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無目

(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説)

鎖定
《龍無目》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故事講述了在山東沂水縣的無目龍(沒有雙眼的龍)墜落事件。
作品名稱
龍無目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朝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目錄

龍無目原文

沂水大雨(1),忽墮一龍,雙睛俱無,奄有餘息(2)。邑令公以八十席覆之(3),未能周身。又為設野祭。猶反覆以尾擊地,其聲堛然(4)。
據《聊齋志異》手稿本 [1] 
文白聊齋志異 文白聊齋志異

龍無目註釋

(1)沂水:今山東省沂水縣,清初屬沂州。
(2)奄有餘息:微弱得只剩一絲呼吸。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氣息。
(3)邑令公:指沂水知縣某人。
(4)堛(bì畢):本義為土塊。此用以象聲。 [1] 

龍無目譯文

山東沂水縣下大雨時,忽然從天上掉下一條龍來,兩隻眼睛全沒了,還有微弱的氣息。縣令大人用了八十張蘆蓆來蓋它,都沒能蓋嚴整個龍身。又為它擺設野祭。龍仍然反覆地用尾巴擊打地面,發出非常大的聲響。 [2] 
龍無目 龍無目

龍無目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3]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3]
  • 3.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