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耘

鎖定
龍耘,女,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數字倫理研究所所長。 [1] 
中文名
龍耘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傳媒大學
復旦大學 [1] 
職    業
教師、學者
代表作品
《電視與暴力——中國媒介涵化效果的實證研究》
職    稱
教授
性    別

龍耘人物經歷

龍耘 龍耘
龍耘,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數字倫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數字傳播倫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本科(1986)、新聞研究所碩士(1993);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2002)。曾赴韓國高麗大學言論學部(2003.9-2004.8)、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安南堡傳播學院全球傳播研究中心(2009.9-2010.9)及英國卡迪夫大學新聞、傳媒與文化研究學院(2015.12-2016.11)擔任訪問學者。
擔任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節目評估組專家;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社科文獻出版社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合作導師、《國際傳播》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傳播學.傳播倫理”分支主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特聘專家等學術兼職。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等課題。相關成果曾獲國際傳播學會(ICA)優秀論文、國家廣電總局優秀著作獎等獎項。
擔任國家級精品課程“傳播學”骨幹成員,曾獲“中央三台”獎教金及“傳播學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主講“當代西方大眾傳播學”“中國媒介環境與政策”“傳播倫理” “受眾研究”“媒介、社會與文化”等課程,研究領域包括受眾與效果、傳播倫理與規制、新聞傳播教育與研究等。在中西媒介比較、東亞大眾傳播、族羣離散與文化記憶等領域亦有涉獵。近年來較多關注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字倫理、國際傳播等相關議題。 [1] 

龍耘研究課題

“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指南國家標準研製與試點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子項目負責人)完成了其中有關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標準部分的特定議題指南案例及相關研究報告。本人負責起草完成“在管理體系中使用GB/T36000”(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於2020年12月發佈)
“我國新聞傳播業人工智能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向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之子課題負責人)
“智媒時代的傳播倫理”(中國傳媒大學“高精尖”培育項目,首席專家)
“大數據背景下未成年人網絡空間權益保護機制研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發展研究項目,首席專家)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影響力研究”(中央社院高端智庫項目,首席專家)
“我國文化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提升路徑與策略”(企事業單位委託項目,首席專家) [1] 

