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華區

(海南省海口市市轄區)

鎖定
龍華區,隸屬海南省海口市,地處海口市西北部,介於東經110°14'54"~110°24'47",北緯19°43'07"~20°03'10"之間,總面積322.46平方千米。 [1]  [35]  截至2020年6月,龍華區轄6個街道、5個鎮, [2]  區政府駐濱海街道龍昆北路19號。 [3]  龍華區地處台地和平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水域面積15.25平方千米。 [1]  截至2023年末,龍華區常住人口83.33萬人。 [29]  [36] 
起源於漢代,開埠於宋末元初。從漢代起,屬廣西。唐貞觀元年(627年),海口始隸屬於瓊山縣。明洪武三年(1370年),劃歸廣東。 [4]  1982年10月,成立副縣級新華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派出機構)。2002年10月16日,撤銷新華區,設立龍華區。 [1]  龍華區境內有騎樓歷史文化街區、羊山地區古郡治古村古廟古文化羣、新坡冼夫人紀念館、觀瀾湖風情小鎮、馮小剛電影公社、羊山濕地等歷史人文資源。 [5] 
2022年,龍華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32.73億元,同比增長2.0%,在全市增速名列第一;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155.13億元、27.8億元,增長2.64%和1.6%,在四個區中增速第一;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6%、7.9%。 [28]  [34] 
中文名
龍華區
外文名
Longhua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460106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海南省海口市
地理位置
海口市西北部
面    積
322.46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街道、5個鎮
政府駐地
濱海街道龍昆北路19號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編碼
570105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3.33 萬(截至2023年末) [29] 
著名景點
萬綠園
海口人民公園
火車站
海口東站
車牌代碼
瓊A
地區生產總值
619.8 億元(2020年)

龍華區歷史沿革

起源於漢代,開埠於宋末元初。
從漢代起,屬廣西
貞觀元年(627年),海口始隸屬於瓊山縣。
洪武三年(1370年),劃歸廣東。 [4] 
1950年12月,海口市設立第二區人民政府。
1955年6月,撤第二區人民政府。
1960年5月,撤銷辦事處,成立西區公社。
1962年1月,撤銷西區公社。
1974年2月,新華公社與紅衞公社(義興公社)合併成立新華區革命委員會。
1982年10月,撤銷革命委員會,成立副縣級新華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派出機構)。
1990年11月,成立新華區(縣級)人民政府。
2002年10月16日,撤銷新華區,設立龍華區。 [1] 

龍華區行政區劃

龍華區區劃沿革

1955年6月,設新華、義興街道辦事處。
1962年1月,分別設立新華、義興、海甸、秀英公社。
1990年11月,設立新華區(縣級),轄中山路、新華、大同路、濱海路、海墾5個街道和城西鄉。
2002年10月16日,海口市並轄瓊山市,區劃調整時撤銷新華區,改為龍華區,管轄原新華區的行政區域和原瓊山市的龍橋鎮、龍泉鎮、新坡鎮和遵譚鎮以海榆中線為界的東側地區以及府城鎮的薛村、大樣村。
2011年末,轄中山路、大同路、濱海路、金貿、金宇、海墾6個街道辦事處,城西、龍橋、龍泉、新坡、遵譚5個鎮,共11個鄉級政區;下設64個居民委員會、54個村民委員會;設有324個居民小組、327個村民小組。 [1] 

龍華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龍華區轄6個街道、5個鎮:中山街道濱海街道金貿街道大同街道海墾街道金宇街道城西鎮龍橋鎮新坡鎮遵譚鎮龍泉鎮 [2]  區政府駐濱海街道龍昆北路19號。 [3] 

龍華區地理環境

龍華區位置境域

龍華區地處海口市西北部,介於東經110°14'54"~110°24'47",北緯19°43'07"~20°03'10"之間,東鄰美蘭區瓊山區,南依定安縣,西接秀英區,北臨瓊州海峽,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6.9千米,總面積322.46平方千米 [35]  。其中陸地285.3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4.9%;水域15.25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5.1%。 [1] 

龍華區地形地貌

龍華區地形圖 龍華區地形圖
龍華區地處台地和平原,絕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米以下,地形略呈長心形,地勢西部、東南部較高,中部、北部低平。轄區地表主要為第四紀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大面積分佈,濱海以濱海台階式地貌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為主。南渡江流經的東部邊界,沿岸低平,北部多為沿海小塊平原。 [1] 

