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溪河

(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犍為入江))

鎖定
龍溪河,下游又稱箭板河(因經沐川箭板鎮),發源於屏山縣老君山 [3]  。大致自南向北流經屏山縣、沐川縣犍為縣、宜賓市敍州區,在敍州區、犍為縣交界的龍溪口匯入岷江(右岸)。幹流河長74公里,流域面積750平方公里(《岷江志》數據)。龍溪河流域,水系發育,支流眾多,呈葉脈狀分佈,較大的支流有小河溝、商州河、田家河等。 [1] 
龍溪河徑流主要源於降水,據《巴蜀江河辭典》,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2.7立方米/秒。水資源開發,以農田灌溉為主要目的,以小型引水工程和小型蓄水工程為主要形式。沐川和宜賓在流域內建有小型水電工程。
中文名
龍溪河
別    名
箭板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
流經地區
屏山縣、沐川縣、犍為縣、敍州區
發源地
屏山縣老君山
主要支流
小河溝、商州河、田家河
河    長
74 km
流域面積
750 km²
平均流量
22.7 m³/s
河    口
敍州區龍溪口

龍溪河幹流概況

龍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龍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龍溪河,又稱箭板河,上游分二源,東源稱大龍溪,西源稱小龍溪。大龍溪發源於屏山縣螞蝗崗,小龍溪發源於屏山縣老君包,二源皆南向北。(《沐川縣誌》稱“源出屏山縣龍溪鄉七星包東側 [2]  ”,《屏山縣誌》稱老君山 [7]  ,《宜賓縣誌》稱屏山縣龍溪鄉石碑埡,原為一小湖盆名龍湖、龍海 [8]  )。於龍華寺匯合後始稱龍溪河;又北流過龍水,左納福壩溝;又過打魚至屏山與沐川兩縣縣界,至兩河口右納商州河;兩河口以下進入沐川縣境,折向西北流,至於劍口左納田家河;又北偏東流,至底堡有水文站,過站後曲折向東北流,於新街場急轉東南流;以下為沐川與宜賓兩縣界河,右納龍撲溝;至廟壩轉東北流,至龍池轉西北流,至關刀巖又轉東北流;過箭板鎮後又稱箭板河,出沐川縣入犍為縣境,沿犍為縣與宜賓兩縣邊界北流,至龍溪鄉舍子山(《沐川縣誌》稱龍溪口 [2]  ,《宜賓縣誌》稱敍州區坪橋鄉楊家村 [8]  )匯入岷江。據《巴蜀江河辭典》,龍溪河千流河長82公里,流域面積644平方公里;據《樂山市水利志》、《岷江志》,幹流河長分別為86.5公里、74公里,流域面積分別為639平方公里、750平方公里。 [1] 
屏山縣龍溪鄉段 屏山縣龍溪鄉段
屏山縣龍華鎮段 屏山縣龍華鎮段
沐川縣底堡鄉段 沐川縣底堡鄉段
沐川縣箭板鎮段 沐川縣箭板鎮段

龍溪河水文特徵

流域氣候温暖濕潤,立體差異較大,氣温域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降水量隨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兩流域上游屬中低山地區,年平均温度15度,1月均温4.9度,7月均温24.1度,大於10度活動積温4580度,無霜期306日;中下游丘陵區,年平均温度17.4度,1月均温7.3度,7月均温26.4度,大於10度活動積温5582度,無霜期337日。兩河流域平均多年降水量1200毫米-1500毫米,龍溪河流域最上游屏山縣龍溪站多達1743毫米,沐川縣城也達1300毫米,故有“温沐川”之稱。降水量年內分配不均,枯季(11~4月)降水量佔全年18.5%。夏季(5~10月)佔81.5%。降水量在年際間變化也大,龍溪河流域龍溪站1986年降水量多達2186毫米。流域內主要災害性氣候,有春旱、寒潮、霜凍、山洪、暴雨、冰雹、大風以及秋綿雨。
徑流主要源於降水,並受降水規律支配。據《巴蜀江河辭典》資料:沐溪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2.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16立方米,全流域平均徑流深1330毫米;龍溪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2.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16億立方米,全流域平均徑流深1116毫米。流域內植被良好,涵養水源能力強。但徑流在年內分配不均,洪枯變化較大,以龍溪河中游底堡水文站實測資料為例,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511平方公里,實測多年平均流量18.3立方米/秒,最大月及及最小月(8月及1月)多年平均流量分別為41.3立方米/秒、5.9立方米/秒;調查洪流量3550立方米/秒,發生在1986年6月26日;實測洪峯流量3200立方米/秒,發生在1986年7月10日。水能資源較為豐富。歷史上,水質良好,近代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以龍溪河為重。由於近年來造紙業興起,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龍溪河,使幹劍以下河段水質僅能達到4級或5級標準。 [1] 

