢於維護法的尊嚴,為老百姓申冤、鳴不平,還要準備遇到各方面壓力。但只要堅持的是真理,成功終歸是屬於你的。” [5] 
  • 竭盡年華與年輕人交往
改革開放後,龔祥瑞終於迎來了他生命中最好的年華。政治氣候的變化之速出乎他的意料,積蓄多時的激情噴薄而出,他對憲法知識的傳播和實踐,更加只爭朝夕。
他給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學生開比較憲法課,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歡迎。姜明安本來選的是經濟法小組,因為被龔祥瑞的課吸引,改學行政法。姜明安説:“我們這些在鄉下和部隊的,以前哪有聽過權力需要限制這些説法!”
年輕學子對憲法知識的渴求給龔祥瑞莫大的鼓舞。身邊人勸他著書立説,“藏之名山,傳至後世”,他説,不!書有人寫,書也是寫不完的,我要竭盡年華投入到和21世紀的年輕人的交往、接觸,面對面地釋放出光和熱!賀衞方説,那個時候是龔老最活躍的時期,頗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勁頭。
龔祥瑞和學生們在龔家後花園合影 龔祥瑞和學生們在龔家後花園合影
除了學校,龔祥瑞還在自己家中開設課堂,向所有人敞開。熊文釗當時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每週都到龔家聽課。他説,感覺到龔先生很想抓住一切機會表達,只要有學生在他面前,他就滔滔不絕,並經常有精彩睿智的論斷,在龔老家中,熊文釗記下了“憲法和行政法是治國之術”。有的人收穫了“法治就是經人們同意的統治,就是民主的政治,而不是個人專斷。”學者宋先科在一篇回憶龔祥瑞的文章中説,那時在北京地區,幾乎全部有雄心抱負的人都到龔家作過客。在北大中關園502樓202室激揚江山的氛圍中,後來走出了行政法學者姜明安、刑法學者陳興良、政治學者王紹光、微軟中國副總裁劉鳳鳴等人。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董事長袁嶽當年也曾慕龔老之名,到龔家聽課。第一節課後回到家,他就收到了龔祥瑞的來信:嶽弟,台端,北京一晤,聞弟數言,受益匪淺……寫滿滿一頁紙,署名:兄祥瑞。袁嶽説,當年龔祥瑞78歲,他只有21歲,看到信後簡直吃驚,過了很久都不能習慣。
龔祥瑞晚年結交的後學遍佈中國。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當時在廈門大學教書,一日也收到了素昧平生的龔祥瑞的來信,信中説,讀到俞在《廈門大學學報》上發表的評述拉斯基國家理論的文章,知道國內還有人在研究拉斯基的思想,感慨很多。此後俞可平與龔先生便一直有聯繫,直到他去世。1993年在浙江省高院工作的陳有西,因為到北大高級法官班學習的機會,跟龔老結下了深厚的交誼,更獲龔老託付自傳遺稿。陳有西説,因為他來自法院,龔祥瑞特別希望知道司法實踐發生了什麼,同時也寄望於像他這樣的體制內人士有所作為。法律學者賀衞方與龔祥瑞有過多次交流,後來他到美國訪學,期間也多次收到龔祥瑞的來信。賀衞方回憶,自己的回信甚至不如龔老的來信多。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龔祥瑞一直與他器重的後學保持書信往來,交流國內外的思想動態,以及各自對憲法的理解。龔老和晚輩之間的舐犢情深讓賀衞方至今常常感念。
雖然年事已高,龔祥瑞不遺餘力地操持各種講座和培訓班,利用他的海外學術資源,請各國學者來華跟年輕學人交流。他將自己教學的素材整理成《比較憲法與行政法學》一書,組織翻譯英國丹寧勳爵的一系列著作,很多晚輩的法律學人,享受着他學説和思想的澤被。學者何海波説,雖然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植入中國始於清末民初,但中國的多數行政法學者也許要等到龔祥瑞和王名揚兩位學者介紹,才瞭解英美法上的“自然正義”和“正當程序”理論。
1980年代晚期,龔祥瑞一直念茲在茲的管政府和管官員的法,終於有一部得以面世。姜明安説,雖然龔祥瑞不在行政訴訟法的主要起草人員之列,但是,從立法之初到整個過程,他一直給立法機關提供意見。在該法頒佈後不久,他又帶着自己的學生到全國各地實地考察。1991年夏,龔祥瑞在東北某基層法院住了40天,跟着庭長下鄉,看到自己“一向作為法治原則介紹的若干觀念,正由我國基層司法人員加以實踐”,希望自此法學可以開始擺脱政治化。
龔祥瑞把自己比作古希臘神話裏追逐太陽的盲人奧裏翁。直到生命最後的時光,他和去看望他的後輩,還在談論中國的憲法。他説現在很多的基本問題沒有搞清楚。他説他已八十五了,此生已無法看到,有賴年輕人繼續前行。 [5] 

