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的傳説

(傳説故事)

鎖定
傳説,是一種神異生物。各地傳説豐富。龍是中華民族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龍的普通級別類型是有兩個杈角、蛇身、四足、鱗片、腥味濃烈,非標準類型還有獨角龍等。龍的原型有“新中國龍”化石裏的美麗瓦窯龍,有雙角。傳説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中國曆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傳説文獻更是龐大。古代最著名話題有三國時期魏明帝曹叡率羣臣觀龍並令畫工當場繪像且令文臣對此吟詩作賦。有的地方還傳説天擊惡龍的故事。龍的傳説是中國民間一個文化倉庫。
應該區分傳説與文學。傳説是大眾傳説的,可考察真假,文學是個人創作的,無所謂真假,性質不同,當然,古代一些作品如《太平廣記》《聊齋志異》《閲微草堂筆記》兼顧傳説和文學。
現代知名話題有鎖龍井故事、日本大阪市瑞龍寺的龍骨標本、1934年營川墜龍事件、1944年松花江陳家圍子村墜龍事件、1995年上海延安路高架龍柱傳説、2000年山東昌樂縣黑山子村墜龍説法、2007年出土的有雙角新中國龍、2007年高郵湖龍吸水視頻原始版、2010年西安上空出現2條盤旋的龍等。無論是否有龍,這些話題知名度較高是客觀事實
中文名
龍的傳説
分    類
圖騰
地    區
中國
起    源
黃帝時代
來    源
傳説

龍的傳説來源

龍的圖片
龍的圖片(13張)
龍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圖騰之一。遠古時期,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力,於是就創造了這樣一個能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偶像,對其膜拜,祈求平安。數千年來,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聖的,並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敬仰的圖騰代表。
今天所知道的龍的形象綜合了各種生物的特徵:鹿角、牛頭、驢嘴、蝦眼、象耳魚鱗、人須、蛇腹、鳳足。有研究指,龍的形象是經過不斷髮展變化的,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經過戰爭和聯合,龍的圖騰逐漸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信奉的旗幟。
人們還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我們從許多故事和傳説中看到:龍是英勇善戰的,它什麼強暴也不怕;龍是聰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預見未來;龍的本領高強,它能大能小,變化多端,興雲佈雨,鳴雷閃電,開河移山,法力無邊;龍是富裕的,龍宮成了寶藏的集中地;龍又是正直的、能為人民著想的,為了解救人間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在龍的身上集中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也常把世間的傑出人物稱為人中之龍,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就是大家熟識的例子。

龍的傳説主要影響

日常生活中也有龍的蹤跡。衣有龍袍;食有龍蝦、龍眼龍鬚麪、龍冠;建築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傢俱有龍椅龍牀。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五月端午要賽龍舟。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鬚草龍鬚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天上和龍有關的名詞不下數百。一千年前編輯的《太平廣記》蒐集的龍的神話小説,就有八十一則。在中國,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源遠流長。
龍並不是中國特有的,許多民族都有關於龍的神話傳説。但是像中國這樣,以龍為榮、為尊,而且各種事物都多少跟龍有點關係的國家卻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國,帶有龍名的地方數以千計,其中又有以數字為題的,如吉林省的二龍、江西省的三龍、遼寧省的四龍;有些以龍的身體為題,如江西省的龍頭、四川省的龍角、貴州省的龍額黑龍江省的龍爪;有些以龍羣為題,可以組成龍母(龍族之主才可稱為龍母)、龍王(傳説中的龍王,其實是龍王爺)大龍、小龍、金龍、木龍、水龍、土龍等等。中國含“龍”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個,而我們熟識的黃、青、赤、白、黑龍,就分別在四川省(黃龍河)、河北省(青龍河和赤龍河)、天津(青龍灣河黑龍港河)、甘肅省(白龍江)、上海(白龍港河)和黑龍江省(黑龍江),有以他們命名的江河。幾乎每一省都有龍江、龍湖龍山、龍洞、龍泉、龍潭,還有數不清的龍王廟。
古人把龍看成神物、靈物,而且變化無常,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有時顯露於雲端,有時隱形入深淵。關於龍的傳説,在中國古代經典著作中幾乎每一本書都有,而關於龍的傳説和神話亦不勝枚舉。經典如《易經》,便將龍作了一完整系統的論述,並賦以哲學的含義。八卦中整體用龍來説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經》的第一卦。
除這之外,歷朝歷代都不斷有龍的傳説和神話出現,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説。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説;夏治水,傳説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説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從許多故事和傳説中看到人們常把各種美德和優秀的品質都集中到龍的身上。傳説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説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
當然,傳説裏有義龍為善,便自然亦有惡龍為禍。隨著民智開啓,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亦開始出現反派的角色。在中國不少以“龍”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龍的傳説,其中亦不乏惡龍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龍江,傳説以前便有白龍為禍,後來江邊的一個村中,有一家人臨產,並誕下了一黑龍。原來黑龍是來幫助除掉白龍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後白龍被除,人們為紀念黑龍而將江取名黑龍江。四川省的九寨溝有一卧龍湖,湖底有一金黃色石樑,傳説是白龍的化身。九寨溝附近有兩條大河,一條叫黑水河,傳説以前住著一條大黑龍;一條白龍江,住著一條小白龍。傳説黑龍因妒忌九寨溝的風光而將那裏的水吸乾,小白龍知道後,便將白龍江的水噴灑到九寨溝,回覆其美景。黑龍知道後便跟白龍展開惡鬥,黑龍在不敵時使計放毒,小白龍被逼逃到九寨溝其中一個湖泊中。
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説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最早是古越祖先將部落圖騰繪製在獨木舟上,又划着這種舟去探親訪友,有時大家遇到一起,便會趁興比賽誰劃得快。 [2]  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 [3]  隨着龍神觀念逐漸成為炎黃子孫共同的意識後,圖騰舟也就演變成了各式各樣的龍舟,並從中產生出競渡的遊藝形式,此後漸漸形成為中國各地的傳統風俗。 [2] 