龍溪河主要支流

龍溪河流域,水系發育,支流眾多,呈葉脈狀分佈,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商州河、田家河,均為龍溪河支流。
小河溝,源自五指山核桃彎,名巴羅溝,北流,左右各匯一小溪,至朝門口左匯樓房溝溪水,折東南行,左右又匯一溪水,至田家壩(右),右匯澗槽溝小溪,於此折北,左匯橙子坡溪水,至穿牛鼻左匯竹林頭溪水,至雙河口右入尖包兒溪水稱小河溝,右納鳥箐巖小溪,至幹劍場入龍溪河。 [2] 
商州河,古稱松溪,發源於宜賓與屏山二縣交界處大包山黃山樑子,西南轉西北流於宜賓縣境,北至蓼葉,左納大樹壩溝;又北至曬金,右納廠壩溝;折再轉北流,右納蜂巖溝;又北流過商州鎮,右納二黃溝、東皇溝;急轉西流,於兩河口匯入龍溪河。商州河干流河長26公里,流域面積158平方公里。
田家河,發源于于沐川與屏山二縣交界處五指山豬圈門,上源又稱羅鍋沱溝,北流於沐川縣境;過楠木、張村,左分幸福堰引水渠;東北過水魚鋪,左納穿牛鼻溝;至幹劍口匯入龍溪河。田家河干流河長10公里,流域面積128平方公里。 [1] 

龍溪河治理開發

龍溪河水電工程

至1990年代,沐川和宜賓共建電站三座。1959年,龍華鄉在小龍溪開引水渠長2公里,至較場壩,取水頭6米,引用流量1.1立方米/秒,用木質水輪機帶動20千瓦發電機,架設線路6公里,供龍華鄉3個村、3個村民小組村民照明用電。
1979年,龍華區魚孔大堰建成魚孔電站。利用魚孔壩地下水,築壩開渠引水至魯家村2.5公里,水頭103米,取水流量1.60立方米/秒,裝機3×320千瓦,年發電175萬千瓦時。供電範圍:龍華、龍水、會河、福壩、龍溪、紅椿6個鄉。 [3] 
魚孔電站,位於龍華鄉魯家村、龍溪河畔。電站水源系魚孔壩地下水。築壩開渠,引水1500米,水頭103米,取水流量1.6立方米/秒,裝機容量3×320千瓦,年發電175萬千瓦時。投資101萬元。1979年投產。1982年雪沱—屏山35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後,魚孔電站輸電320千瓦併入屏山變電站,與雪沱、城郊電站並聯運行。 [3] 
在幸福堰魚孔壩、花生壩、橙子坡3處建有電站,裝機4台,裝機容量400瓩,年發電量56萬度左右。 [4] 

龍溪河灌溉工程

水資源開發,以農田灌溉為主要目的,以小型引水工程和小型蓄水工程為主要形式。沐溪河全流域以及龍溪河流域樂山市境內部分,已建成中型渠堰1條、小型及微型渠堰361條、石河堰5道、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12座、山平塘359口,有效灌溉面積達3080公頃。兩河流域內還建成一批小型或微型水電站,總裝機約0.5千瓦。
幸福渠,是一條跨流域開發的中型渠堰,自龍溪河支流田家河引水,灌溉沐溪河與龍溪河之間的永福、建和、幸福、底堡、大楠等鄉鎮的農田。渠首築梯形石壩、壩高3.2米,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年引水量1178萬立方米,已配套乾渠72.8公里、支渠56.5公里,設計灌溉面積800公頃,有效灌溉面積720公頃,保證灌溉面積530公頃。該工程於1971年1月開工,1979年受益。 [4] 
幸福堰,始建於1971年,採取邊規劃、邊設計、邊施工的辦法,於1978年12月建成乾渠長72.81公里,佔計劃的79.2%。乾渠通水後,交沐川幸福堰管理處使用、維護。該堰從永福鄉關門石、魚兒孔、建和鄉魚孔壩3條溪河築壩截流,經永福、健全、建和、捲橋、雲峯、底堡、幹劍、幸福、大楠9鄉,至1983年底完成支渠18條,長56.5公里,有效灌面1.2萬畝,保證灌面10540畝,分別為設計數的24%和21%。1984年3月經樂山地區驗收,核定為萬畝以上中型堰渠。 [4] 
周家沱水庫,位於新民鄉龍溪河支流,集雨面積24.3平方公里,斜牆壩,最大壩高34米,總庫容9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75萬立方米,已配套干支渠24.5公里,有效灌溉面積420公頃,1975年11月開工,1976年8月。 [1] 

