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鬚菜

(天門冬科天門冬屬植物)

鎖定
龍鬚菜(Asparagus schoberioides Kunth )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1米。根細長,分枝有時有極狹的翅。葉狀枝窄條形,鐮刀狀,基部近鋭三稜形,上部扁平,鱗片狀葉近披針形,花腋生,黃綠色;花梗很短,雄花:雌花和雄花近等大。漿果熟時紅色,5-6月開花,8-9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和甘肅等地。也分佈於日本、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生於海拔400-2300米的草坡或林下。
根狀莖和根在河南常被作為中藥白前混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龍鬚菜
拉丁學名
Asparagus schoberioides Kunt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天門冬目
天門冬科
天門冬屬
龍鬚菜
命名者及年代
Kunth,1850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8] 

龍鬚菜形態特徵

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根細長,粗約2-3毫米。莖上部和分枝具縱稜,分枝有時有極狹的翅。葉狀枝通常每3-4枚成簇,窄條形,鐮刀狀,基部近鋭三稜形,上部扁平,長1-4釐米,寬0.7-1毫米;鱗片狀葉近披針形,基部無刺。
龍鬚菜
花每2-4朵腋生,黃綠色;花梗很短,長約0:5-1毫米;雄花:花被長2-2.5毫米;雄蕊的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和雄花近等大。漿果直徑約6毫米,熟時紅色,通常有1-2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2] 

龍鬚菜生長環境

生長適宜温度為12-22℃,生於海拔400-2300米的草坡或林下。在夏季高温或冬季低温時,露在沙外的部分死亡,但藏於沙內的部分存活,因此在温度適宜時能迅速地長出藻枝,完成生活史;適宜海水相對密度為1.018-1.022,在1.005-1.026範圍內均可生長;在水錶面下20-40釐米處生長良好,水深3米以內也能生存。 [2]  [7] 
龍鬚菜具有較強的產氧和吸收N、P的能力。純引。氮磷比對龍鬚菜的生長有重要的影響,龍鬚菜在10:1的氮磷比下生長良好。光照度為0.4-3.2lx時,龍鬚菜對N、P的吸收速率隨着光照度的增強而增大,表現出正相關的關係;但當光照度超過上述範圍時,N、P的吸收迅速下降,這種現象可能與抑制光合作用有關,還可能通過影響龍鬚菜的硝酸還原酶活性而對其N、P吸收速率產生影響。當光照度達到龍鬚菜生長的適宜範圍時,吸收的N、P比趨向於恆定(9-11月),這一比值可能是龍鬚菜藻體吸收利用N、P的大致比值。此外,龍鬚菜對N、P的吸收速率還受到温度、鹽度、pH等環境因子的影響。水動力條件也影響龍鬚菜對N的吸收。 [7] 

龍鬚菜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和甘肅等地。也分佈於日本、朝鮮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甚至於在熱帶國家委內瑞拉也有分佈。 [2]  [6] 

龍鬚菜繁殖方法

龍鬚菜人工移栽

移栽地的選擇:龍鬚菜要求土壤疏鬆、土層深厚、肥沃,有一定排水和保水能力的腐殖質土壤,不適宜生長在貧瘠、粘質或過於乾旱的地方。因此應選擇適宜龍鬚菜生長、水肥條件好的疏林地或針闊混交林下。 [5] 
根莖採挖:龍鬚菜為多年生植物,一般年限越長,萌生的枝條越粗狀。龍鬚菜的根莖具有分株的能力,因此可以從龍鬚菜生長較密集的地段採挖。採挖的時間應選擇在深秋或早春,早春選擇在根狀莖尚未開始萌動時期進行,隨採隨運隨挖隨栽植,以利於成活。如達不到這個條件,必須現場進行遮蔭。採挖時要注意根系的完整,不要撕裂根系。 [5] 
栽植:栽植前要對龍鬚菜的根系進行修剪,要把病腐的根系剪去,過長的根系也要剪去一部分,以免栽植時出現窩根的現象。有條件的情況下要採用保濕劑和生根粉進行根部處理,以促進成活。移栽深度以20~30釐米為宜,覆土、踩實,然後再覆上枯枝落葉。栽植後要一次性澆透水,水滲下後要用土將裂縫填好覆上浮土,以防止太陽照射後開裂、透風不利成活。 [5] 
管理與採收:春季,待龍鬚菜萌發後,適當除去周圍高於龍鬚菜的雜草,注意保留草本層,以保持土壤水分。採收時以距離根部8釐米左右處掐取嫩莖為宜。此外,還要防止人、畜的踐踏和損壞。 [5] 

