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龐貝蠕蟲

鎖定
在東太平洋海底,那兒有一條長長的地殼活動帶,發現有許多的海底熱泉,生活着一種毛絨絨的軟體動物,它們能承受最高值測到81℃。這種體長6-8釐米的蠕蟲 [1]  ,是所知地球上最耐高温、最耐温差的動物。專家們叫它為“龐貝蠕蟲”(Alvinella pompejana)。
中文學名
龐貝蠕蟲
拉丁學名
Alvinella pompejana
動物界
分佈區域
東太平洋海底
體    長
6-8釐米
特    點
耐高温、最耐温差

龐貝蠕蟲簡介

龐貝蠕蟲又叫做剛毛蟲,它們會用自身的分泌物在石管的管壁上築起一條細長的管子,然後像珊瑚蟲一樣蟄居在裏面。它們有時候也會從管子中爬出,在四周遊蕩一陣子 [2] 
科學家曾對龐貝蠕蟲附近的水域温度進行測量,發現温度竟高達105℃。起初,科學家認為它們本身也許擁有一種特殊的隔熱本領,能夠將自己和高温環境隔離開來,就像是消防員的消防服或是宇航員的宇航服那樣能夠保護身體免受高温和真空的傷害 [2] 
可是在對龐貝蠕蟲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並沒有這種天生的防護本領。於是科學家又推測可能是地下熱泉噴出時,是直衝上方的,並沒有對周圍水域造成太大影響,就像是冬季的火爐一樣,距離煙囱遠一點,温度就會低些,因此龐貝蠕蟲所生存的環境也許並沒有那麼高的温度 [2] 
但是,科學家隨後對龐貝蠕蟲築造的管子進行了研究,並用根特製的温度計伸進去進行温度測量,結果發現管子裏的最高温度達到了81℃。由此可見,龐貝端蟲是名副其實的最耐高温的動物。在此之前,地球上公認的最耐熱的動物是生存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種螞蟻,它們可以耐受55℃的高温。因此,科學家曾經定下結論,生物體細胞中的膜狀結構,比如説細胞核和線粒體,很難承受外界温度的驟變,耐受高温的臨界點為55℃ [3] 
然而,龐貝蠕蟲的發現,徹底打破了這一結論。在龐貝蠕蟲生存的水域中,人們發現這裏還含有硫化物,以及鉛、鎘、鋅、銅等重金屬,高温加上化學成分的毒性,足以使許多動物斃命。那麼這些蠕蟲是如何排除毒素,又是如何覓食的呢 [3]  ?
其實,龐貝蠕蟲和珊瑚蟲一樣,是一種共棲動物。在它們的背部,依附着一種絲狀細菌,這種細菌在龐貝蠕蟲的背部形成厚厚的一層保護膜,從而排除掉那些有害物質。同時,蠕蟲為細菌提供生存的培養基,並不斷更新周圍的水,而細菌的分泌物也成為蠕蟲賴以為生的食物。有的時候,龐貝蠕蟲也會離開居住的管子,游到附近水温較低的水域覓食 [3] 
它們承受如此高温的能力,是動物界絕無僅有的,可謂是耐高温動物中的記錄保持者 [3] 
龐貝蠕蟲 龐貝蠕蟲

龐貝蠕蟲生長習性

它們用分泌物自石頭煙囱的岩基上堆起一條細長的管子,就像珊瑚蟲一樣,身體就蟄居在裏面,生物學家們通過水下儀器及電視看到,這些蠕蟲有時會爬出管居而在四周遊蕩。經測量,那裏的中心水温高達105℃,但專家們仍不敢相信,像蠕蟲這樣高級的動物,竟能生活在如此的高温環境之中。他們想,也許龐貝蠕蟲有一種特殊的隔熱本領,就像消防服和宇航服那樣能保護身體免受高温或真空環境的傷害。可是研究表明,龐貝蠕蟲並沒有這樣的天然防護機能。於是又想到,或許地下熱液直竄上方,對周圍並沒有造成太高的温度,就像冬季烤火,在鐵皮煙囱管周圍稍遠一點,就不會感到太明顯的熱度一樣。
龐貝蠕蟲
龐貝蠕蟲(5張)
1995年11月至1996年4月,美國生物專家利用著名的深海潛水器“阿爾文”號下潛到海底,仔細查看了3根冒著熱液的“海底煙囱”:外壁上密密地長滿了龐貝蠕蟲的白色石管,觀察人員用一根特製的温度計伸進石管測量了温度,結果發現,最高值測到81℃。這種體長6-8釐米的蠕蟲 [1]  ,是所知地球上最耐高温、最耐温差的動物。

龐貝蠕蟲耐熱食性

在龐貝蠕蟲發現之前,公認為最耐熱的動物是生活在撒哈拉大沙漠的一種螞蟻(Cataglyphis),那裏白天的温度有55℃,可與龐貝蠕蟲相比還差得遠,這種蠕蟲的生存能力還不僅在温度一項,在那種熱液泉的環境裏,海水中有高濃度的有毒硫化物和重金屬元素
龐貝蠕蟲與珊瑚蟲一樣,是一種共棲動物,與它“相依為命”的還有一種絲狀細菌,它們依存在蠕蟲的背部,蠕蟲為細菌提供培養基並保持細菌周圍的水不斷地更新,蠕蟲則依靠細菌的分泌物為生。現在科學家們正以極大的興趣對它們進行深入的研究,或許能從中得到有益於人類的某種啓發。
參考資料
  • 1.    潘茜編著,生物傳奇叢書 極限的挑戰 耐力,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4,第141頁
  • 2.    侯書議主編,在獵物身上打洞的玉螺 軟體動物,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3.04,第71頁
  • 3.    侯書議主編,在獵物身上打洞的玉螺 軟體動物,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13.04,第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