龍的傳説聖人與龍

龍的傳説古帝乘龍

海外南經》雲:“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1)。《海外西經》雲:“大樂之野夏後啓,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2)。《海外西經》雲:“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3)。《海外東經》雲:“東方句芒,鳥身人面,乘兩龍”(4)。《海內北經》雲:“縱極之淵,……冰夷人面,乘兩龍”(5)。《大荒西經》雲:“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6)。《海外南經》雲:“北方禺彊,人面鳥身,踐兩青蛇。(郭璞注)雲:“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兩龍。” 這裏的“祝融”、“啓”、“蓐收”、“句芒”、“冰夷”、“開(啓)”、“禺疆”,都沒有例入三皇五帝中,大多在中國歷史上的名氣不大;但他們都曾是中國上古時代的一代皇帝或諸侯。他們異於常人的最大特點是出門“乘龍”。因為“龍”是上古歷史賦予古帝身份的特殊坐騎,及其標誌。所以不少文獻都有關於古帝“乘龍”的記載。
除《山海經》之外,《大戴禮·五帝德》中也有相同意義的記載。文獻雲: “黃帝乘龍戾雲,順天地之德;顓頊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帝嚳春夏乘龍,秋冬乘馬。執中而獲天下”(7)。這段史料又介紹了“黃帝”、“顓頊”、“帝嚳”乘龍而遊世界的事情。其次,關於古帝“乘龍”的史料,還在《韓非子》、《史記》、《列仙傳》等古籍中有所記載。
特別是《列仙傳》把古人養龍乘龍的方法都告訴了我們。文獻説: “騎龍者,於池中求得龍子,狀如守宮,十餘頭,結廬而守養之,龍大稍去。後五十餘年,水壞其廬。一旦,騎龍來。 陵陽子明者,好釣。釣得白龍,子明服食。……三年,白龍來迎。 馬師皇,黃帝馬醫。有龍下,垂耳張口,師皇針其唇,飲以甘草湯而愈。後一旦負皇而去。 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也。一日……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至期,赤龍來,安公騎之,大雨東南,上而去。呼子先者,漢中關下卜師也,老壽有餘年,……子先持一嫗,嫗得而俱騎,騎乃龍也,上華陰山”(8)。《史記·封禪書》又云:“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9)。
千百年來,一直盤旋在中國人腦海中的古帝古人“乘龍”的密秘,經考古學家輕輕一挖,一條躺在濮陽地下已有6500年的古人乘龍的文物,就把《山海經》、《大戴禮》、《列仙傳》、《史記》等歷史文獻記載的古帝、古人乘龍的歷史事實給證明了。從文獻文物這一吻合的事實上可以想到,其實,古代文獻中的許多關於龍的記載,可能都非古人的妄語。由於《周易》、《山海經》、《大戴禮》、《列仙傳》、《史記》,這些中國歷史元典記載的古帝“豢龍”和“乘龍”的故事,實在太簡陋、太古樸,並且離我們太遙遠了。 註釋:(1)(2)(3)(4)(5)(6)袁珂校譯《山海經校譯》第185、191、193、212、233、27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7)龐進編著《八千年中國龍文化》第249頁,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版。(8)孫雍長、熊毓蘭校《太平御覽》第8冊,第438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9)(西漢)司馬遷著《史記·封禪書》第422頁,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乘”在古代有“憑藉”,“駕馭”等含義。“龍”為“川”。“乘兩龍”即治理兩大江河。“帝嚳春夏乘龍,秋冬乘馬。”這一記載的含意是什麼。其實它告訴我們,帝嚳春夏乘船出遊,秋冬封凍故而乘馬。其後一些記述顯然以訛傳訛,不足為信!