龍華區氣候

龍華區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春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濕涼多台風,冬季乾旱不冷,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年平均氣温24.5℃;年平均降水量213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197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6%。常年以東南風、東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2.8米/秒。全年無霜,年平均日照時數2054小時。 [4] 

龍華區水文

龍華區衞星地圖 龍華區衞星地圖
龍華區有水域面積15.25平方千米,其中河流面積4.7平方千米,水庫面積1.61平方千米,水塘面積5.52平方千米,溝渠面積1.18平方千米,灘塗2.24平方千米等。境內有南渡江、美舍河、南大河、新舊溝和昌旺溪等江河溝溪。海南島最長的河流南渡江干流長度333.8千米,流域面積7063平方千米,從定安縣定城鎮流入龍華區新坡鎮到龍泉鎮,南渡江在龍華區段長20千米,寬度最大有800米、最窄有300米;美舍河發源於永興鎮,河長有27.04千米,流域面積52.96平方千米,從秀英區的五源河及白水塘流入龍華區城西鎮;南大河(龍昆溝、也稱崩潭溝),總長11.42千米,流域面積為38.02平方千米,從龍華區城西鎮流入大同街道到濱海街道;新舊溝為南渡江支流,總長3.5千米,最寬300米,最窄50米,從瓊山區龍塘鎮流入龍華區龍泉鎮;昌旺溪總長35.5千米,流域面積121.6平方千米,從秀英區藍山南藍泉流入龍華區的遵譚鎮昌旺水庫。 [1] 

龍華區自然災害

龍華區的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颱風等。旱災一般3~4年發生一次,最嚴重的是2004年5月15日,境內5個鎮共有3775公頃農作物遭受損失。暴雨每年發生2~3次,特大暴雨每年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下半年,最嚴重的是2010年10月上旬發生的特大暴雨,全區受災特別嚴重,受災人口9.26萬人次,城區低窪地帶受淹一天,農作物受淹面積達5240公頃,畜牧業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失,房屋倒塌171間。每年都受到颱風2~3個襲擊,主要發生在8~10月,最嚴重的是2005年9月26日的"達維”颱風,受災人口達16萬多人次,農作物受損面積達5324公頃,房間倒塌242間,經濟損失9082萬元。 [1] 

龍華區自然資源

龍華區風景
龍華區風景(2張)
龍華區的自然資源主要有玄武岩、河沙、沸石礦和膨潤土礦等。玄武岩分佈在美仁坡、龍橋、遵譚一帶;河沙分佈在南渡江沿岸,這兩種建材早已開採。金牛嶺有沸石礦和膨潤土礦,礦牀產於金牛嶺火山岩斷陷盆地中,沸石礦探明儲量3509.4萬噸,居全國第十位,膨潤土礦探明儲量1376萬噸,居全國第二十三位,該礦牀禁止開採。海秀中路以南貯藏有天然礦泉水,可利用量為每年797萬立方米。 [1] 

龍華區人口

2011年末,龍華區轄區總人口61.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71萬人,城鎮化率63%。另有流動人口12.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31.43萬人,佔51.2%,女性29.97萬人,佔48.8%;14歲以下人口10.4萬人,佔16.9%;15歲到65歲46.98萬人,佔76.5%;65歲以上4.015萬人,佔6.5%;80週歲以上(含80週歲)5218人,100週歲以上(含100週歲)83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9萬人,佔97.6%;有黎、苗、瑤、回、土家、滿等少數民族,無聚居點人口1.5萬人,佔2.4%。2011年,人口出生率12.7‰,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8.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43人。 [1] 
2018年末,龍華區全區常住人口67.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9.80萬人,農村人口7.96萬人;户籍人口49.18萬人。轄區有漢族、黎族、壯族、苗族、滿族、土家族、回族等47個民族,以漢族為主,約佔總人口97%。城鎮化率達88.26%。 [4] 
根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華區常住人口797684人。 [29] 
截至2023年末,龍華區常住人口83.33萬人,出生率為10.07%,死亡率為5.55%,城鎮人口為76.63萬,城鎮化率為91.96%。 [36] 