龍耘研究成果

著作
《政府主導型媒介產業發展的新範式:韓國大眾傳媒研究》(專著),龍耘、趙春光、李承恩「韓」,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記憶之弧:一位猶太難民的人生故事與歷史反思》(譯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版;
《訪談的藝術:原理與實務》(中方作者),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理解電視:受眾解讀的心理學》(譯著),新華出版社2007年版;
《電視與暴力:中國媒介涵化效果的實證研究》(專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版;
《大匯流——整合媒介、信息與傳播》(主譯),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傳播學在中國:傳播學者訪談》(主編),袁軍、龍耘、韓運榮,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走向21世紀的中國電視:台長、專家訪談錄》(主編),龍耘、朱學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
論文
《平台語境下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評價模式與策略》,上海交大-ICA區會“2021新媒體國際論壇”,2021年10月15日,上海;
《AI時代媒介治理的倫理體系:內涵、特徵及實踐原則》,龍耘、呂山,《現代出版》2021年第4期;
《央視頻“PGC+PUGC”模式創新與主流價值引領》,龍耘、潘曉婷,《電視研究》2021年第4期;
《“走出去”視角下的中國文化企業社會責任》,龍耘、葉琿,《國際傳播》2021年第2期;
《智媒時代的主流價值引領:內涵、挑戰及策略》,龍耘、袁肖琨,《新聞與寫作》2020年第11期;
《重建信任:後疫情時代的傳播治理與倫理》,華中師範大學第三屆“新媒體與社會變革”國際會議,2020年11月28日,線上會議;
Regain Trust: Communication Governance in China and Beyond in the Post-Pandemic Era. Long, Yun. IGF 2020 WS #180 Trust, Media Ethics & Governance During COVID-19 Crisis, November12, 2020(Session online)
Constructive News and Teenagers’ Attitudes Towards Reports on the Covid-19 Crisis. Long, Yun & Zeng, Xin. Media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during public health crisis: Reporting Covid-19 in China and Beyond(pre-conference),IAMCR2020, 11July, 2020, Tampere (Online).
The mystery of TikTalk Going Global. Long, Yun. Communication China with the World (pre-conference), IAMCR2019, 6 July 2019, Madrid.
《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發展的動力、特徵與方向》,王弘揚、龍耘《中國高等教育》2019年第10期;
《公民新聞在諮詢短視頻領域的新表現與新思考》,龍耘、宋園園,《新聞戰線》2019年第5期;
《傳承經典 立足本土 以多種路徑引導青少年成長》,《教育傳媒研究》2019年第5期;
《工廠標語、口號中的隱喻變遷與現實構建》,潘曉婷、龍耘《天府新論》2019年第1期;
《歷史迴音與現實交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際傳播研究回顧(1978-2018)》,龍耘、潘曉婷《對外傳播》2018年第12期;
《跨學科視野下的數字倫理研究》,山東大學首屆“媒介科學”學術研討會暨2018“中國傳播論壇”,2018年12月19日,濟南;
《VR新聞生產中的真實性問題探討》,《新媒體前沿》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基地在高校智庫建設中的角色》,武漢大學“中國傳播創新論壇”,2017年6月18日,武漢;
《新世界主義圖景下的理論探索與現實迴應:2017年中國國際傳播研究述評》,龍耘、潘曉婷,《對外傳播》2017年第12期;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China: The reality and challenges in the digital Era.
Long, Yun & Zeng, Xin. Journal of Applied Journalism & Media Studies, Volume5, Number 1, 1 March 2016, pp. 117-137(21). Publisher: Intellect
Through the PRISM: A Survey on Media Usage & Digital Ethics of Chinese Youth.
Long, Yun. “Ethics of Communication” (workshop), IAMCR2015, 13 July 2015, Montreal.
《數字倫理:國際視野和中國語境》(主編),《媒介研究》(電子期刊)2015年(上、下)專刊;
《誰是青年:Y世代在中國語境中的解讀》,龍耘、王蕾,《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年 第4期;
《韓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全球傳媒產業藍皮書》(2011-2015),龍耘、李承恩「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新媒體前沿(韓國篇)》,《新媒體前沿(白皮書)》(2011-2015),龍耘、趙春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兒童動畫片內容規制芻議》,朱文哲、龍耘,《傳媒》2015年第10期;
《基於“行為理論”與“義務論”的“稜鏡事件”實證研究》,國際傳播學會(ICA)“國際新媒體高峯論壇”,2014年10月25日;
《中國受眾對韓劇的解讀研究:以<大長今>為例》,“全球傳播與跨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12月7日;
《數字網絡技術環境下的韓國受眾福利》,《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龍耘、趙春光,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年12月;
《動畫,給孩子一片潔淨的風景》,龍耘、朱文哲,《中國教育報》2013年11月27日;
《中國媒介治理中的泛道德主義:成因與影響》,龍耘、趙春光,《現代傳播》2013年第10期;
《走出媒介倫理的“歷史三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2月17日;
《轉型期中國大陸媒介倫理研究:以1992-2009CSSCI相關文獻的分析為依據》,《媒介研究》2010年12月;
《英國“竊聽門”醜聞的倫理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7月19日;
《關於全球傳播的對話:概念、語境及熱點議題》,Monroe E. Price. 龍耘,《現代傳播》2010年第6期;
《媒介倫理:問題與主義》(主編),《媒介研究》(電子期刊)2010年(下)專刊;
《動畫王國中的暴力內容分析:以北京地區收視環境為例》,龍耘、周笑非,《影視藝術》2009年第6期;
《兒童對動畫暴力的解讀與模仿:一項焦點小組訪談研究》,龍耘、朱文哲,《和諧社會、公民社會與大眾媒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韓國新聞傳播學與社會的互動》,龍耘、康賢鬥,文春英(譯),《現代傳播》2006年第2期;
《亞洲背景下的新聞傳播研究和教育》,龍耘、吳澤燮,郭豫(譯)《現代傳播》2005年第3期;
《黃金時段電視劇中的暴力內容分析——兼論中國大眾傳媒的涵化功能》,《亞洲傳媒研究》2005年5月版;
《中國大陸電視暴力的掃描與分析——以中央及地方衞視黃金時段電視劇為例》,龍耘、張國良,《電視研究》2003年第8期;
《涵化研究的兩個十年:一個總體評估和元分析》(編譯),《現代傳播》2002年第5、6期連載;
《從新<東方時空>看電視新聞走向》,《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1年5月;
《注重宏觀把握 審視整體過程——定性研究方法簡介》,《當代傳播》2000年第5、6期連載;
《傳播學在中國20年》,《現代傳播》2000年第3期,人大書報資料《新聞與傳播》2000年第5期;
《試論經濟報道中的全方位意識》,《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3年第5期。 [1] 
參考資料
  • 1.    龍耘  .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