龍的傳説鯀化黃龍

遠古的時候夏族的代表就正是以後流傳數千年,神性越來越強的龍。據説當年鯀奉天帝之命治水,他看到了當時地面上的人們受到洪水的侵逼,四處逃竄,無法打獵耕種,幾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但是鯀對於這樣大規模的洪水所能想出來的辦法就只有圍堵。眼看着這些洪水不斷的突破他的堤防和水壩,鯀再也不能忍受眼睜睜看着凡人受苦卻無能為力的無力感了,於是他決定盜取天庭的寶物“息壤”——這是一種會不斷生長的土壤,能夠使得鯀的圍堵不會再失效。在“息壤”的幫助下,凡人們脱離了洪水的災難,開始離開的貧瘠的山丘和洞穴,在地面上重新開始生活。鯀看着這些凡人能夠因為他的幫助而開始安居樂業,感到十分的欣慰。正準備要回去天庭交差的時候,天界的主人堯對於“息壤”被盜,感到十分的震怒。於是收回“息壤”,讓洪水重新肆虐地面,原先安居樂業的景象又成為一片汪洋。鯀束手無策,不但無法拯救這些凡人,自己也被堯用雷電殛死(“昔堯殛鯀於羽山……”——《左傳·昭公十七年》)。
治水失敗的鯀懷着滿腹的怨恨,被雷電殛死了之後,不但死不瞑目,屍身經過了三年都不腐壞。堯唯恐鯀的屍身會產生什麼異變,於是派出勇士用鋒利的吳刀將鯀的屍身剖開,但是沒有料到鯀的怨氣醖積在腹中,變成了一隻黃龍,這隻黃龍也就是鯀的兒子禹(“鯀死,三歲入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山海經·海內經》,郭僕注引《歸藏·啓噬》;“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路史·後紀》,注引《歸藏·啓噬》)。
長江三峽中的“斬龍台”和“錯開峽”據説是當年禹斬掉一隻亂開水道,險些誤了大事的孽龍的地方。接着建立的夏王朝,既是中國史上的第一個王朝,也是一個以龍為圖騰的氏族。

龍的傳説喜歡黃龍

《漢書·宣帝紀》載:“甘露元年夏四月,黃龍見新豐。三年詔曰:鳳凰集新蔡,羣鳥四面行列,皆向鳳凰立,以萬數”、“神爵二年春二月詔曰:正月乙丑,鳳凰、甘露降集京師,羣鳥從以萬數。四年冬十月,鳳凰十一,集杜陵。十二月,鳳凰集上林”。《漢書·成帝紀》載:“鴻嘉元年冬,黃龍見真定。永始二年二月,詔書曰龍見於東萊,日有蝕,天著變異,朕甚懼矣”。《後漢書.五行志》載:靈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氣墮北宮温明殿東庭中,黑如車蓋,起奮迅,身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東漢建安二十四年,黃龍出現在武陽赤水,逗留九天後離去,當時曾為此建廟立碑。

龍的傳説天帝與龍

龍鬚,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龍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傳説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化身。在《史記·封禪書》中記載,黃帝和老百姓在首山採掘銅礦,把開採出來的銅鑄成一隻很大的銅鼎,放在荊山腳下。銅鼎鑄成時,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昇天。黃帝就騎到龍背上去,他手下的羣臣還有妻兒也都紛紛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這時,龍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擠不上,一個個都抓着龍的鬍鬚。龍髯受不了重量而斷了,黃帝帶著的弓也被拉落下來,臣僚們只得抱著龍髯和弓號哭。黃帝升了天后便成為了天帝。
在《史記·天官書》,就是説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遊於池沼。”説明了黃龍的形象。

龍的傳説禹王鎖蛟

禹王鎖蛟龍、鎖龍井比較著名,有詞條介紹,此不多佔篇幅。

龍的傳説神話傳説

龍的傳説龍王形象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中國本土的龍崇拜中,原來並無龍王一説。所謂龍王,並不是作為龍家族一族之長的王,而是指受封於某地為王的龍。“龍王”這個概念,其實是隨着佛教經典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4]  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佈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

龍的傳説四海龍王

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青臉紅須為東,白髮須為西,橘黃發須是南,黑髮須者為北
龍分為天龍、地龍、海龍;所謂的四海龍王,實質上為四海龍王爺,並非真正龍王,只是其所在海域之主而已。
龍王神誕之日,各種文獻記載和各地民間傳説均有差異。舊時專門供奉龍王之廟宇幾乎與城隍、土地之廟宇同樣普遍。每逢風雨失調,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時,民眾都要到龍王廟燒香祈願,以求龍王治水,風調雨順。
龍是中國傳説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説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説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名多它,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傳説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在神話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龍王),在民間是祥瑞象徵,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龍的傳説西藏傳説

寧瑪大威德法主--瑪珠仁波切和晉美彭措法王互為師徒,1999年7月,東嘎寺蓮花光明宮舉行盛大的開光慶典,法會的第一天,日月星辰同時懸於空中,成為一大奇觀;之後幾天,護法龍天現身,各種瑞相頻現蒼穹。
又説(沒講具體時間): 一次在青海大草原上,舉行數萬信眾參加的大法會,由於外道的干擾,電閃雷鳴,風雨大作,致使法會難以順利進行,因而瑪珠仁波切現起忿怒相,厲聲斥言外道定要將其擒伏於地面,隨即將金剛杵拋擲天空,一片藍色龍形雲朵應聲而下,跌落於河邊,違緣應手遣除,待到法會圓滿結束後,仁波切方放其離開。象這般的神蹟如非親身體驗,常人是無法接受的,但它確確實實為數萬信眾親眼所見,不知真假。