龍華區經濟

龍華區綜述

2017年,龍華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2.9億元,同比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3億元,增長1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42.4億元,增長11.4%;來自龍華的全口徑財政收入128.7億元,增長7.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億元,增長8.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12元,增長8.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20元,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72元,增長8.5%。 [7] 
2018年,龍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7.39億元,同比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5.78億元,增長5.8%;來自龍華的全口徑財政收入169.2億元,增長2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35億元,增長1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6.83億元,下降20.7%;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83元,增長8.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4元,增長8.2%。 [8] 
2019年,龍華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65.9億元,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220.6億元,下降3.1%;全口徑財政收入151.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3億元,增長4.8%;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0102元和15985元,均增長8.1%,高於經濟增速。 [6] 
2020年,龍華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19.8億元,同比增長8.6%,在全市增速名列第一;全口徑財政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155.13億元、27.8億元,增長2.64%和1.6%,在四個區中增速第一;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2.6%、7.9%。 [28] 

龍華區第一產業

2016年,龍華區農業總產值完成10.1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種植業完成產值4.3億元,同比增長4.3%,佔全區農業總量43%;畜牧業完成產值4.9億元,同比增長2.6%,佔全區農業總量48%。 [9] 
2022年,龍華區第一產業總產值12.76億元 [34]  ,較2017年增長7.20%;農業總產值13.25億元,較2017年增長4.70%。 [10] 

龍華區第二產業

2016年,龍華區電氣行業、醫藥行業和電力業分別增長11.6%、11.1%和1.6%;汽車製造行業、食品飲料行業和金屬製品行業則分別下降2.5%、11.1%和32.3%。 [9] 
2018年,龍華區工業總產值213.91億元,下降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99.03億元,下降7.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完成產值26.58億元,佔全區工業的12.4%,增長22.2%。電力供應業完成產值65.5億元,佔全區工業的30.6%,增長8.1%。 [10] 
2018年,龍華區建築業總產值60.26億元,較2017年增長7.20%。 [10] 
2022年,第二產業80.45億元, 同比增長1.7%。其中:工業增加值60.05億元,同比增長8.7%;建築業增加值20.40億元,同比下降12.8%。 [34] 

龍華區第三產業

2018年,龍華區市場主體新增2.1萬家,民營企業5.88萬家,佔全市45.28%。 [10] 
2019年,龍華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89.6%提升到94%。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72.3%。 [11] 
2019年,龍華區接待遊客1025.9萬人,增長11.3%,旅遊總收入115.9億元,增長14.7%。 [11] 

龍華區交通運輸

龍華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公路網絡覆蓋全區。東線高速公路縱貫5鎮,繞城高速公路橫掛其腰並聯通東線、西線、海文3條高速公路,東環輕軌鐵路穿梭城區。轄區有高鐵東站、海口汽車客運總站、市公交汽車總站等車站及南大立交橋、濱海立交橋、世紀大橋等橋樑。海南東線高速公路經過境內長24千米。 [12] 

龍華區政治

龍華區人民政府
書記、區長
副區長
領導信息統計截至2021年2月,表格參考資料: [13] 

龍華區社會事業

龍華區文化事業

2013年,龍華區加大文體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體設施網絡。推進文化惠民“五個一工程”。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全年送電影下鄉180場,送瓊劇下鄉30場,送圖書下鄉15000冊,組織和參加各類文體活動130餘場 [14] 
2018年,龍華區原創少兒快板劇《阿蓮》在海南省第三屆藝術節評選中獲得6項羣星獎,舉辦冼夫人文化節、“多彩童年六月狂嗨節”“金色夕陽”中老年文化藝術節等文化活動84場次。 [10] 

龍華區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華區有幼兒園119所,教職工2275人,在園幼兒19865人,園佔地161987平方米,建築面積130716平方米;小學76所,學生23848人,教師190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8所,學生10643人,教師69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小學升學率達100%;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7%;普通高中3所,在校學生5856人,教師486人;普通高等院校3所(省屬),在校學生21035人,教師1325人;高等專業(專科)院校1所,在校學生8452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6所,在校學生6188人;獨立設置的成人中等專業學校6所,在校學生3108人;各類民辦學校18所,學生14308人;各類培訓機構77家,培訓人數達16215人。
2011年,龍華區教育經費達2.63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42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1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31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36%、7.6%、8.36%、8.5%。 [1] 
2018年,龍華區有學校(不含民辦)39所。其中,有普通中學12所,初中就讀學生12165人,較2017年增長5.5%;小學27所,就讀學生46981人,較2017年增長5.1%。 [10] 
2018年,龍華區充實師資力量145名,增加義務教育學位3010個,通過省級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複檢和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評估認定。 [10] 