龍鬚菜種子繁殖

種子採集:種子的採集時間應在10月份左右進行。 [5] 
種子處理:果實陰乾後,剝去果皮,從中選取紅色、成熟而飽滿的大粒種子進行“低温-高温-低温”這樣的變温處理,對種子生根發芽可起到促進作用。 [5] 
播種地選擇:應選擇水肥條件好的適宜龍鬚菜生長的低窪疏林地或針闊混交林下。
整地:在選擇好的林下地塊,除去枯枝落葉和石塊,全面整地耙平。 [5] 
藥劑處理:播種前,用0.005%的赤黴素溶液浸泡6h後,即可播種。 [3] 
播種:播種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即4月初和10月中下旬。經過變温處理的種子適時播種,播種密度按株行距50釐米×50釐米進行穴播,每穴2~4粒種子。覆土後踩實,再覆上落葉,以保持水分。 [5] 
田間管理:播種後,龍鬚菜第一年只有根在生長,第二年才形成地上部分,所以第一年在芽要出土時及時耙松表土,以利於芽的出土,注意要淺翻,以防損傷幼芽及根。當實生苗已展開2片小葉時,此時要進行一次中耕鬆土。鬆土不僅能使土壤疏鬆,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進根系發育,還能消滅雜草。第一年春季雜草增多的時候還要適時進行一次人工除草,有條件的可在5月中旬進行一次追肥,以N肥為主,在距離小苗基部8釐米處挖穴施肥,然後覆土。以後放棄人工管理,使其成為真正的野生龍鬚菜。 [5] 
種子採收:龍鬚菜種子在9月中下旬變黑成熟。將成熟的龍鬚菜果實採下,放入袋內並放置於適宜的容器內,在温和、蔽光的條件下存放10天-12天左右,濕果脱皮,種子顯露,用清水洗淨。清除不成熟的種子及雜物後,陽光下曬乾,於通風乾燥處保存。 [3] 
沙培處理:將龍鬚菜種子拌入乾淨的細河沙,種子與河沙比例為1:4或1:5,河沙含水量在60%左右。在低温(0-7℃)下存放30-40天,隔2-3天翻動一次。取出後,再置於20℃左右條件下,3天-5天后種子萌發。 [3] 
選地作牀: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疏鬆肥沃的土地作為育苗田。每667平方米施入腐熟廄肥1500-2000千克,土壤深翻30釐米左右,使農家肥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做寬1.2-1.5米,高15-20釐米的育苗牀,牀面無硬土塊,呈木梳狀。 [3] 
條播:橫着牀畦的走向開出播種溝,溝的深度為2-3釐米、寬度為6-8釐米。將種子拌入4-5倍細河沙均勻地撒入溝內,播種量以12.5千克/667平方米為宜,然後覆土,覆土的厚度為1.5-2.0釐米,踩實。覆土後加蓋厚2釐米左右的稻草。 [3] 
撒播:播種前將育苗牀牀面上澆足底水,待水分滲入土壤以後,將種子與4倍-5倍河沙混合後均勻地撒在牀面上,播種量以25千克/667平方米為宜。播種後,用平底鐵鍬將種子壓入土中,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然後覆土,覆土的厚度為2.0釐米。覆土後在牀面上鋪厚度為2釐米左右的稻草。 [3] 