龍的傳説民間傳説

龍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説《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

龍的傳説龍生九子

“龍生九子”的一個説法是來自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囚牛(qiú niú)
老二睚眥(yá zì)
老三嘲風(cháo fēng)
老四蒲牢(pú láo)
老五狻猊(suān ní)
老六贔屓(bì xì)
老七狴犴(bì àn)
老八負屓(fù xì)
老九螭吻/鴟尾(chī wěn/chī wěi)
另有説法為:
老大贔屓(bì xì)
老二螭吻/鴟尾(chī wěn/chī wěi)
老三蒲牢(pú láo)
老四狴犴(bì àn)
老五饕餮(tāo tiè)
老六蚣蝮(gōng fù)又名趴蝮(bā xià)
老七睚眥(yá zì)
老八狻猊(suān ní)
老九椒圖(jiāo tú)
有的説法還把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龍子之一。

龍的傳説桃花女龍

東海有個桃花島,桃花島上有龍洞。
龍洞深通東海洋桃花女龍住洞中。
千呼萬喚難出來,但見年年桃花紅。
“女龍”本是漁家女,桃臉杏腮真俏麗,心靈手巧人勤勞,挑水織網又紡線。她白天紡的線,織網網不破:她夜裏織的網,捕魚魚最多:她旱天挑的水,擔擔蕩清波。
漁女從來不妝扮,自幼愛梳兩條“沖天辮”。有一天,嫂嫂笑話她:
“小姑今年十四歲,再扎小辮子太難看。來,我給你梳一遍。”
可是梳來梳去梳不直,沒辦法,只得照舊紮了兩條“沖天辮”。
漁女有個怪脾氣,一年四季不洗澡。有一次,阿孃笑罵她:
“這麼大的姑娘了,也不洗洗澡!人家不來笑話你,總怪我做孃的欠管教。”
漁女咯咯笑,撲在孃的懷裏撒了一陣子嬌,轉身又跑掉。
原來她並非親生女,是阿爹海邊拾來的。
那一天,風大浪高海咆哮,電閃雷鳴暴雨澆潮水湧來一嬰兒,擱在海邊直哭叫,剛巧阿爹海邊過,趕忙把她抱回家,魚湯奶汁?養她長大。阿孃教她織漁網,阿爹為她雕貝花,阿哥逗她海邊玩,爬在地上當駿馬。
漁女乖,漁女美,漁女長到十八歲。十八姑娘籬外竹,媒人擠破屋。東村來作媒,十擔彩禮排成隊;西村來説親,十份聘金抬進門。這個説,少爺天天用功把書讀,定做高官好享福;那個講,東家年年打船造樓房,長穿綢緞喝參湯。
爹孃笑謎謎,靜靜問漁女:
“誰是如意郎,孩子你快講!”
漁女舒雙眉,臉似桃花微微醉:
“不願享福不貪財,捕魚阿祥我最愛!”
爹皺眉,娘獗嘴,哥嫂含笑羞妹妹。
阿爹説:“阿祥家裏窮,出門做漁工。”
漁女説:“漁工識潮水,女兒願婚配。”
阿孃説:“阿祥常斷餐,你去要餓飯。”
漁女説:“餓飯不要緊,魚湯賽人蔘。”
爹孃説:“父母為你好,女兒嫁西村!”
漁女説:“西村我不嫁,死也跟阿祥!”
爹孃沒辦法,婉言退聘金。漁霸財主不死心,又挽媒人強説親,出言惡狠狠:
“不做親家做冤家,日後做人要小心!”
爹孃膽量小,含淚收聘金:漁女更傷心,只只網眼淚淋淋……
漁女阿祥青梅竹馬一起長。海邊拾彩貝,礁叢捉迷藏;夜晚同賞月,清晨共歌唱。阿祥衣棠破,漁女線兒長;漁女想嚐鮮,阿祥把網張:阿祥斷了餐,漁女靜靜送米糧。
漁女心煩悶,阿祥喁喁情弦響。阿祥愛漁女,星星伴月亮,漁女愛阿祥,情深如海洋 [1] 

龍的傳説龍化岩石

湖南安化青龍洞,傳説裏面鎖了一條犯了天條的青龍,1998年9月該鎮7位農民自帶乾糧,手電等物品,從洞口探險,看到了盤在洞壁上狀若一條大青龍的石鐘乳。這是首次發現。後來測量,安化青龍洞的溶洞長達35公里、被稱為我國溶洞長度之最。