龍華區醫療衞生

2011年末,龍華區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54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6所,二級甲等專科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2個,衞生院4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5家,社區衞生服務站33家,個體診所163家。區級衞生機構中,衞生人員6857人,醫療技術人員4227人,有副主任醫師400人,主治醫師1100人,執業醫師691人。鎮衞生院有病牀18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位2.42張。
2011年,龍華區醫療機構(門診以上)完成診療24012萬人次,住院手術5676台次,出院病人5676萬人次。重點醫院有海南省人民醫院龍華門診部、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解放軍187醫院等。
2011年,龍華區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62.8/10萬,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74.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0461人,參合率達98%;居民人均壽命79.78歲,其中男性76.3歲、女性83.7歲;孕婦保健覆蓋率93.7%,孕產婦死亡率0/10萬,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94.8%;5歲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7.2‰、5.6‰、3.61‰。
2018年,龍華區有衞生機構(不含診所)117個,較2017年增長2.6%,衞生技術人員991人,較2017年增長11.6%。 [10] 

龍華區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華區有獨立科研技術開發機構16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工程技術研究所4家,其中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家;各類科技人才897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18人,技能人才1315人,農林實用人才5011人。申報省和國家科技項目1個,爭取資金277萬元。在醫藥領域,開發出50種以上藥物的強大組合,形成醫藥高新技術產業羣,開創國內藥業新領域。 [1] 

龍華區體育事業

2011年末,龍華區有市級體育館1座、大型自行車驛站1處,還有多個高爾夫球場和乒乓球、排球、籃球、足球等館(場),體育社團136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2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農村九人排球賽、拔河賽、籃球賽等。城市社區和鄉村安裝健身器材86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5%。堅持各種體育競賽活動,2005~2008年,每年舉辦“龍華區農民運動會”;主動參加省內外各類體育賽事。 [1] 
2018年,龍華區完成區文化館、圖書館建設,新建8個文體活動室和6個籃球場。 [10] 

龍華區社會保障

2018年,龍華區城鎮新增就業10048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261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555人。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養老保險參保任務,發放低保金1881.97萬元,救助5.67萬人次。 [15] 
2019年,龍華區投入1537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5户182人全部脱貧退出,有效保障已脱貧409户1793人不返貧;發放教育特惠性資助金427萬元,資助貧困家庭學生2456人次;貧困人口參合率、慢性病簽約服務、大病專項救治均達100%;完成167户農村危房改造;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18名貧困勞動力,新增貧困勞動力就業63人。
2019年,龍華區新增城鎮就業10350人,推動失業人員再就業4287人,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424人;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4700萬元、高齡補貼1569萬元,近6.1萬人受益;發放低保金、困境兒童救助金等救助資金2152萬元,4643人受益。 [11] 

