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澤匯

鎖定
龍澤匯(1910年一1991年),雲南省昭通炎山鄉松樂村彝族,愛國軍人、歷任滇軍排、連、營長、中央軍校第五期昆明分校區隊長、第93軍師長、軍長等職。
為雲南和平起義做出了突出貢獻。龍澤匯出生於彝族書香家庭,父親是前清舉人,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1-2] 
中文名
龍澤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彝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2] 
畢業院校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雲南省昭通炎山鄉松樂村

龍澤匯人物生平

龍澤匯滇軍任職

1930年,龍澤匯畢業於雲南省立第一中學,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步兵科學習。
1933年軍校畢業,回滇軍任職。

龍澤匯參加抗戰

1941年,日軍侵佔越南,雲南從後方變成了前線,以滇軍為主的國民革命軍第1集團軍駐防滇南蒙自開遠,龍澤匯調任總司令部副官處長,又分管後勤供給,擔任第1方面軍兵站分監。他採用“移兵就糧”“軍民合作運糧”等方法,改善了整個防禦戰線的供給狀況。

龍澤匯昆明起義

  • 返回雲南
抗日戰爭勝利後,龍澤匯任93軍22師師長。從越南受降地直接調往東北內戰前線。龍澤匯同情思鄉厭戰的士兵,又因妻兄是著名哲學家艾思奇,受到軍統特務誣陷,他稱病到北平休息。
  • 擴充部隊
1948年底,在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多次電報催促下,龍澤匯迅速返回昆明擴充雲南部隊。龍澤匯全力投入到擴軍工作中,把6個保安團擴充成73個保安旅,精心安排基層幹部,把中共東北局有計劃遣返的一批起義軍官安排到保安部隊中任職。
1949年7月,龍澤匯被調到重慶晉見已“下野”的蔣介石,龍澤匯藉口兵力不足難以控制共產黨“邊縱”部隊(桂滇黔邊縱隊),説服蔣介石准許雲南組建93軍、74軍,並指派龍澤匯為93軍軍長,龍澤匯成功巧妙地完成了雲南地方部隊的擴軍任務。
  • 策劃起義
從公元1949年4月開始,龍澤匯多次與盧漢磋商,秘密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派人與中共“邊縱”游擊隊取得聯繫,還以赴楊林機場視察為名,轉到尋甸縣羊街磨盤寺與“邊縱”朱家壁副司令員會晤,這是雲南省政府代表與中共遊擊隊員的高層會晤,龍澤匯用專車運去500多支步槍、30多挺輕機槍、子彈若干送交遊擊隊,成為雲南起義的具體組織者,也成為盧漢周圍穿針引線的頭號人物,盧漢與“邊縱”游擊隊的聯繫和重要人物的識別、引薦和任用,都是龍澤匯親勞親辦。
  • 起義成功
1949年12月9日,雲南宣佈起義,龍澤匯成為起義的主要軍事指揮,他檢查城防,對一些薄弱環節重新周密部署,處置當晚被扣留的國民黨政要,檢查全市的戒嚴情況。10日,龍澤匯指揮起義軍解除中央駐昆明市區的軍警特武裝,逮捕了流散在市內的特務。
  • 昆明保衞戰
昆明保衞戰打響之後,他親臨前線督陣指揮,還作為盧漢的全權代表,到宜良迎接解放軍進駐昆明,為雲南和平起義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兼程趕往昆明的解放軍進駐昆明後,龍澤匯指揮的93軍奉命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兵團暫編第13軍,龍澤匯任軍長兼軍政委員會軍務處處長。

龍澤匯地方任職

1955年,龍澤匯轉業後,歷任雲南省林業廳廳長、省體委副主任,當選民革雲南省第一至五屆副主任委員,第六、七屆主任委員,雲南省政協第二至五屆副主席、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雲南省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參考資料
  • 1.    楊正權著,彝族文化史綱,雲南人民出版社,2016.12,第265頁
  • 2.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 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12:第3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