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舞(火龍舞)

鎖定
龍舞(火龍舞),河南省孟州市的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火龍舞起源於商周時期。漢武帝期間,龍台村火龍舞於五龍廟前參加祭祀鄉賽活動,處於鼎盛時期。孟州火龍舞的表演一般在春節期間的正月十五、十六兩天,祭祀場所一般選在五龍廟,“火龍”造型古樸奇特、好像麒麟,表演動作驚險,招式豐富,氣勢宏偉,呈現出人在龍中舞、龍在火中飛的氣勢場景。 [1] 
2011年5月23日,河南省孟州市申報的“龍舞(火龍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2] 
中文名
龍舞(火龍舞)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河南省孟州市
保護單位
孟州市文化館(孟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遺產編號
Ⅲ-4

龍舞(火龍舞)歷史淵源

龍台村當地民間傳説,隋煬帝年間,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唯獨五龍廟周邊依然鳥語花香,萬物茂盛,廟內祥雲繚繞,紫氣升騰。隋煬帝生怕“五龍神威”壓了他的“天子龍威”,便下令用鐵鏈將廟內的五色巨龍緊鎖在“鎖龍柱”上。從此,五龍廟周邊旱災頻頻,百姓們窮苦不堪。龍台村民為燒燬鎖龍柱,特意製作了五條“噴火龍”,在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那天,在鎖龍柱旁舉辦舞龍祈雨盛會。屆時,五條火龍同時噴火,將鎖龍柱一舉燒燬後,天降喜雨,百姓們重新過上美好生活。從此節慶期間表演“五色火龍舞”成為當地風尚習俗。 [2] 
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孟縣誌·金石文》記載,在漢武帝時期,龍台村的五龍廟前的祭祀鄉賽活動中已有火龍舞。而且在五龍廟前有一通元代的石碑,碑文記載,“自漢中興,著名人民更遞綿綿展祭,迄今不絕”“鹹稱鄉賽之神龍也”。漢武帝即位之初,博士董仲舒為漢武帝諫言獻策,其中上表一書為《春秋繁露》,建議舞龍祈雨,造福天下蒼生,並把春夏秋冬各季祈雨舞的龍的顏色、長度和舞龍人的服裝都作了規定。 [3] 

龍舞(火龍舞)舞蹈特色

龍舞(火龍舞)火龍造型

火龍舞
火龍舞(5張)
龍台村“火龍”與其他龍製作不同的地方主要是火龍的外觀造型和龍體內的機關:火龍的造型古樸,獨具特色,由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龍頭又分龍角、龍目、龍頜、龍鬚、龍舌、龍鼻等幾部分,龍舌用硬紙板,龍目用琉璃珠,龍角、龍鬚用青麻染成紅色,龍頭造型奇特,極像麒麟,龍嘴大張呈“U"形,龍口內巧設機關,表演時可以噴火。龍身較短,一般有七到九節,節與節之間距離不等,每節呈圓竹簡形狀,上方留有一寬15釐米的開口,每節裏面放置兩支油沽肚。龍尾由數十根竹篾捆綁而成,用絨布纏着,尾梢繫有五隻銅鈴。油沽肚的製作方法是用陳舊棉花纏繞,再放在純棉籽油內火煎而成(火候要掌握得當,不老不嫩),整個工藝由老藝人身傳口授操作。 [4] 

龍舞(火龍舞)表演動作

火龍舞的表演技巧也很獨特,主要有10個動作,即:行龍、轆轤圈、三疊脊、三點頭、捕蜘蛛、龍纏柱、破四門斗、卧龍、盤龍、龍上桌(登高)等,造型奇特、動作驚險、招式豐富、氣勢雄偉。 [4]  火龍舞的基本步法主要是跑碎步,隨着音樂的高潮以及舞龍的幅度控制步伐。由於龍舞是由多人組成的隊伍,因此要配合默契,步伐統一。火龍舞運動量很大,不同的動作大部分都是在跑碎步中完成的。一般情況下火龍舞表演需要三組人,每組八人,其中指揮者一人,手持蜘蛛燈,舞火龍的演員七人。三組演員可以相互替換,指揮者手持蜘蛛燈指揮,舞火龍的演員在指揮者的引導下進行翻騰舞動。 [5] 

龍舞(火龍舞)道具服飾

配合表演火龍舞的道具主要有引領火龍的蜘蛛燈,表現火龍翻騰、盤旋的四方桌、木樁,以及打場子壯聲威使用的火銃等。 [4]  蜘蛛燈是用竹篾編扎而成,直徑四十釐米,燈內有一軸。火龍舞表演多以男性演員為主,演員的服飾是圓領白色緊身衣,上衣釦子為褐色,形狀似雲朵狀。釦子兩邊有龍狀花紋,袖口處有如龍身鱗片花樣,腰間扎有紅色或綠色綢帶。頭裹白色羊肚毛巾,下身穿淺黃色緊腿褲,腳蹬雲頭布鞋,妝容多以薄粉敷面。掌蜘蛛燈的人員與舞龍的表演人員打扮相同。 [5] 

龍舞(火龍舞)音樂特色

音樂在舞龍過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演奏風格具有民族傳統性。其旋律、節奏與火龍舞的動作、造型畫面和諧一致,主要以打擊樂的伴奏形式為主。在鼓點的襯托下,使龍舞表現生機勃勃。伴奏樂器多以鑼、鼓、鑔等打擊樂為主,樂隊鼓點無固定模式,以舞者舞龍情緒調整節奏快慢變化,屬於即興演奏。鼓點音樂使火龍舞表演顯得活靈活現,振奮人心。火龍舞表演時,樂隊由四到六人組成,每個人的職能不同,其中鼓主要敲擊主要節奏,鑼主要敲擊重音,鑔是每拍子敲擊一次,音樂在基本鼓點與曲譜下反覆,直到與動作完成為止。 [5] 

龍舞(火龍舞)傳承保護

龍舞(火龍舞)傳承價值

火龍舞與常見的舞龍有很大區別。僅表演工具製作就具有很高的遺產價值。孟州當地人通過舞龍來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火龍舞承載的是人們嚮往和平、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憧憬,同時也反應了孟州人民的淳樸與善良。每逢春節、元宵節以及大型節日慶典,人們都會舞火龍來祈禱祈福,場面宏偉壯觀。因此,火龍舞的表演不僅具有藝術價值同時也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5] 

龍舞(火龍舞)傳承人物

郝同周,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項目名稱:龍舞(火龍舞),河南省孟州市申報。 [6] 

龍舞(火龍舞)保護措施

2009年,孟州市通過調查摸底,挖掘整理出民間藝術火龍舞。 [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孟州市文化館(孟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龍舞(火龍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8]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龍舞(火龍舞)項目保護單位孟州市文化館(孟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13] 

龍舞(火龍舞)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14年12月29日下午,“美麗孟州——我們的中國夢”2014文化展演活動在槐樹鄉舉行,槐樹鄉龍台村的火龍舞參與表演。 [9] 
2016年,孟州市《火龍舞》在第二屆龍獅虎大賽中進行表演並獲得金獎。 [10] 
2017年2月,焦作市舉行“文明河南·春滿山陽·暖暖新年”春節優秀文藝節目展演活動,孟州的火龍舞進行了表演。 [11] 
2020年6月13日,由孟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 “文潤孟州·鄉韻篇”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項目系列展演活動在快活林文旅小鎮舉行,火龍舞在展演活動中參與表演。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