龍鬚菜栽培技術

龍鬚菜
龍鬚菜(5張)
選地與選種:因龍鬚菜不耐高温,所以需要空氣濕度較大的種植環境,並且種植環境需要排灌方便、背風向陽。另外,在龍鬚菜種植時,需要選取疏鬆與土質肥沃的輕黏質或是砂質土壤。所選龍鬚菜需要是綠皮的品種,這種品種分支比較快、生長較為旺盛,在綠皮品種中較好的是無刺品種,因無刺綠皮的品種長勢較強,莖蔓長至15-20釐米時就有分枝,且分枝較嫩。此外,在選擇龍鬚菜種時,需選擇微黃色、個頭肥壯、沒有破損、芽眼微微的突起、重量約為500g、蠟質多與表皮光滑的種瓜。然後把種瓜在11月下旬放置於5-7℃條件下保存,主要方式為:使用籮筐裝沙儲藏,也就是在籮筐中裝一層沙,放上一層種瓜,不可以出現空隙,同時在籮筐頂端覆蓋一層10-15釐米厚的沙。如果種瓜數量較大,需要儲藏於沙池中。在儲藏過程中,需要重視以下幾方面:其一,不可以澆水,即便表皮起皺也不可以澆水;其二,需要採取沙來覆蓋,不可以採取田園土或農家肥來覆蓋;如果沒有幹沙,可使用煤灰來覆蓋,防止種瓜出現變質。 [4] 
培育種苗:龍鬚菜種苗繁育主要有扦插繁殖、種瓜繁殖與組織快繁三種方式,肇慶市主要採取扦插繁殖方式培育,這種種植方式應在每年11—12月將種瓜提前培育,用在切段扦插健壯秧蔓上,同時在第二年1月,由健壯植株上取一段莖蔓,所選莖蔓需要包含兩三個節,將基部多於葉片摘除,再在1.8毫克/升赤黴素與13毫克/升萘乙酸水溶液中浸泡8-10分。將所培育種苗取出,置於營養土之中,同時重視保温與保濕,等萌發新芽以後,需要澆上適量的有機肥水,促進種苗生長。按照相關實踐能夠得出,應用這種育苗方法,種苗成活率超過85%。 [4] 
起畦:畦間隔50釐米,畦高要大於50釐米,畦寬控制在80-100釐米為宜。
定植:栽培龍鬚菜時,需要在2月中旬定植,如果採取露地方式,可以在3月中旬定植。此外,由於龍鬚菜採收期較長、生長的速度較快與採摘的次數較多,其需要較大的養分,因此,在整地前,要深翻與曬白,將基肥施足,667m2需5kg腐熟的有機肥。在種植後,澆上定根水,維持土壤的濕潤性。 [4] 
搭棚引蔓:所搭建的大棚寬度控制在100釐米、高度控制在80釐米為宜,這樣一來,便於龍鬚菜通風透氣。當瓜蔓長至50釐米時,可通過小竹竿引蔓上架;如果藤蔓數量較多,那麼引蔓上架的藤蔓數量控制在一兩個即可,其他多餘的藤蔓則全部剪除。
及時除草、施肥:務必將田間雜草清除乾淨,防止田間雜草與龍鬚菜爭水爭肥;除草時儘量採用菜叉鬆土或手拔方式,切忌不可對根部造成損害。施肥方式也要妥善選擇,目前噴灌、澆灌、滴管均是常用的施肥方式,滴灌方式最為常用。為了避免出現龍鬚菜莖葉潰爛現象,務必要防止植物莖葉與肥液相互接觸,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龍鬚菜高產栽培。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大多偏愛龍鬚菜的嫩梢,而嫩梢的需肥量較大,但務必要秉承“薄施”“勤施”的施肥原則,防止出現燒根現象。
根外追肥:為了實現龍鬚菜嫩梢快發、多發、早生,除了將肥料噴灑在龍鬚菜根系部位,還要採用根外追肥的方式來促發新梢。葉面肥的噴灑濃度控制在1200-1500倍液,採用植保素+氨基酸類葉面肥。
採收:如果天氣適宜,需要在種植龍鬚菜30d以後採收。例如:在3月種植的龍鬚菜,可以4月上旬陸續採摘植株嫩梢。由於龍鬚菜的採收期較長,每年4月是初產期,5-10月是盛產期,11-12月是末產期。在採摘時,需要留下一兩結的基部,需要由離地面或2、3節位置節位出將其這段,按照龍鬚菜幼嫩程度,將基部稍老的部位切去。在採收的盛期,每隔3-4d就可以採收一次,若肥水充足,667m2可以採收2000多kg。 [4] 

龍鬚菜主要價值

根狀莖和根在河南常被作為中藥白前混用。 [2] 
參考資料
  • 1.    龍鬚菜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07-27]
  • 2.    龍鬚菜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孫冬偉,吳紹軍,李娜,趙桂敏等.DB21/T 2334-2014 雉隱天冬(龍鬚菜)栽培技術規程[S]. 撫順市質量技術監督局:1-3
  • 4.    熊海鋒.龍鬚菜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鄉村科技,2020,(14):100-101.
  • 5.    趙琦.龍鬚菜林下繁育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24):54+85.
  • 6.    陸崇玉,鄧贇,梅玲,等.龍鬚菜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1,42(06):1069-1071.
  • 7.    安鑫龍,齊遵利,李雪梅,等.大型海藻龍鬚菜的生態特徵[J].水產科學,2009,(02):109-112.
  • 8.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引用日期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