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

鎖定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四川省雙流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黃龍溪火龍燈舞為中國龍舞的代表之一,是祈禱新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民間文化活動。黃龍溪火龍燈舞源於東漢,盛於南宋,到元代廣為流傳,每遇年節和典禮盛會黃龍溪都要照慣例舞起火龍燈。黃龍溪火龍燈舞融龍、燈、舞、火焰於一體,表演時,宮燈、排燈、牌燈在前開道,龍身隨着龍頭起伏擺動,在伴奏的樂聲中做出各種飛舞的姿態,燒花人對準隊伍進行燒花表演,場面熱鬧。 [1-3] 
2008年6月7日,黃龍溪火龍燈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4] 
中文名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四川省雙流縣
遺產編號
Ⅲ-4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歷史淵源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源於東漢,盛於南宋,據《仁壽縣誌》《華陽縣誌》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方去”,雙流先民根據民間流傳的關於主宰光明與黑暗的“燭龍”與主管風雨的“應龍”神話及“龍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龍”圖騰文化的基礎上,按照民間信仰吉祥的“蛇身、鹿角、虎眼、牛耳、象腿、馬霹、魚鱗、獸須”等物,創造了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火龍燈舞——“燒火龍”。後來又有火龍燈舞的相關傳説: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曾夜宿黃龍,大造飛龍在天,並與八百大臣共勸劉備登基,劉備遂於武當山即皇帝位,成為蜀漢政權的開國皇帝。自此以後,火龍便作為蜀漢皇帝登基前的吉兆和上天顯靈的“瑞應”而被載入史冊。後來經過對火龍燈舞的扎制、裝飾、舞姿、配樂及表演程式的完善,到元朝其廣為流傳開來,後又世代相傳,便形成了黃龍溪火龍燈舞這一民間文化活動。 [3]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舞蹈特色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人員配置

黃龍溪火龍燈舞表演需要的人員多,一般的人員配置為:舞龍10人,燒花人員10—20人,樂器6—8人,宮燈、排燈等10人,共計50人左右。 [5]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表演程序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
傳統黃龍溪火龍燈舞的表演程式為:一、舞龍人裝扮,頭戴草帽,裸上身,穿短褲,腳蹬草鞋。二、點睛,在喧天的鼓樂聲中請德高望重的人給龍“點(硃砂)眼”,先點左眼再點右眼。點時由舞龍者齊唱:“一點金,二點銀,三點風調雨順,四點吉祥太平。”或唱其他賀年的吉祥、喜慶詩詞。三、游龍,由龍寶引路,一字長蛇,金龍擺尾,騰雲起浪,金龍出宮。在鼓樂伴奏中表演飄、遊、疊、轉等舞姿。四、燒火龍,在給龍隊掛紅放炮後,觀眾便可持煙花進行噴燒火龍表演。五、結束,主人設宴慶賀龍隊,表演結束。
經過演變的黃龍溪火龍燈舞,在政府官員宣佈“燒火龍”開始後,鼓樂並起,由地方長官或知名人士點燃龍嘴的煙花,此為第二道燒龍方式——“龍嘴噴花”,龍頭頷首三叩,向各方、各級貴賓和現場百姓拜年,祝賀新春快樂,此時過節觀燈的老幼民眾同時點燃手中特製的竹筒煙花,向舞動的火龍交替噴射,霎時,爆竹聲聲、煙花四起,舞燈人精神抖擻,表演游龍出海、禮儀朝拜、漫遊世界、滾翻騰雲、喜聚蟠龍等燈技,最後,龍首高昂,龍身呈盤龍狀現收式,在煙花爆竹聲、鑼鼓聲、嗩吶聲、萬人呼喊的氣氛中,答謝觀者,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幸福美滿,黃龍溪火龍燈舞表演至此結束,舞燈人把燒殘的龍燈置於河邊祭祀焚燒,將灰送到河裏,寓意送龍順江入海回宮。 [5]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表演道具

黃龍溪火龍燈舞表演配置的相關物品有火龍、草帽、短褲、草鞋、煙花、鼓、鑼、鈸、嗩吶等。其中,火龍和煙花的製作需要的材料工序比較多。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的製作較為繁複,是用竹、木、紙、布編扎,經過包裹、彩繪、置燈而成。其結構為四部九節,四部,即龍寶(紅寶、金錢寶)、龍頭、龍身、龍尾;九節,即龍頭節、龍身七節、龍尾一節。龍寶直徑約35釐米,嵌於直徑45釐米飾有綵綢花式的寶架中,可轉動又可飾燈;龍頭直徑約90釐米,飾彩琢形,其中,龍角長約50釐米,龍眼外突,炯炯有神,龍嘴長45釐米,內飾煙花或焰煙,龍鬚剔透;龍身直徑34釐米,內飾彩燈略長18米,用反光材料調配各色顏料繪以鱗甲的彩布作為龍衣,龍衣完整的包裹住整條火龍的主骨架,並在下方裝飾流蘇;龍尾曲翹,呈柳形狀,約長150釐米。龍頭及各節之下有支撐竹柄,耍龍燈時,每柄各有一人握持。
為了使火龍表演更加神奇,藝人研製了獨特的火藥,其主要成分是硫黃、木炭、鐵砂、紙筒和酒。經過科學配比調製的火藥熱量低,火花豔麗奪目,火焰噴射有力。用此煙花燒火龍,即使燒在赤裸上身的舞龍者身上也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另外,考慮到燒花人的安全,在多次實踐後,藝人將以前易爆的竹筒煙花改良為紙筒煙花,並在紙筒煙花的外包裝上標註了安全線。這種煙花在使用時既安全環保,又能燒出絢麗多彩的火花。 [5]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黃龍溪火龍燈融龍、燈、舞、火於一體,具有濃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它展示了川西的民俗風情和鄉土文化,是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1] 
傳承狀況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面臨生存危機,急需搶救。 [1] 
保護措施
2007年9月開始,黃龍溪鎮把火龍燈舞這一民間體育項目納入中、小學正常的教學計劃和體育活動中,併成立了火龍隊和板凳龍隊,其活動形式既豐富多樣又有所側重。 [3]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雙流縣文化館獲得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項目保護單位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11] 

龍舞(黃龍溪火龍燈舞)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1年9月,黃龍溪火龍燈舞在北京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演出。 [5] 
2011年,黃龍溪火龍燈舞在台灣進行了表演。 [7] 
黃龍溪火龍燈舞 黃龍溪火龍燈舞
2017年2月26日,四川成都黃龍溪古鎮舉行了“燒火龍”民俗活動,迎接農曆“二月二”的到來。 [8] 
2019年4月,黃龍溪火龍燈舞在“2019春季在蓉港澳台僑大學生城市互動體驗營暨青年城市推廣志願者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9] 
2020年國慶期間,黃龍溪火龍燈舞在“國潮民俗文化季”演藝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10] 
黃龍溪火龍燈舞曾參加成都市第九屆、十屆運動會和四川省第九屆運動會閉幕式演出,還在安徽、海南、雲南、長春等地表演。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