龍的傳説井龍故事

1999年,永昌縣電視台出了一檔反迷信的節目,因為:説法是:永昌縣附近的一個村有口井,已經幹了好久了,在一户人家院子裏,有一天井裏往外冒水,他們那有條河也有水了,人門感到奇怪,這户人家的女人正好是經期,晚上去解手聽見井裏有動靜,就過去看,一看不得了,一條龍在裏面,但是她不乾淨,龍走不了,第二天全村人都知道了,請了和尚道士唸經,請龍走,請了一週才請走。後來永昌電視台知道了,過去採訪,結果遲了,龍走了。出了一檔反迷信的節目。希望馬小星去調查。

龍的傳説西遊記

在《西遊記》中,有許多關於龍的描寫以及龍的故事。隨著民智開啓,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在《西遊記》中已變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的就是大家熟識東海青龍王敖廣的龍宮,四海龍王面對孫悟空時也無力反抗,只能顫顫驚驚地獻上金箍棒、黃金甲等寶物,而出場時間也寥寥可數;而因為放火燒了龍宮,差點被玉帝處死,幸好被觀音菩薩所救,成為了唐三藏的白馬的龍王,正是另一個大家熟識的西海白龍王敖閏的三太子。

龍的傳説封神演義

除了在《西遊記》中提及過四海龍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説封神演義》中亦有龍王的出現。《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葉至晚葉時期,由許仲琳編定,亦有一説法是由揚州道教思想家陸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創龍傳》中,田中芳樹多番提及到四海龍王奉天帝的命令,協助周朝討伐商紂,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亦的而且確有龍王的出場。但在《封神演義》中,四海龍王在周武伐紂的戰爭中並沒有擔當任何重要角色。事實上就如《創龍傳》中龍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並沒有提及過四海龍王曾參與周武革命的戰爭。龍王在《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遊記》中一樣,變成了配角、丑角。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角色。頑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帶著的肚兜和腕鐲是仙人的寶貝,在九河灣洗澡時將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東海震動,連水晶宮也震動起來。東海龍王敖廣(亦有一説法稱敖光)派人調查,但派去的人卻被頑劣的哪吒以寶貝打死了。敖廣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調查,但三太子也一樣被哪吒所殺,更被哪吒剝皮抽筋。最後敖廣向哪吒父親李靖大興問罪,並聲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裏不服氣,追回在路上的敖廣揍了一頓。最後四海龍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審判。這時哪吒一人擔當過錯,剖腹剜腸、剔骨肉還父母,這才平息了此事。最後哪吒在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並擔當了武王伐紂戰爭中的先鋒。在這以後,在《封神演義》中便沒再提到龍王。由此可見,四海龍王協助周朝討伐商紂的説法,確實純粹是田中芳樹的創作,並無確切的神話和傳説的背景支持。

