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眼蟻舟蛾

鎖定
龍眼蟻舟蛾,Stauropus alternus (Walker,1855),為鱗翅目舟蛾科的一種動物。龍眼蟻舟蛾是一種食葉害蟲,一般不會造成植株死亡。可它一旦大發生,對植株生長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在海南一年發生6-7代,多發生於高温、濕度較大的5-9月。除為害龍眼荔枝外,有些種還能為害多種南方果樹和一些林木;以幼蟲咬食新梢嫩葉,由於幼早個體較大,食量相當大,常把幼葉的葉肉和葉脈一併咬食。
中文名
龍眼蟻舟蛾
拉丁學名
Stauropus alternus (Walker,1855)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舟蛾科
亞    科
蟻舟蛾亞科
蟻舟蛾屬
龍眼蟻舟蛾

龍眼蟻舟蛾形態特徵

龍眼蟻舟蛾成蟲

龍眼蟻舟蛾幼蟲圖 龍眼蟻舟蛾幼蟲圖 [1]
體長20-22毫米,翅展現40-45毫米。觸角紅褐色,雌蛾線狀,雄蛾基部2/3為羽毛狀,其餘為線形。前翅灰褐色,外緣較淡,基部有2個棕黑色點,內、外線灰白色鋸齒形不清晰,亞端線由一列脈間棕褐色點組成,內襯灰白邊;端線由一列脈間棕色齒形線組成,內襯灰白邊。雌蛾後翅全為褐色;雄蛾後翅灰白色,前半部暗褐色,中央有2條灰白色短線,後緣淺褐色,端線棕褐色,半月形。 [2] 

龍眼蟻舟蛾

長橢圓形,橫徑約0.6毫米,縱徑0.9毫米,灰白色。

龍眼蟻舟蛾

蟲頭部暗褐色,胸足黑色,身體和腹足暗紅褐色,中足特別長,靜止時前伸,臀足特化向上舉;腹部第1-6節背面各有一齒狀突,靜止或受驚時則首尾翹起,表似一隻大螞蟻。 [3] 

龍眼蟻舟蛾生活習性

此類蟲的年發生代數和生活習性未詳。但劍心銀斑舟蛾在廣西的崇左、龍州等地,常年於4月以幼蟲為害龍眼的嫩葉。老熟幼蟲入土作室化蛹。預蛹期4-5天,蛹期20多天。著蕊尾舟蛾黑蕊尾舟蛾的生活習性相似。在廣西的西南部,其幼蟲一般於5-6月為害龍眼荔枝梢葉,鑽入表土層化蛹 ,於7月下旬陸續羽化。 [3] 
寄主植物:薔薇、柑橘、芒果、龍眼、荔枝、茶、茶花、咖啡、爪哇決明(C. javanica)、粉綠決明(C. glauca)、臘腸樹(C. fistula)、台灣相思(A. confusa)、

龍眼蟻舟蛾分佈範圍

廣東(廣州,連平),雲南(西雙版納),台灣,香港。印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 [4] 

龍眼蟻舟蛾種羣發佈

多在中國海南危害熱帶果樹,在廣西、廣東、台灣部分熱帶地區也有少量分佈。

龍眼蟻舟蛾防治方法

龍眼蟻舟蛾農業防治

由於此蟲在園地表土層中化蛹,結全中耕除草,適度進行松翻園土,以破壞其化蛹場所,減少蛹基數。

龍眼蟻舟蛾人工防治

此類害蟲的幼蟲個體較大,其食量也大,易被人們發現,而且蟲口密度較低,可結合果樹的修前或疏花、疏果、疏梢工作,進行人工捕殺。

龍眼蟻舟蛾藥劑防治

4-6月為幼蟲發生為害比較嚴重的時期,注意蟲情,用90%敵百蟲10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等多種農藥噴灑。在一般情況下,在防治龍眼荔枝卷葉蛾類害蟲時已兼治了舟蛾類害蟲,故無須針對性地噴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