龍溪河航道航運

龍溪河屏山縣段無航運記載,據《沐川縣誌》,沐川縣境內幹流長41.3公里,河面寬30~50米。箭板至龍溪口9公里通航。境內1.5公里,洪期負載8噸,枯水期2~3噸。1983年宜賓平橋電站築壩,箭板至平橋電站可航行10噸級小機動船。 [5] 
龍溪河箭板王爺廟至龍溪口每年5~10月有外籍9只木船航運,每隻載8~10噸。箭板上航新建鄉太子廟6公里,有小船一隻運貨。1951年5月,建立搬運工會箭板支會,有30人從事箭板碼頭搬運。水上運輸由犍為、宜賓個體木船運輸。1953年宜賓木船撤出龍溪河,航運物資由犍為短航包運至1958年。箭板上段有小木船1只,土改時船員棄船務農。1959年箭板公社造小木船4只30噸,大船1只120噸,調社員70人建立公社運輸隊,小船在龍溪河、大船投入岷江營運。1962年7月,撤運輸隊,賣大船。存小船2只18噸,接收供銷社木船1只,由13人組成箭板水運組在龍溪河運輸。1965年犍為木船退出龍溪河。1966年有木船4只32噸,船工15人,年貨運量2189噸。1971~1981年中,1978和1979年進口化肥、出口佛手柑、白姜貨運量分別達3587噸、4293噸,其餘9年在1470噸至2074噸之間。1983年職工36人(水上23人),木船3只27噸。年貨運量1758噸。1984年宜賓在幺灘子築壩建電站。5月箭板航運社木船2只停駛,另購小機客船1只20馬力,在箭板到平橋電站9公里之間開展客運,1985年入不敷出。 [6] 

龍溪河流域概況

龍溪河流域地勢南高北低,地貌以中低山為主,高差懸殊,複雜多變。兩河口以上為上游,全部在宜賓市境內,屬中山地帶,山巒陡峻,河谷深切,支溝繁多,水流湍急。兩河口至溪鳴場為中游,全在沐川縣境內,屬中山向低山過渡地帶,河道蜿蜒曲折,河谷束放相間,兩岸階地發育。溪鳴場以下為下游,上段在沐川縣境內,過箭板場後入犍為縣境內,屬低山向丘陵過渡帶,沿河兩岸及丘陵之間分佈有小塊平壩。龍溪河流域最高點在老君山,系龍溪河與金沙江分水嶺,海拔2009米。流域內海拔高於或接近1000米的山峯還有七星包(1958米)、大包山(1370米)、磨子巖(962米)等。全流域最低點為龍溪河口,海拔300米,全流域相對高差1709米。
流域含樂山市沐川、犍為,宜賓市屏山、宜賓四縣所屬31個鄉鎮,流域經濟以農林為主。農業主產以水稻、玉米為大宗,次為小麥、紅苕;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林業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較高,樹種繁多,有馬尾松、柏、杉、櫟、樟、柁木、青槓、女貞等。五指山一帶為原始林區,東南山區為國有林場杉木林基地,面積1200平方公里。土特產主要有茶葉、白姜、筍乾、芋片、白蠟、紫膠、桐油。沐川茶葉,葉嫩清香;白姜肥厚,藥食兩用;筍乾馳全川,遠銷各地。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儲量較豐富,此外還有銅、鉀、石膏等。 [1] 
參考資料
  • 1.    陳渭忠. 沐溪河與龍溪河[J]. Sichuan Water Conservancy, 2006(2):60-62.
  • 2.    沐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沐川縣誌:巴蜀書社,1993:70-73
  • 3.    屏山縣誌編纂委員會.屏山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38-241
  • 4.    沐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沐川縣誌:巴蜀書社,1993:113
  • 5.    沐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沐川縣誌:巴蜀書社,1993:219-220
  • 6.    沐川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沐川縣誌:巴蜀書社,1993:224
  • 7.    屏山縣誌編纂委員會.屏山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94
  • 8.    宜賓縣誌編篡委員會.宜賓縣誌:巴蜀書社,1991:79-81