龍華區基礎設施

  • 廣播電視
龍華區轄區內有海南廣播電視總枱,開通海南新聞、海南文體信息等七個頻道;海口廣播電視台,開通三個頻道,有線電視入户率99%;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海南公司落户本區,有線電視覆蓋率達100%。2011年,境內有9家傳媒有限公司;有遵譚、新坡、龍橋、龍泉文化廣播服務中心。 [1]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華區有郵政網點20家,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2296千米,投遞點覆蓋各街道、各社區、各村莊;鄉村通郵率100%。快遞業發展迅速,快遞企業有5家。全年投遞國內函件941.95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36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29萬件,徵訂報紙41.28萬份、期刊29.64萬冊,業務收入280萬元。轄區內電信企業有中國電信、中國網絡通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海南分公司,服務網點8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7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6萬户,比上年增加35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6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23萬户,比上年增加1萬户,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擁有移動電話175.49部,移動電話普及率為37.4%,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寬帶接入用户9.6萬户,比上年增加0.75萬户。寬帶網絡公司有20家。 [1] 
  • 能源
龍華區轄區內有中國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企業1家,2011年發電116.69億度。其中35千伏及以上的高壓輸電線路17條,總長度118千米;10千伏輸電線路75條,總長度408千米。轄區丘海變電站、僑中站、金盤站、電力村站是海口市重點變電站之一。供電企業1家,用電負荷91.66億千瓦,轄區內有龍華、龍橋、新坡供電所。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4.5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3%,供電可靠率99.8%。 [1] 
  • 天然氣
龍華區有天然氣(煤氣)管線226.8千米,供(加)氣站13個,天然氣(煤氣)用户67849户,其中工業用户309户,居民用户55501户,燃氣普及率為99.3%,月天然氣(煤氣)平均用量315萬立方米。 [1] 
  • 環境保護
2011年,龍華區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66萬元,空氣質量保持優良水平,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級標準(優)264天和二級標準(良)101天,API一級率72.3%,優良率(API指數為100的天數)為100%。空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值為0.00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值為0.016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值為0.020毫克/立方米,年日均值均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值為0.008毫克/立方米,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新坡鎮地表水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新坡鎮光榮村地下水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為100%;國控、省控的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相應的國家標準。近岸海域海水水質優良,主要指標達到相應功能區標準。聲環境質量符合國家標準,四類噪聲功能區均達到相應指標要求,區域噪聲55.6分貝,交通噪聲67.6分貝,均符合國家標準。城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7平方米,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58%,全境林木綠化率達到71.4%。 [1] 
2016年,龍華區加大對6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巡查整治力度,水質達標率100%。推行“河長制”,啓動東西湖等11個水體整治工作,開展美舍河及沙坡水庫周邊環境綜合整治,轄區水體水質明顯改善。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植樹造林66.67公頃;針對高鐵高速沿線和民航航線俯視區等重點部位,實施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工程;打擊非法採砂,摧毀非法採砂堆砂點10個;建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在全省率先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執法體系,實現對轄區生態環境的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 [12] 

龍華區歷史文化

龍華區地名由來

傳説海口是龍騰之地,龍華區的取名緣於歷史傳説。相傳很早以前,海口老城區的龍昆村附近有一深潭,潭中有一神龍,能保百姓風調雨順。以龍華命名該區,既符合老百姓的意願,又含有該區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呼風喚雨,造福百姓的意思。轄區內以龍命名的鎮、街道、村、溝渠等比比皆是。 [1]  [31] 

龍華區風俗民情

  • 軍坡節
“軍坡節”也叫鬧軍坡,是“公期”、“婆期”的總稱,也是一種年度區域性民間祭祀活動。它最早起源於民間紀念冼夫人的活動,是海南最獨特、最典型的民間節日。為了紀念冼夫人的豐功偉績而舉辦的“鬧軍坡”活動,歷經千百年迄今已演變成為島內最隆重的民俗活動並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海口市“冼夫人文化節”,影響遍及海內外。 [16] 
  • 齋戲
遵譚鎮是海南齋戲的齋戲班營地,也是海南人文的發祥地。該鎮聚集了20多個“齋班”,道師、藝員之多冠蓋海南。海南齋戲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2011年列入國家級保護名錄。 [17] 
  • 椰雕
龍橋鎮富道村的手工椰雕在海南椰雕工藝中技藝最為高超,被稱為“椰雕村”。該村椰雕作坊具有300多年曆史,其雕刻的椰雕工藝品造型古樸,具有濃郁的海南風格。2008年海南椰雕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8] 

龍華區重大事件

龍華區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唐元和元年(806年)發生的唐代宰相韋執誼貶居崖州;民國三年(1914年)3月在得勝沙路和新興街發生的革命黨人、瓊崖鎮守使鄧鏗組織海口民眾搗毀並封閉海口所"豬仔籠”的事件;民國十四年(1925年)軍閥鄧本殷拆除海口所城擴大城區;民國十五年(1926年)6月15日在海口竹林村(今龍華區竹林裏131號)邱氏祖宅召開的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春的坡崖伏擊戰。 [1] 

