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舞(曲周龍燈)

鎖定
龍舞(曲周龍燈),河北省曲周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曲周龍燈起源於宋代,是河北省曲周縣獨有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其造型別具一格,龍頭用竹篾編成,威武雄壯。龍舞表演基本在夜晚進行,龍燈儀仗規模宏大,舞法奇特多變,有盤龍、滾龍、鑽龍、跑龍等二十多種表演方式。 [1] 
2008年6月7日,龍舞(曲周龍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4。 [2] 
中文名
龍舞(曲周龍燈)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河北省曲周縣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項目編號
Ⅲ-4

龍舞(曲周龍燈)歷史淵源

曲周龍燈起源於宋代,據傳,宋代曲周縣十年九澇,禾稼欠收,當地農民貧困交加。為求龍王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特地製作了一條體內燃燈的龍,起名“龍燈”,舞動起來以表對龍王的崇仰。其後形成元宵舞龍燈的習俗,代代相傳。曲周龍燈最初興起於曲周鎮的東街村、南甫村,之後擴展到十個村落,而以東街村的龍燈為典型。 [1] 

龍舞(曲周龍燈)舞蹈特色

龍舞(曲周龍燈)表演形式

曲周龍燈
曲周龍燈(2張)
龍舞表演基本在夜晚進行,表演開始,鼓樂手敲鑼打鼓,紙糊的魚、鱉、蝦、蟹、河蚌等水族在龍前引領,打開場子。而後十個舞龍人隨着鼓點擺開架勢,大紅蜘蛛上下躥跳,龍頭緊咬蜘蛛不放,龍身一節牽一節划着倒弧舞動起來,場面火爆而熱烈。龍燈內點燃的油捻映照着隨舞蹈而跳動的鱗片,呈現出或明或暗的效果。持火把人舞動煙火,冒出帶着濃重煙霧的火球,給整個表演籠罩上一層神秘朦朧的色彩。 [1] 
曲周龍燈舞法多變,有游龍、鑽龍、滾龍、眺龍、盤龍頭、盤龍尾、狂舞、二龍戲珠、羣龍爭霸等十多種舞法。 [3] 
游龍為開場序幕,舞龍人跑步入場,高擎龍燈,上下起伏,左右衝突,藉以打開場子。鑽龍是舞龍人依次從龍下鑽過,使游龍仲縮開合。滾龍是舞龍人手舉龍燈在地上翻滾。跳龍是舞龍人手舉龍燈依次從龍身上跳過。盤龍頭是舞龍人高疊羅漢,龍頭置於頂端,形同仰天長嘯,欲一飛沖天。盤龍尾技法與盤龍頭相同,但龍尾在上,龍頭俯地,狀為探海吸水之姿。狂舞較為精彩,舞龍人用盡臂、腰、腿全身力氣,左右揮舞,使龍上下翻飛,左右旋轉。兩條龍燈龍頭相對而舞,共戲龍蛛,稱為“二龍戲蛛”。多條龍燈相聚共舞競技,一比高下,稱為“羣龍爭霸”。 [3] 

龍舞(曲周龍燈)音樂特點

曲周龍燈伴奏樂器有:直徑約1米大鼓一面、大鑼兩面、大鑔兩副、中鑔兩副、鈸一副。在表演游龍、盤龍、滾龍時,樂器伴奏節奏較慢,音量中等;狂舞競技時,樂器伴奏節奏較快,鼓手雙槌用力擊鼓,鑼鈸重力相伴。 [3] 

龍舞(曲周龍燈)服裝特徵

曲周龍燈舞龍人多為男性,上身着黃綢中式上裝,下身着黃綢燈籠褲,黃巾包頭,腳穿布制馬靴或運動鞋。整體打扮剛健勇武,鬥志昂揚。 [3] 

龍舞(曲周龍燈)表演道具

曲周龍燈 曲周龍燈
曲周龍燈由龍角、龍眼、龍尾等部位構成。龍角用竹篾製成,長盈尺,上尖下粗;龍眼舊時多用豬膀胱,之後多用500度電燈泡代替;龍鬚用散麻染成綠色,長二尺許;整個龍身用繩索串聯上百個竹圈製成,竹圈直徑30~40公分,每間隔二米左右下設一把手,少至七把,多至九把;龍鱗用窗户紙染就,若是水龍染成蘭色,若是火龍染成紅色;龍尾長一米左右,用麻繩束就;龍的總長度在15米~25米之間;龍體內的燈,系用折表紙繩先搓成半尺長的捻子再入鍋用動物油熬製,牛油用的比較多,其亮度大且不易熄。整個龍的造型特點是:角犀利、目生光、張巨口、須飄拂、身蜿長。
曲周龍燈舞龍時,通常有一人舞蜘蛛相配合,蜘蛛大如球,用鐵絲網製作,外罩紅紗,內燃油捻,下設把手。
此外,為了渲染氣氛,增強魅力,還多用鞭炮、禮花相配合,同時有一二人撒放“煙火”,系用黃香、穀糠配製而成,撒放時火光照天、煙霧繚繞。 [4] 

龍舞(曲周龍燈)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曲周龍燈是漢民族龍燈舞的典型代表,曲周龍燈的發展變化對於研究中國“龍文化”和社會民俗風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曲周龍燈
曲周龍燈(2張)
在製作技方面,曲周龍燈集傳統造型藝術、剪紙藝術、彩繪藝術、糊裱藝術於一體,在表演技藝方面,曲周龍燈舞法複雜多樣,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藝術價值。
曲周龍燈的造型、彩繪、舞技及其內涵都以漢族文化為依託,被北京民族文化宮專家評定為“漢民族龍燈代表”,同時,曲周龍燈填補了中國圓身紙龍燈的空白。 [3] 
傳承狀況
因經費短缺、製作和演出無保障、後備人才缺乏等緣由,曲周龍燈面臨着嚴重的生存危機,亟待搶救。 [1] 
傳承人物
鄭玉華,男,出生於1939年2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曲周縣申報,項目名稱:龍舞(曲周龍燈)。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曲周縣文化館獲得“龍舞(曲周龍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龍舞(曲周龍燈)”項目保護單位曲周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龍舞(曲周龍燈)社會影響

1982年,曲周龍燈經北京民族文化宮專家鑑定,確認為漢民族龍燈代表,在京展出並收藏。 [7] 
1989年,曲周縣文化館製作曲周龍燈新龍一條,送京收藏。 [7] 
1985年,曲周龍燈到美國展出並表演。 [8] 
2006年元宵節,曲周龍燈被省、市電視台錄製,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新聞頻道專題播放。 [8] 
2019年4月7日,曲周龍燈參加了江蘇省無錫市“2019大運河文化帶龍舞精英賽”,獲得優秀表演獎。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