龍的傳説龍女拜觀音

在觀音菩薩身邊,有一對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財,女的叫龍女。龍女原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生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深得龍王的寵愛。一天,她聽説人間玩魚燈,異常熱鬧,就吵着要去觀看。龍王捋捋龍鬚搖搖頭説:“那裏地荒人雜,可不是你龍公主去的地方啊!”龍女又是撒嬌又是裝哭,龍王就是不依。龍女嘟起小嘴巴,心裏想到:你不讓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捱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宮,變成了一個十分好看的漁家少女,踏着蒙隴月色,來到鬧魚燈的地方。這是一個小漁鎮,街上的魚燈多極啦!有黃魚燈、鰲角燈章魚燈、墨魚燈、鯊魚燈,還有龍蝦燈、海蟹燈、扇貝燈、海螺燈、珊瑚燈……龍女東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興,有時竟忘情地往人羣裏擠。不一會來到十字路口,這裏更有趣哩!魚燈疊魚燈,燈山接燈山,五顏六色,光華璀璨。龍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燈山前,看得出了神。
誰知這時候從閣樓上潑下半杯冷茶來,不偏不倚正潑在龍女頭上。龍女猛吃一驚,叫苦不已。原來變成少女的龍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樣了。龍女焦急萬分,怕在大街上現出龍形,招來風雨沖塌燈會,於是不顧一切地擠出人羣,狠命地向海邊奔去。剛剛跑到海灘,突然“忽喇喇”一聲,龍女變成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躺在海灘上動彈不得。
正巧,海灘上來了一瘦一胖的兩個捕魚小子,看到這條金燦燦大魚,一下子愣住了。
這是什麼魚呀!怎麼會擱在沙灘上呢?”胖小子膽子小,站得遠遠的説:“從來沒有看過這種魚,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膽子大,不肯離去,邊撥弄着魚邊説:“不管它是什麼魚,扛到街上去賣,準能賺筆外快來用用?”兩人嘀咕了一陣,然後扛着魚,上街叫賣去了。
那天晚上,觀音菩薩正在紫竹林木裏坐,早將剛才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覺動了慈悲之心,對站在身後的善財童子説:“你快到漁鎮去,將一條大魚買下來,送到海里放生。”
善財稽首道:“菩薩哎,弟子哪有銀兩去買魚呀?”
觀音菩薩笑着説:“你從香爐裏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財點頭稱是,急忙到觀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蓮花,飛也似地直奔漁鎮。這時,兩個小子已將魚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觀魚燈的人圍住了。稱奇的、讚歎的人問價的,磯磯喳喳,議論村紛,可是誰也不敢貿然買這麼一條大魚。
有個白鬍子老頭説:“小子,這條魚太大了,你們把它斬開來零賣吧?”胖小子一想,覺得老頭説得有理,於是向人借來一把肉斧,舉起來就要斬魚。突然,一個小孩子叫開了:“快看呀?大魚流眼淚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魚果然流着兩串晶瑩的眼淚,嚇得丟掉肉斧就往人羣外面鑽。瘦小子怕外快泡湯,趕緊拾起肉斧要斬,卻被一個氣喘吁吁趕來的小沙彌阻止住了:“莫斬!莫斬!這條魚我買下了。”眾人一看,十分詫異:“小沙彌怎麼買魚來了?”那個老頭停了一聲,翹着山羊鬍子説:“和尚買魚,怕是要開葷還俗了吧?”
小沙彌見眾人冷語譏笑,不覺臉紅了,趕緊説:“我買這條魚是去放生的!”説着,掏出一撮碎銀,遞給瘦小子,並要他們將魚扛到海邊。瘦小子暗自高興:“外快賺進了!扛到海邊,説不定等小沙彌一走,依舊能把這條大魚扛回來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魚,跟着小沙彌向海邊走去。
三人來到海邊,小沙彌叫他們將大魚放到海里。那魚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個水花,游出老遠老遠,然後掉轉身來,同小沙彌點了點頭,倏忽不見了。瘦小子見魚遊走了,這才斷了再撈外快的念頭,摸出碎銀,要分給胖小子。不料攤開手心一看,碎銀變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蹤。轉眼再找小沙彌,也不知去向了。
再説東海龍宮裏,自從不見了小公主,宮裏宮外亂成一窩蜂。龍王氣得龍鬚直翹,海龜丞相急得頭頸伸出老長,守門官蟹將軍嚇得亂吐白沫,玉蝦宮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顫。一直鬧到天亮,龍女回到水晶宮,大家才鬆了口氣。龍王瞪起眼睛,怒氣衝衝地呵斥道:“你膽敢犯宮規,私自外出!説!到哪裏去了?”龍女一看龍王動了怒,知道撒嬌也沒有用了,便照實説:“父王,女兒觀魚燈去了,要不是觀音菩薩派善財童子來救我,女兒差點沒命!”
接着將自己的遭遇講了一遍。龍王聽了,臉上黯然失色。他怕觀音將此事講了出去,讓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氣龍女,一怒之下,竟將她逐出水晶宮。
龍女傷心極了,茫茫東海,到哪裏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來到蓮花洋。哭聲傳到紫竹林,觀音菩薩一聽就知道是龍女來了,她吩咐善財去接龍女上來。善財蹦蹦跳跳來到龍女面前,笑着問道:“龍女妹妹,你還記得我這個小沙彌嗎?”
龍女連忙揩掉眼淚,紅着臉説:“你是善財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説着就要叩拜。善財一把拉住了她:“走,觀音菩薩叫我來接你呢!”善財和龍女手拉手走進紫竹林。龍女一見觀音菩薩端坐在蓮台上,俯身便拜。觀音菩薩很喜歡龍女,讓她和善財像兄妹一樣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個巖洞裏,這個巖洞後來稱為“善財龍女洞”。可是龍王反悔了,常常叫龍女回去。龍女依戀着普陀山的風光,再也不願回到禁錮它的水晶宮去了。
從此,龍女就跟了觀音菩薩。

龍的傳説天懲惡龍

清史稿》記: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定海舟山龍起,漂沒田廬,淹斃人口;越三日,龍斬三段,尾不見,其鱗巨如葵扇營口市史志辦編《營口龍之謎》談營川墜龍事件,它收錄的《盛京時報》當年報道文“龍降釀災”記述,該龍曾在天空下降、卷壞一些房子、導致多人死亡,後來介紹的該龍屍體沒有眼珠,怪事,當地人説是得了天譴。