龍華區風景名勝

龍華區自然景觀

  • 萬綠園
萬綠園位於金貿街道濱海大道北側,面向浩瀚的瓊州海峽。1994年,海口市委市政府發動全社會各界共建萬綠園,在海灘泥填海地上共回填90多萬平方米並植樹。萬綠園佔地72.49公頃,共分為草坪觀賞區,棕櫚植物園區,熱帶喬木園區等景點,共有喬木38科79種12600餘株,花灌木32種,面積15800多平方米,草坪4種6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90%。 [1] 
萬綠園
  • 金牛嶺公園
金牛嶺公園位於海秀中路中段南側,1996年1月建成開放,佔地面積105公頃,內有金牛湖、綜合性動物園、白鴿園、蝴蝶園、竹園、熱帶果園、花卉園、烈士陵園和健身廣場,綠化率達95%,屬大型園林景區,四季如春,景色秀麗。
金牛嶺公園
  • 觀瀾湖景區
觀瀾湖的高爾夫球場為全球唯一大規模火山岩區高爾夫球場羣,位於龍橋鎮,景區面積6000平方米。由球場、會館、酒店等四部分組成,地域廣闊,地形地勢呈多樣化,主要特點是匯聚五洲風情,充滿奇幻色彩,將體育、商務、休閒娛樂及房地產融為一體。主要景點有水上樂園、火山岩主題酒店、頂級會場、體育賽事、環球美食和購物中心等世界級休閒產業羣。
觀瀾湖景區
  • 羊山古道
羊山古道 羊山古道
羊山古道為宋代連接雷瓊,直至府城的驛道,途經今遵譚鎮和新坡鎮的羊山地區。由驛站、驛亭、驛丞、驛使、驛卒、驛馬組成的一個功能齊全的交通與生活服務體系,經由此道共同履行傳遞公文、迎送官員的行政服務職能。今尚留有兩條古道殘跡:一條經美黨、昌道、美社、美新,過濱涯、濱濂,後達府城;另一條經建羣、羅經,到遵譚、翰香。

龍華區人文景觀

  • 騎樓老街
騎樓老街為民國時期南洋風格的熱帶騎樓建築歷史文化街區,主要分佈在本轄區內得勝沙路、中山路、新華北路、新華南路、博愛路、解放東路、西門街,景區面積2500平方米。其建築羣體初步形成於19世紀20~40年代,建築風格多姿多彩;主要特點:騎樓的窗楣、柱子、牆面造型、腰線、陽台、欄杆、雕飾等體現了獨制的風韻,牆體上是彩瓷花卉圖案,女兒牆、騎樓、柱廊等是巴洛克風格,融合了濃郁的歐亞文化特徵,有中國古代傳統式的、西方建築模式的、南洋建築模式的等。騎樓老街已入選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
騎樓老街
  • 冼夫人紀念館
冼夫人紀念館又名冼太夫人廟,為紀念隋譙國夫人冼英所建,位於新坡鎮梁沙村。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歷經多次擴建和修繕,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遷到新坡鎮梁沙坡多源龍盤地現址,至民國末期形成三進兩拜亭,南北橫廊的四合院,“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除。1981年修復(重建)。建築佈局大體為正堂、廡廊組成的合院,有前進正堂、後進正堂、南廊、北廊等4處建築。
冼夫人紀念館
  • 翰香書院
翰香書院 翰香書院
翰香書院為清代地方學府,原名翰香坊學院,前身為建於清乾隆時的“文昌閣",位於龍泉鎮的西部。清咸豐二年(1852年)由當地貢生及有志之士捐助重建。清代探花張嶽崧親筆題匾“瓊台育秀”,現尚存。民國十八年(1929年)書院改為小學校。最大特色是以清代時期教學成績優秀而聞名。
  •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為紀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位於中山街道辦事處文明西路19號,民國十五年(1926年)建成,是全國最早的孫中山紀念堂。1964年重建,佔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建築佈局為坐北朝南,呈方形,前有庭院,左右兩側各有花池1個,沿7級混凝土台階拾級而上到達主體建築。紀念堂為綠色琉璃瓦,堂頂飛檐,正面堂檐橫匾鐫刻堂名,整體結構為中西結合風格,是海口市、海南行政區承辦各種重要活動的場所,海口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此召開,現為海口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電影放映基地。
  • 中共瓊崖特委海口市委舊址
中共瓊崖特委海口市委舊址
中共瓊崖特委海口市委舊址(1張)
中共瓊崖特委海口市委舊址位於振興街43號(今富興街178號)雲氏公館。民國十七年(1928年)底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春中共瓊崖特委、海口市委的辦公場所。坐北向南,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為2層樓,呈八角形,瓦面蓋頂,上下2層,四周均設走廊,大門前正中有16級台階。1983年按原狀修復。
  • 文山村
文山村為古瓊州四大文化名村之一,位於新坡鎮文山村委會,有700多年曆史,古代先後走出3位進士,15位舉人。村莊三面環水,風景秀麗。
  • 鐘樓
鐘樓為海口市的地標建築之一,位於長堤路長堤灘公園(海口兒童公園),佔地16平方米,建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於混合結構,高5層,牆體用紅磚砌成,白石灰勾縫,頂端周圍共築8支箭尖角。大鐘設置在五樓,四面安裝七塊厚二釐米的大理石,構成直徑兩米的鐘面,鍾時刻在大理石上,並嵌上鉛牌,塗以黑色。具有歐洲哥特式建築風格,景緻幽雅。原址在本區中山橫路,後因城市擴建遷於此地按原貌重建。
  • 馮白駒紀念亭
馮白駒紀念亭位於海口人民公園內,建於1988年。亭中矗立鄧小平題字“馮白駒將軍”雕像,王震題寫亭名,亭後壁攜刻馮白駒生平,左右側壁為反映馮白駒革命事蹟的浮雕。
馮白駒紀念亭
  • 東譚村
東譚村是《瓊州府志》記載海南第一個行政機構(2000多年前漢珠崖郡治),遺址位於遵譚鎮東譚村,村中留存漢代建造的古廟、古井、神嶺、郡內村、古城牆、馬飲井、馬柵、靶場等遺物遺蹟,是海口市文物保護單位。
  • 羊山儒馮丹發古井
羊山儒馮丹發古井為羊山地區316個自然村村民世代汲飲之源,又名褲襠井。因其井道盤旋,狀如田螺,又稱田螺井。位於遵譚鎮儒馮村南。深28米,176級台階,掘鑿已有近千年歷史,世謂“廣東(海南舊屬廣東)最深的古井”。井旁有碑曰"其開鑿之難,歷時之久,井道之深,井經之彎,排水之苦,粵海未有”,“世事滄桑,無稽詳考,舍古談今,即時而論,該井之深被稱為廣東之最”。2003年,龍華區農民飲水工程告竣後,羊山村民方結束靠此老井喝水的歷史。 [1] 

