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舌蘭牡丹

鎖定
龍舌蘭牡丹是仙人掌科巖牡丹屬植物。 [4]  龍舌蘭牡丹單生,具肉質根;莖扁平,由細長三角形的疣突組成,表皮起初深綠後灰綠,角質層厚;刺座着生在疣突頂尖下方;花鐘狀,玫瑰紅色;果實棍棒狀,紅色; [5]  花期8-10月。龍舌蘭牡丹因其具有龍舌蘭的英武株形和牡丹花的富麗花朵,故稱為“龍舌蘭牡丹”。 [6] 
龍舌蘭牡丹原產於墨西哥北部。龍舌蘭牡丹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較耐寒,適宜在土壤排水、透氣性強的砂質土壤上生長。龍舌蘭牡丹是以播種或嫁接方式來進行繁殖。 [7] 
龍舌蘭牡丹株形奇特,酷似小型龍舌蘭,但開花大而美,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5]  龍舌蘭牡丹玫瑰色的花瓣向外彎曲,花蕊鮮黃,具有浪漫、熱烈的情懷。 [7] 
中文學名
龍舌蘭牡丹
拉丁學名
Ariocarpus agavoide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石竹目
仙人掌科
巖牡丹屬
分佈區域
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

龍舌蘭牡丹植物學史

本種發現較晚。屬名由來同巖牡丹。種名agavoides意為似龍舌蘭的,指本種扁平三角形的疣狀突起象龍舌蘭的葉子。 [1] 

龍舌蘭牡丹形態特徵

龍舌蘭牡丹的外觀
龍舌蘭牡丹的外觀(14張)
龍舌蘭牡丹單生,具肉質根;全株綠褐色,在原生地僅疣頂與地面水平,植株頂部平直, 2-6釐米高,直徑4-8釐米;莖扁平,由細長三角形的疣突組成,疣往往平坦而不是直立,不擁擠,較尖鋭;長4釐米,寬0.6釐米,很象龍舌蘭的葉子,植株則象龍舌蘭的幼苗。表皮起初深綠後灰綠,有很厚的角質層。刺座着生在疣突頂尖下方,具很厚的短綿毛,起初有1-3根淺黃刺,長僅0.3-0.5釐米,不久脱落。
花鐘狀,玫瑰紅色;花直徑3.5 至4.2釐米,內層花瓣25毫米長;外層花洋紅與綠色相間,15- 20毫米長, 4-5.5毫米寬;果實1-2.5毫米長。
果實棍棒狀,紅色; [2]  [5]  花期8-10月。 [1] 

龍舌蘭牡丹分佈範圍

龍舌蘭牡丹原產於墨西哥北部。 [7] 

龍舌蘭牡丹生長習性

龍舌蘭牡丹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較耐寒,適宜在土壤排水、透氣性強的砂質土壤上生長。 [7] 

龍舌蘭牡丹繁殖方法

龍舌蘭牡丹是以播種或嫁接方式來進行繁殖。 [7] 
龍舌蘭牡丹自根系生長良好,也可用量天尺作砧木嫁接,接後生長迅速,可提早開花,造型也好。 [3] 

龍舌蘭牡丹栽培技術

栽培可用較深的盆,盆底多放排水物,培養土顆粒要均勻併除去微塵。光線太強,生長遲緩,疣突表皮皺縮,光照過弱,疣突會過於細長,從而破壞株形。繁殖非常困難,可用播種法,但龍舌蘭牡丹的結實率較低,一般不會結實;發芽率奇低且幼苗生長十分緩慢,是仙人掌科巖牡丹屬中實生苗生長最慢的品種之一。

龍舌蘭牡丹盆底

要放排水、利水物(碎盆塊、磚塊、爐灰渣等),以保證滲水透氣性良好、根系發達不腐爛。 [3] 

龍舌蘭牡丹水分

春夏季生長旺盛,要給予充足的水分,除澆灌以外,還可往植株上噴水霧。 [3] 

龍舌蘭牡丹光照

龍舌蘭牡丹喜光,生長季節可置於室外陽光下,若光照不足植株長勢弱,開花少或不開花。 [3] 

龍舌蘭牡丹施肥

要適度,切忌濃肥、大肥,休眠期停肥。不要將肥水灑在葉上,以免腐爛。 [3] 

龍舌蘭牡丹越冬

冬季温室要控制在10-14℃,過低易受凍害,日照要充足,盆土十分乾時要澆水。 [3] 

龍舌蘭牡丹其他

實踐證明,栽培過程中可用玻璃罩或透明塑料袋罩在植株上,不僅防塵,而且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可相應減少。 [3] 

龍舌蘭牡丹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龍舌蘭牡丹株形奇特,酷似小型龍舌蘭,但開花大而美,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5]  龍舌蘭牡丹玫瑰色的花瓣向外彎曲,花蕊鮮黃,具有浪漫、熱烈的情懷。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