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舞

(傳統舞蹈)

鎖定
香火龍流傳於南雄市百順鎮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相傳,康熙年間,某一年百順一帶大旱,蝗蟲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一天,村中一老人夢見村邊響水塘飛起兩條金龍,四處遊走,金龍所到之處,蝗蟲絕跡,疫病消失。第二天,老人將夢中所見告訴村裏人,並帶村民去響水塘察看,看見塘邊堆着兩堆幹稻草,老人忽然明白夢意,是要用火燒蟲。於是,倡導村民將稻草紮成草龍,在草龍身上插滿燃香,夜裏,讓村裏身強力壯的青年舉着香火龍在村裏和田野各處遊走,一連幾天,田裏的蝗蟲真的越來越少了,不久,天又降下大雨,旱情解除,莊稼有了收成。人們於是認為香火龍有驅災祈福之意,從此,每年都舞香火龍,世代相傳。
2011年,龍舞(香火龍)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