龍華區地方特產

  • 五黑、五綠、五香
五黑:遵譚黑糖、羊山黑芝麻、遵譚黑豆、新安咖啡、佔符黑橄欖;五綠:仁裏石斛、甜頭空心菜、鹹諒坡富硒蔬菜、鹹東柳豆、羊山鷓鴣茶;五香:永東羊山羊、新坡鵝、美仁坡鴨、龍橋竹狸、龍泉蛋雞。 [19] 

龍華區著名人物

龍華區的著名政界人物有新坡鎮的林傑、梁雲龍,海墾街道的柯嘉予;革命烈士有新坡鎮的蔡志統、陳國安;瓊劇名家有中山街道的紅梅;知名民主人士邱秉衡等。 [1] 

龍華區榮譽稱號

龍華區先後榮獲“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城區”“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先進單位”“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法制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示範區”“全國平安家庭創建活動先進區”“全國優秀基層檢察院”“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國家級示範區”“全國民政系統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國家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2001~2015年連續四屆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成為全省唯一兩次捧回“長安杯”的縣(市、區)、“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區”“實施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國家級示範區”“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全民健身運動全國優秀組織”“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範單位”“第二屆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城區”、全國“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人口文化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實施中國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國家級示範區、全國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示範單位、“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活動全國先進單位”以及“海南省教育工作先進區”“海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海南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集體”“海南省扶貧開發先進集體”“海南省愛國衞生先進集體”“海南省‘六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海南省‘六五’普法先進集體”“海南省禁毒先進市縣(區)”“海南省統計系統先進集體”,“雙創”工作三年綜合排名全市第一等多項國家、省、市榮譽稱號。 [4] 
2007年,龍華區文體局獲“2007年度全民健身與奧運同行優秀獎”。 [1] 
2019年10月,龍華區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 
2020年1月,龍華區位列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85。 [22]  2月,龍華區位列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78。 [23]  3月,龍華區獲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4]  6月,龍華區位列2020中國縣域智慧城市百強榜排名69。 [25]  同月,龍華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6]  6月2日,龍華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1]  同月,龍華區位列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85位。 [27] 
2021年12月2日,入選擬授牌命名平安中國建設示範縣名單。 [30] 
2022年4月,共青團龍華區委獲得2021年度“海南省五四紅旗團委”。 [32] 
2023年7月19日,被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軍區授予“雙擁模範區”榮譽稱號。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