龔祥瑞主要成就

龔祥瑞科研成就

  • 出版著作
專著
專著名稱
出版時間
作者
《歐美員吏制度》
1934年
龔祥瑞與樓邦彥合著
《西方國家的司法制度》
1980年
龔祥瑞與羅豪才、吳擷英合著
《文官制度》
1985年
龔祥瑞
《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1985年
龔祥瑞
《法與憲法近論》
1992年
龔祥瑞
《法治的理想與現實》
龔祥瑞
《憲政的理想與現實——憲法與憲政研究文集》
龔祥瑞
《英國行政機構和文官制度》
龔祥瑞
資料來源: [4] 
譯著
譯著名稱
原著
《法與憲法》
英國 W. Ivor·詹寧斯
《法律的訓誡》
英國 丹寧勳爵
《法律的界碑》
英國 丹寧勳爵
《法律的正當程序》
英國 丹寧勳爵
《法律的未來》
英國 丹寧勳爵
資料來源: [4] 

龔祥瑞人才培養

龔祥瑞在政、學兩界培養了很多傑出弟子,曾親授的學生既有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也有法學家姜明安、陳興良、王紹光、熊文釗,律師陳有西等。 [4]  [9] 

龔祥瑞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獎名稱
獲獎書目
2015年11月
1978-2014影響中國法治圖書獎
著作《比較憲法與行政法》
資料來源: [8] 

龔祥瑞人物紀念

  • 自傳《盲人奧裏翁》出版
2011年5月,龔祥瑞先生的親筆自傳《盲人奧裏翁》首度出版,它記錄了橫跨兩個時代中國法、政、學界的風雲變幻和他坎坷前行的人生體驗。他以赤子般的天真擷取和講述人生路上的經歷:少年時的求學經歷,留學英法的海外生涯,抗戰時在“西南聯大”的教授生活,“文革”時“漏網右派”的坎坷時光,上世紀80年代後重返北大教職、傳播思想的不倦晚年。這部自傳寫盡了他和他的時代的榮辱與悲歡。 [4] 
2011年6月11日,北京大學舉辦了《盲人奧裏翁——龔祥瑞自傳》的首發儀式。這本自傳出版後引發人們對中國法學和中國憲政道路的進一步關注和思考,也引領更多的公法學者步先賢餘澤而前行。 [9] 

龔祥瑞人物評價

龔祥瑞的晚年,拼盡全力發光發熱,以培育憲法學人才為己任。在課堂上,他恣意飛揚授學;在課堂外,他不顧年高,帶領學生到各地法院對行政訴訟法實施狀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林海 評) [3] 
龔祥瑞先生作為一個人,一個公民,他一生都在奮鬥:為自己國家的文明、富強奮鬥,也為自己個人的尊嚴和家庭的幸福奮鬥;龔祥瑞先生作為一個學者,一個公法學家,他大半輩子都在探索,探索在中國如何創建政治學和公法學(憲法學和行政法學)學科,探索如何對中國公權力進行規範和控制,探索在一個有着2000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度裏如何建立憲法和法治。(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行政法學者姜明安 評) [5] 
龔先生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對學術本身的投入,對憲法的熱愛,對後學的提攜,顯示出非凡的人格魅力。(法律學者賀衞方 評) [5] 
龔先生教學極端認真負責,學問功底紮實,系統性和邏輯性都很強, 無論是上課還是考試都能引發學生的專注和興趣,啓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讓學生學得很充實,這一點正是一個好老師所應具備的優良品質。(學生吳大年 評)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