龍的傳説岑港白老龍

舟山島西岸有個海灣叫岑港。岑港有座高山,山水傾瀉下來,猶如百尺白布懸掛在峭壁上,煞是壯觀。年復一年,在嶺腳邊衝出一口深深的石潭,名叫“龍潭”。
相傳很久以前,潭裏有一條白龍。每當乾旱之年,那白龍使吸來東海之水,化作甘霖噴降下來,使方圓數十里的村莊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感念白龍,都稱他為“岑港白老龍”。
有一年,又逢乾旱,白老龍正要吸水降雨,不料玉皇大帝聽一信了東海龍王的饞言,降下旨意,不許他再到東海吸水。白老龍只得忍氣吞聲回到龍潭。一路上,只見禾菽枯焦,遍地生姻,心中好不愴然。一行走之間,忽然耳邊響起一陣哭聲,走近一看,是一位年輕婦人渾身披麻,正跪在滾燙的沙灘上,面對着大海嚎哭。白老龍聽了不免心酸,便上前問道:“大嫂因何在此啼哭?”
那婦人抹淚一看,見是一位白鬚白髮、面目慈祥的老人,正關切地看着自己,心裏一暖,便哭訴起來。原來那婦人名叫青蓮,從小死了爹孃,由兄嫂作主,嫁給一個孤身小子,夫妻十分恩愛。誰知好景不長,兩人成親不到半年,就碰上這大旱季節。田裏沒指望了,丈夫便邀集鄉親們下海捕魚。不料初次出海就遭橫禍,船被風浪掀翻了,丈夫落水身亡,撇下她一個年輕寡婦,無依無靠,好不悽苦。
白老龍聽了非常同情,嘆了口氣説:“大嫂不要過份傷心,自古人死不能復生。若不嫌棄,我願幫你捕三年魚。”
青蓮一怔,慌忙收淚道:“這……這如何使得!俗話説‘海上無風三尺浪’,你這樣大年紀怎麼受得起!”
白老龍捋着白鬚説:“大嫂儘管放心,老漢自有道理。”
青蓮見他説得誠懇,心裏暗暗嘀咕道:“瞧他的模樣,八成也是個落荒遭災的。我何不積點陰德,將他收留下來。”於是説道:“我從小沒爹沒孃的,就讓我認你作爹吧!”.説着就要叩頭。
白老龍心裏好不喜歡,忙伸手將她扶起,笑着説:“青兒不必多禮,老漢當之有愧了!”
當天夜裏,白老龍藉着星光叮叮噹噹動手修起船來。青蓮回家,取出一畚斗糯米,按照白老龍的囑咐,做了滿滿一籃糯米塊。第二天天亮,青蓮提着籃子來到海邊,左看右看,卻找不見那條破船,心裏正着急,忽聽有人叫她,定睛一看,見白老龍汗水淋漓地從一條嶄新的船裏爬出來,才知自己的破船已經修好了,心裏又高興又感激,忙迎上去説:“爹爹辛苦啦!快吃飯吧!”
白老龍吃過糯米塊,帶了幾名漁工,當天就出海捕魚了。漁船像箭一樣駛離港灣,不一刻就來到東海大洋。白老龍吩咐漁工撒網,自己卻枕着艙板“呼嚕呼嚕”打起瞌睡來。只見他一邊打鼾,一邊流汗,巨大的汗珠從他額上不斷地湧出來,沾濕了艙面。漁工心裏好不奇怪,卻又不敢叫醒他。不一會,鼾聲止了,又聽他夢嘆般地喊道:“快起網!快起網!”漁工聞聲,慌忙趕到船沿拉起網來。
説也奇怪,幾個人拉着偌大一頂漁網,卻像扯着一條絲線那般輕巧。拉呀拉呀,拉出海面,竟是滿滿一網大黃魚,條條金光閃亮,尾尾活蹦亂跳。漁工驚喜萬分,忙把黃魚倒進艙裏。誰知倒啊倒啊,三個船艙都裝滿了,網裏的魚還不見倒完。漁工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楞住了。
傍晚,漁船歸航。青蓮見捕了這許多大黃魚,心裏高興極了!大夥聽説這個白鬚白髮老人捕魚的本事這麼大,都紛紛趕來,求他作大夥的帶頭老大。白老龍捋着白鬚哈哈笑着,滿口答應了。
從此,白老龍使領着大夥起早摸黑地捕起魚來。每次出海都是滿載而歸,捕上來的魚又大又肥,鄉親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轉眼半年過去了。一天,白老龍又領着大夥出海去了。青蓮在家準備好白老龍愛吃的糯米塊,照例到海邊去等船回來。等啊等啊,直到太陽落山,月亮升起,還不見漁船歸航。青蓮又餓又累,就倚着礁石打起盹來……
突然,她望見面容憔悴的義父匆匆走來,滿懷悲憤地對她説:“青兒,我要走了,你多保重!要是想我,就到岑港嶺下來找,我的屋前掛着九丈六尺白布。”説罷飄然而去。”
青蓮上前去拉,卻撲了個空。頓時驚醒,才知是夢,心生疑惑。突然,只見海面上呼嘯的狂風推着小山似的大浪鋪天蓋地湧來。這風多大呀!
把岸上所有的船樁都吹跑了把最堅硬的礁石都打碎了。青連怔怔地望着洶湧的大海,想到自己丈夫的悲慘遭遇,立時臉孔發自,渾身發抖,對着茫茫海天失聲痛哭起來。
一天又一天,直至第八天早晨,海面上才風平浪息,可是好心腸的白老龍卻再也沒回來。青蓮想起夢裏白老龍跟她説的話,就決定要到岑港嶺下去尋找義父。她做了一籃白老龍愛吃的糯米塊,告別了鄉親們上路了。
走了一天又一天,過了一村又一村,終於來到岑港嶺下,舉目一看,只見四野茫茫,哪有一户人家?心裏不免有點害怕。正在焦慮,猛見嶺腳邊有一個石潭,上面懸着百尺飛瀑,就像飄着一塊白布。青蓮趕緊放下籃子,取出糯米塊往潭裏丟。丟一塊糯米塊,叫一聲爹。
丟了一陣,叫了一陣,潭中突然泛起一陣波浪,水面上慢慢露出一對龍角來。青蓮嚇了一跳,卻聽潭中傳出聲音道:“青兒不要害怕,我便是你的乾爹。”
青蓮聽了,傷心地哭道:“爹爹,你為啥變成這副樣子?”
白老龍道:“我本是此地的一條白老龍,想不到此番幫助百姓捕魚,又得罪了東海龍王,在玉帝面前參了一本,説我殘害水族,擾亂龍宮,玉帝降罪下來,把我禁銅在這龍潭之中,不得自由。”
青蓮聞言:心裏氣極啦!頓時揩乾眼淚,忿忿地嘆道:“唉!為什勤勞的人反而受苦,好心眼的反而獲罪呢?這樣不公平的世間,活着還有什麼意思!”説完,她把糯米塊全倒進潭裏,自己也跟着跳下去。青蓮跳進龍潭,就變成一條青龍,跟着白老龍隱沒在清清的潭水中。
後來,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們,設立了兩個會社:一個叫白龍會,一個叫青龍會。每隔三年一小會,十二年一大會。出會時,人們敲鑼打鼓,抬着造型美觀的青、白二龍,穿村遊鄉,好不熱鬧。

龍的傳説蠻龍歸正

據説,大禹治水有三樣法寶:一是伏羲給他的河圖、玉簡;二是天上的應龍,用尾巴劃地,給他指引方向,大沿着應龍劃尾的線路,領着民工開鑿河道,疏導洪水;三是大烏龜,把息石和息壤投到低窪的地方。
有一天,一條全身烏黑的龍,在壩邊的洪水裏翻身打滾,興風作浪,還把大他們辛辛苦築起來的大壩弄倒了。應龍告訴禹王,這是一條蠻七蠻八的蠻龍,邪氣太重,歸不了正的。於是烏龜帶着大禹上了一座高山,看見那條全身烏黑的巨龍,頭上長着一對雪白耀眼的龍角,正在嬉戲翻騰,不時掀起沖天的浪。大禹指揮它,它全然不理。大禹於是取出一塊小小的五彩息石,放在烏龜的尾尖,那息石立即成為一塊斗大的巨石。
烏龜只把尾巴輕輕一揮,天空就劃出一道朦朧虹樣的弧線,五彩息石不偏不倚地落在烏龍腦門頂上的兩隻龍角之間。烏龍哈哈大笑説:這塊小小的花石頭,奈何我不得。
可那五彩息石,無時無刻不在膨脹變大。不一會,便把蠻龍的兩面三刀只龍角撐緊了,疼得它直搖頭。五彩息石一直不斷生長,最後終於把蠻龍制服了。從此,蠻龍成了大禹一個得力助手,聽候大禹調遣。

龍的傳説龍泉鄉

《創龍傳》中提到,龍泉鄉是在青海省某處地方,事實上青海省又有沒有龍泉鄉呢?前段已有説過,差不多每個省都有以“龍”命名的地方,而以龍泉為名的地方亦有好幾個。那龍泉在什麼地方?一般認為是現今浙江省的龍泉縣,在唐朝以前,此地稱為龍泉鄉,唐朝開始在此建縣。龍泉的名字,是因一柄「龍泉寶劍」而來。據春秋時代越國的史書《越絕書》上有這樣的記載:楚王聽説吳國有個干將,越國有個歐冶子,都是鑄劍名家。於是派人用重金請兩位名家為楚國鑄幾把鐵劍。二人應聘之後,鑿通了茨山,把山中的溪水排乾,找到了鐵礦精華,鑄成三柄寶劍,一曰龍淵,一曰太阿,一曰工布。後來因避唐高祖李淵的諱,龍淵劍便改稱為龍泉劍。剛才説到的浙江省龍泉縣,縣城以南有一劍池湖,相傳就是歐冶子鑄劍的地方,也稱為龍淵,因此此地才稱為龍泉。
但是還有幾處地方也叫龍泉。浙江省除了剛才的龍泉縣外,亦有一處龍泉在永嘉縣。據《水經注》説,泉眼之中水紋成為蛟龍的形狀,牲畜都不敢在這裏飲水。河南西平縣也有個龍泉。古書上説此泉水可以砥礪刀劍,使刀鋒堅利。江西有一龍泉場,南唐曾立為龍泉縣,現今叫遂川縣。貴州有一龍泉坪,明清時也稱為龍泉縣,後來改為鳳泉縣、鳳崗縣。那麼,青海省有沒有龍泉鄉?在可考的數據中,沒有。也許有小村小鄉是這樣叫也説不定,但是否真能通往崑崙就不得而知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